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特征点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62291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080013286.7

    申请日:2010-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281 G06T7/73

    Abstract: 即使在内眼角及外眼角部分由于噪声而未被显现的情况下,也高精度地检测内眼角位置及外眼角位置作为脸部特征点。将通过根据图像检测出的表示内眼角的第一位置的固定的控制点P3、表示外眼角的第一位置的固定的控制点P4、与上眼睑位置候补相对应的控制点P1(第一参数)及与下眼睑位置候补相对应的控制点P2(第二参数)来表示的贝赛尔曲线作为第一眼睑形状模型,并在固定了第一眼睑形状模型与图像包含的眼睑形状之间的拟合评价值λ最大时的P1及P2的第二眼睑形状模型中,将变更表示内眼角位置候补的控制点P3(第三参数)及表示外眼角位置候补的控制点P4(第四参数)时的拟合评价值λ最大时的P3及P4决定为内眼角的第二位置及外眼角的第二位置。

    脸部特征点检测装置及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02362291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080013286.7

    申请日:2010-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281 G06T7/73

    Abstract: 即使在内眼角及外眼角部分由于噪声而未被显现的情况下,也高精度地检测内眼角位置及外眼角位置作为脸部特征点。将通过根据图像检测出的表示内眼角的第一位置的固定的控制点P3、表示外眼角的第一位置的固定的控制点P4、与上眼睑位置候补相对应的控制点P1(第一参数)及与下眼睑位置候补相对应的控制点P2(第二参数)来表示的贝赛尔曲线作为第一眼睑形状模型,并在固定了第一眼睑形状模型与图像包含的眼睑形状之间的拟合评价值λ最大时的P1及P2的第二眼睑形状模型中,将变更表示内眼角位置候补的控制点P3(第三参数)及表示外眼角位置候补的控制点P4(第四参数)时的拟合评价值λ最大时的P3及P4决定为内眼角的第二位置及外眼角的第二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