-
公开(公告)号:CN11891414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0969290.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塑料检测的污染物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污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定期从监测的水体中获取检测样品;步骤二、对检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后,采用荧光染料进行对预处理后的检测样品进行染色;步骤三、对染色后的样品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获取染色后的染色图像,并对染色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样品的相关参数信息;步骤四、根据获取的相关参数信息结合环境影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样品的污染指数;步骤五、根据污染指数的大小判断水体的污染等级程度。本发明可以根据预设时间内的污染指数变化情况来分析水体的污染净化能力,当净化能力不足时,可以及时的人工介入,来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2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5632.4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精准分析水体中金属纳米颗粒离子态与颗粒态的方法。本发明提出了电镜耦合能谱鉴定‑滤膜分离提取离子态‑离子态与混合态酸解‑微波消解‑赶酸定容‑定量检测分析的方法,同时摒弃了氢氟酸消解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操作更安全。本发明方法克服了spICP‑MS等先进仪器的依赖与限制,降低了测试分析成本,并克服了颗粒数量浓度与离子质量浓度换算导致的误差以及对水样颗粒均一化的要求。同时,本发明基于现有设备创新性地形成了简易、精准的、回收率较高的分析方法,克服了离子态与颗粒态难以定量比较的瓶颈,弥补了纳米颗粒生物定量标准化流程的缺失,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21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85307.4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预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LSTM耦合机理模型的时空多源近岸海域水质时序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水域监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基于监测数据进行污染源核算;基于水质时间序列预测机器学习算法基础库,搭建双阶段注意力权重优化机制的LSTM网络时间序列水质预测新模型,并与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融合;基于上述融合算法搭建三维潮流动力模型,实现近岸海域水质的时序预测。本发明通过双阶段注意力权重优化机制的LSTM网络时间序列水质预测新模型;对各种时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各类数据的距离矩阵和流向矩阵,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结合矩阵信息实现各空间点位的信息交互;建立三维潮流动力模型,研究制定最优的预测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66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476574.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F17/12 , G01N21/64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评估水体来源和贡献的荧光指标,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若干站点的样品,并获取对应站点的样品的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选取吸收光谱在254nm和365nm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作为陆源芳香性组分的相对浓度以及水体CDOM的相对浓度,分别定义为a254和a365;根据三维荧光平行因子解析法从三维荧光光谱中划定各个荧光组分的波长范围;根据陆源芳香性组分的荧光强度、水体CDOM的荧光强度以及荧光组分的荧光强度建立端元值指标;从端元值指标中筛选出有效指标,根据有效指标建立方程组,并求解不同来源的贡献值。本发明通过从预设的端元值指标中筛选出一套可以定性和定量评估水体来源和贡献的有效指标,能够实现对不同来源水体贡献的定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76574.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F17/12 , G01N21/64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评估水体来源和贡献的荧光指标,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若干站点的样品,并获取对应站点的样品的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选取吸收光谱在254nm和365nm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作为陆源芳香性组分的相对浓度以及水体CDOM的相对浓度,分别定义为a254和a365;根据三维荧光平行因子解析法从三维荧光光谱中划定各个荧光组分的波长范围;根据陆源芳香性组分的荧光强度、水体CDOM的荧光强度以及荧光组分的荧光强度建立端元值指标;从端元值指标中筛选出有效指标,根据有效指标建立方程组,并求解不同来源的贡献值。本发明通过从预设的端元值指标中筛选出一套可以定性和定量评估水体来源和贡献的有效指标,能够实现对不同来源水体贡献的定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86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3427.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商业信息技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流水质预测方法。所述河流水质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位置设置水质自动站,以获取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水流数据;根据待预测河流段内设置的多个水质自动站,将待预测河流段划分为多个子预测段;通过预设的动态分组模型,根据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水流数据和当前多个子预测段的水流数据,对多个子预测段进行预测分组以得到由多个预测分组组成的预测组别方案;通过预设的河流水质预测模型根据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水流数据以及预测分组当前的水流数据,级联式的对预测组别方案的每个预测分组的水质数据进行预测。本申请能够更精确的对河流水质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1484529.6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7/18 , G06F111/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质年均值限值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核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核定区域内连续N个年份的年降雨量及各年份的逐月降雨量,筛选出预设保证率最枯年降雨量及核算逐月多年平均降雨量的占比;将预设保证率最枯年降雨量按照逐月多年平均降雨量的占比进行分配,获得模拟构造预设保证率最枯年逐月设计水文流量,在该设计水文条件下核算水质污染物浓度年均值;以水质污染物浓度年均值达标为约束条件,估算核定区域各类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该方法以年均值达标的方式反推水环境容量,更加适合当前水环境质量考核体系,且能够避免依据当前90%保证率最枯月或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小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核算结果造成治污投入成本偏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2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485307.4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预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LSTM耦合机理模型的时空多源近岸海域水质时序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水域监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基于监测数据进行污染源核算;基于水质时间序列预测机器学习算法基础库,搭建双阶段注意力权重优化机制的LSTM网络时间序列水质预测新模型,并与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融合;基于上述融合算法搭建三维潮流动力模型,实现近岸海域水质的时序预测。本发明通过双阶段注意力权重优化机制的LSTM网络时间序列水质预测新模型;对各种时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各类数据的距离矩阵和流向矩阵,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结合矩阵信息实现各空间点位的信息交互;建立三维潮流动力模型,研究制定最优的预测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8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33427.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商业信息技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流水质预测方法。所述河流水质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位置设置水质自动站,以获取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水流数据;根据待预测河流段内设置的多个水质自动站,将待预测河流段划分为多个子预测段;通过预设的动态分组模型,根据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水流数据和当前多个子预测段的水流数据,对多个子预测段进行预测分组以得到由多个预测分组组成的预测组别方案;通过预设的河流水质预测模型根据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水流数据以及预测分组当前的水流数据,级联式的对预测组别方案的每个预测分组的水质数据进行预测。本申请能够更精确的对河流水质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84529.6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7/18 , G06F111/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质年均值限值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核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核定区域内连续N个年份的年降雨量及各年份的逐月降雨量,筛选出预设保证率最枯年降雨量及核算逐月多年平均降雨量的占比;将预设保证率最枯年降雨量按照逐月多年平均降雨量的占比进行分配,获得模拟构造预设保证率最枯年逐月设计水文流量,在该设计水文条件下核算水质污染物浓度年均值;以水质污染物浓度年均值达标为约束条件,估算核定区域各类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该方法以年均值达标的方式反推水环境容量,更加适合当前水环境质量考核体系,且能够避免依据当前90%保证率最枯月或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小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核算结果造成治污投入成本偏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