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再循环冷却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91698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1224486.7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一种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包括:壳体,具有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冷却剂通过其流入和流出壳体,并且具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废气通过其流入和流出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多个第一管,各第一管的一端与气体入口连通并且其另一端与连接通道的一端连通;设置在壳体中的多个第二管,各第二管的一端与气体出口连通并且其另一端与连接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以及分别插入到第一管和第二管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其中气体入口具有比气体出口大的横截面积。

    车辆用发动机冷却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3114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810995233.8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包括内部形成有燃烧室且上部安装有汽缸盖的汽缸体的发动机,包括:形成在汽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在汽缸体内部形成于燃烧室周围的缸体水套;垫片,配置于缸体水套与缸盖水套之间,用于密封汽缸体与汽缸盖之间;泵水套,对应于以向缸体水套的前方泵送冷却水的方式安装于汽缸体前方的水泵,在汽缸体内部与缸体水套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通路,形成在缸体水套前方上部,与缸盖水套前方下部连接,将供给至缸体水套的冷却水供向缸盖水套;第一填充部件,在缸体水套前方安装于吸气侧,防止流入缸体水套前方的冷却水向吸气侧流入;和第二填充部件,在缸体水套后方安装于排气侧,限制沿缸体水套排气侧流动的冷却水流量。

    车辆用发动机冷却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3114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10995233.8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包括内部形成有燃烧室且上部安装有汽缸盖的汽缸体的发动机,包括:形成在汽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在汽缸体内部形成于燃烧室周围的缸体水套;垫片,配置于缸体水套与缸盖水套之间,用于密封汽缸体与汽缸盖之间;泵水套,对应于以向缸体水套的前方泵送冷却水的方式安装于汽缸体前方的水泵,在汽缸体内部与缸体水套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通路,形成在缸体水套前方上部,与缸盖水套前方下部连接,将供给至缸体水套的冷却水供向缸盖水套;第一填充部件,在缸体水套前方安装于吸气侧,防止流入缸体水套前方的冷却水向吸气侧流入;和第二填充部件,在缸体水套后方安装于排气侧,限制沿缸体水套排气侧流动的冷却水流量。

    用于校正涡轮滞后的系统和方法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19752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0430171.0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校正涡轮滞后的系统和方法以及车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校正配备有涡轮增压器和真空泵的柴油发动机车辆的涡轮滞后的系统可包括:腔室,提供有从真空泵排出的空气/油混合物,将混合物分离成空气和油并进行储存,并包括用于喷射空气的第一阀和用于排出油的第二阀;加速器踏板传感器,用于感测车辆的加速器踏板的下压范围;第一压力传感器,感测腔室中压缩的空气的压力;以及控制器,根据加速器踏板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器踏板的下压范围来控制第一阀。

    车辆用发动机冷却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7598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57640.5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包括内部形成有燃烧室且上部安装有汽缸盖的汽缸体的发动机,包括:形成在汽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在汽缸体内部形成于燃烧室周围的缸体水套;垫片,配置于缸体水套与缸盖水套之间,用于密封汽缸体与汽缸盖之间;泵水套,对应于以向缸体水套的前方泵送冷却水的方式安装于汽缸体前方的水泵,在汽缸体内部与缸体水套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通路,形成在缸体水套前方上部,与缸盖水套前方下部连接,将供给至缸体水套的冷却水供向缸盖水套;第一填充部件,在缸体水套前方安装于吸气侧,防止流入缸体水套前方的冷却水向吸气侧流入;和第二填充部件,在缸体水套后方安装于排气侧,限制沿缸体水套排气侧流动的冷却水流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