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5643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184007.3
申请日:2021-02-10
IPC: B62D25/02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侧梁刚度加强结构安装在车辆的侧梁的内表面上,从而改善了抵抗侧面碰撞的刚度。侧梁刚度加强结构包括:内侧梁(11);外侧梁(12),设置在内侧梁(11)的外侧并结合至内侧梁(11);以及侧梁加强构件(20),安装在内侧梁(11)和外侧梁(12)之间的空间中。具体地,侧梁加强构件(20)具有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具有形成为贯穿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封闭段,并且这些部分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重复地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28456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910361416.9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其可以包括前柱,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且沿车辆的纵向方向位于前方。后柱在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且沿车辆的纵向方向位于后方。车顶纵梁在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左侧和右侧。至少一个车顶横梁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左侧和右侧的车顶纵梁。所述前柱包括前柱内部构件和前柱外部加强构件。所述车顶纵梁沿车辆的纵向方向的前端部插入前柱内部构件与前柱外部加强构件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923194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110389366.9
申请日:2011-11-30
Inventor: 孙景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中央装填件和后侧部构件的连接结构,可以包括:侧向接合部分,该侧向接合部分在所述后侧部构件的前端处形成,并且在基本垂直于车辆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与中央装填件的一个侧表面联接。所述连接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纵向联接部分,所述纵向联接部分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形成并且与所述后侧部构件的外部后侧部构件联接;饰件联接部分,所述饰件联接部分的形成长度与所述纵向联接部分的长度基本相同,并且该饰件联接部分与饰件联接;以及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使纵向联接部分与饰件联接部分彼此连接,其中所述侧向接合部分在所述纵向联接部分的前端处延伸,并且所述侧向接合部分基本垂直地弯曲以接触所述中央装填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92319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389366.9
申请日:2011-11-30
Inventor: 孙景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中央装填件和后侧部构件的连接结构,可以包括:侧向接合部分,该侧向接合部分在所述后侧部构件的前端处形成,并且在基本垂直于车辆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与中央装填件的一个侧表面联接。所述连接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纵向联接部分,所述纵向联接部分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形成并且与所述后侧部构件的外部后侧部构件联接;饰件联接部分,所述饰件联接部分的形成长度与所述纵向联接部分的长度基本相同,并且该饰件联接部分与饰件联接;以及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使纵向联接部分与饰件联接部分彼此连接,其中所述侧向接合部分在所述纵向联接部分的前端处延伸,并且所述侧向接合部分基本垂直地弯曲以接触所述中央装填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0083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840836.5
申请日:2019-09-06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车身构件的方法。用于车身构件的形成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焊接钢板卷料来形成钢管的管制造步骤;非圆形管制造步骤,其初步预成形在管制造步骤中形成的钢管,以具有预定形状的截面;对在非圆形管制造步骤中初步预成形的钢管进行弯曲和二次预成形的弯曲步骤;加热二次预成形的钢管,并将加热后的钢管插入至模具中形成所需形状,接着对加热后的钢管进行淬火以形成车身构件的热冲压步骤;从而容易地形成具有高刚度的车身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34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0698418.2
申请日:2018-06-29
Inventor: 孙景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其可以包括:车辆前柱,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在前方放置;车辆后柱,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在后方放置;车顶侧构件,其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以与前柱和后柱联接,所述车顶侧构件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至少一个车顶轨道,所述至少一个车顶轨道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在第一侧和第二侧连接车顶侧构件,从而获得仅具有两柱的稳定且坚固的上车身。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344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810698418.2
申请日:2018-06-29
Inventor: 孙景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其可以包括:车辆前柱,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在前方放置;车辆后柱,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在后方放置;车顶侧构件,其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以与前柱和后柱联接,所述车顶侧构件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至少一个车顶轨道,所述至少一个车顶轨道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在第一侧和第二侧连接车顶侧构件,从而获得仅具有两柱的稳定且坚固的上车身。
-
公开(公告)号:CN11434811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270465.9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并列型侧梁结构,其包括:侧梁内部、侧梁外部以及多个并列构件,侧梁内部位于中央地板的侧表面上,其中,中央地板形成车身底部;侧梁外部联接至侧梁内部并配置为形成侧梁内部空间;多个并列构件沿车辆的纵向方向设置在侧梁内部空间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06860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710451722.2
申请日:2017-06-15
Abstract: 车身的电池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电池支撑构件,其安装在车身的后地板的底部表面以支撑电池单元。电池支撑构件包括沿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的用于支撑电池的横向构件。在后地板的相对两侧安装有一对侧梁。在后地板的底部表面安装有后横向构件。用于支撑电池的多个横向构件中至少一个连接至后横向构件和侧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