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增强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8438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510319778.3

    申请日:2015-06-11

    Inventor: 金学均 吴柱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增强结构,其包括前围板,该前围板分隔发动机舱和车辆的内部。底板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与车身的底板紧密地接触,从而加强车身的底板的刚度。前侧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成与前围板内部的底板构件重叠。

    车身增强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8438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319778.3

    申请日:2015-06-11

    Inventor: 金学均 吴柱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增强结构,其包括前围板,该前围板分隔发动机舱和车辆的内部。底板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与车身的底板紧密地接触,从而加强车身的底板的刚度。前侧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成与前围板内部的底板构件重叠。

    用于车辆的前减震器的强度增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22993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558861.2

    申请日:2012-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1 B62D21/09 B62D25/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减震器的强度增强装置,以提供足够的支承力而无论传递至所述前减震器的载荷。为此,提供形成方框状横截面结构的前围下内板和增强板,且其两个侧端部整体地连接至减震器支承板。支承板在前围下内板的两个侧端的前端部中整体地形成,以覆盖并整体地连接至所述减震器支承板的前部,由此容易地分布从与所述前减震器接合的减震器支承板在各个方向上传递的载荷,并为所述减震器支承板提供足够的支承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