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95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89892.8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16C20/30 , G16C20/70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交通数字孪生系统的隧道污染物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交通数字孪生系统预测未来t时刻隧道中车辆的数量和速度;S2.统计出不同类型车辆的数量;S3.计算出不同类型车辆的平均速度;S4.根据不同类型的车辆数量和平均速度计算未来t时刻隧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S5.根据不同类型的车辆数量和平均速度计算未来t时刻隧道内的二氧化氮浓度;S6.根据不同类型的车辆数量和平均速度计算未来t时刻隧道内的烟尘排放量。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剔除新能源汽车对隧道污染物浓度/排放量的影响,能够更加精准的预测出未来一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氮的浓度和烟尘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78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1284110.7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隧道台阶法施工中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约束锚固采用“上台阶小管径约束锚固+中台阶大管径约束锚固杆”的布置形式,其中上台阶约束锚固杆采用直径为42‑50mm、长6‑7m的热轧无缝钢管,通过手持风钻斜向下5°‑10°进行钻孔;中台阶约束锚固杆采用直径为76‑108mm、长6‑9m的热轧无缝钢管,通过履带式潜孔钻机斜向下10°‑20°进行钻孔。本发明充分发挥了手持式风钻钻孔和履带式潜孔钻机钻孔的各自优势,不仅大大加快了约束锚固杆施工进度,而且避免了约束锚固杆斜向上打设时易漏浆、难止浆、注浆效果差等突出问题,确保了约束锚固杆的支护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软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7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84110.7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隧道台阶法施工中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约束锚固采用“上台阶小管径约束锚固+中台阶大管径约束锚固杆”的布置形式,其中上台阶约束锚固杆采用直径为42‑50mm、长6‑7m的热轧无缝钢管,通过手持风钻斜向下5°‑10°进行钻孔;中台阶约束锚固杆采用直径为76‑108mm、长6‑9m的热轧无缝钢管,通过履带式潜孔钻机斜向下10°‑20°进行钻孔。本发明充分发挥了手持式风钻钻孔和履带式潜孔钻机钻孔的各自优势,不仅大大加快了约束锚固杆施工进度,而且避免了约束锚固杆斜向上打设时易漏浆、难止浆、注浆效果差等突出问题,确保了约束锚固杆的支护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软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