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框以及车辆用门框的内部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8755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80058806.5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形成车门的窗框的车辆用门框具备形成玻璃滑槽收纳部的外部部件和具有成为窗框的骨架的主体部且与外部部件结合的长条状内部部件。外部部件具备形成该收纳部的一部分的边缘部及设置于边缘部且具有朝车内侧开口的开口部的剖面大致呈U字状的回折部。内部部件具有朝主体部的车外侧延伸的延伸突出部及设置于延伸突出部的边缘部,该边缘部被插入回折部的开口部,延伸突出部的边缘部具有前端面,在前端面朝车外侧突出形成突起部,该突起部配置于内部部件的长边方向的规定位置,能通过电阻焊接时电流集中产生的加热而熔融,使前端面和与该前端面对置的回折部的对置部加压接合。突起部具有前端,前端的剖面形状为朝车外侧突出的弧状。

    轧辊成形方法及轧辊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1717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310576765.5

    申请日:2013-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08 C21D1/18 C21D9/0068 C21D9/60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获得抑制了由热处理导致的截面变形的轧辊成形品的轧辊成形方法及轧辊成形装置。所述轧辊成形方法包括:截面成形工序,使沿长度方向输送的钢带通过成形用轧辊模具,来将钢带的截面形状成形为规定的截面形状;加热工序,将通过了成形用轧辊模具的钢带加热至高于等于奥氏体化温度的第一温度;预冷却工序,将在加热工序中被加热至第一温度的钢带冷却至低于奥氏体化温度且高于等于马氏体相变点的第二温度;截面矫正工序,通过使在预冷却工序中被冷却至第二温度的钢带通过矫正用轧辊机座,来矫正钢带的截面形状;以及主冷却工序,将通过了矫正用轧辊机座的钢带H冷却至低于马氏体相变点的第三温度。

    车辆用门框以及车辆用门框的内部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8755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80058806.5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形成车门的窗框的车辆用门框具备形成玻璃滑槽收纳部的外部部件和具有成为窗框的骨架的主体部且与外部部件结合的长条状内部部件。外部部件具备形成该收纳部的一部分的边缘部及设置于边缘部且具有朝车内侧开口的开口部的剖面大致呈U字状的回折部。内部部件具有朝主体部的车外侧延伸的延伸突出部及设置于延伸突出部的边缘部,该边缘部被插入回折部的开口部,延伸突出部的边缘部具有前端面,在前端面朝车外侧突出形成突起部,该突起部配置于内部部件的长边方向的规定位置,能通过电阻焊接时电流集中产生的加热而熔融,使前端面和与该前端面对置的回折部的对置部加压接合。突起部具有前端,前端的剖面形状为朝车外侧突出的弧状。

    轧辊成形方法及轧辊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1717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576765.5

    申请日:2013-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08 C21D1/18 C21D9/0068 C21D9/60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获得抑制了由热处理导致的截面变形的轧辊成形品的轧辊成形方法及轧辊成形装置。所述轧辊成形方法包括:截面成形工序,使沿长度方向输送的钢带通过成形用轧辊模具,来将钢带的截面形状成形为规定的截面形状;加热工序,将通过了成形用轧辊模具的钢带加热至高于等于奥氏体化温度的第一温度;预冷却工序,将在加热工序中被加热至第一温度的钢带冷却至低于奥氏体化温度且高于等于马氏体相变点的第二温度;截面矫正工序,通过使在预冷却工序中被冷却至第二温度的钢带通过矫正用轧辊机座,来矫正钢带的截面形状;以及主冷却工序,将通过了矫正用轧辊机座的钢带H冷却至低于马氏体相变点的第三温度。

    车辆用门防撞梁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36743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17492.3

    申请日:2016-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29 B60J5/04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辆用门防撞梁。具备主体部和末端部。主体部具有第一底壁部、一对第一侧壁部以及设置于第一侧壁部的端部的一对第一凸缘部。第一侧壁部具有从第一底壁部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向一方向侧延伸的第一壁部和从第一壁部的端部向上述一方向侧延伸的第二壁部。第二壁部随着从上述第一壁部侧的端部朝向上述一方向侧的端部而相互接近。第一凸缘部形成于由第一底壁部以及上述一对第一侧壁部围起的空间的外侧。末端部具有第二底壁部、一对第二侧壁部以及设置于上述一对第二侧壁部的上述一方向侧的端部的一对第二凸缘部。上述一对第二凸缘部形成于由第二底壁部以及上述一对第二侧壁部围起的空间的外侧。

    车辆用门窗框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00947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738976.X

    申请日:2013-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廉价地构成的车辆用门窗框。后侧立柱部(2)具有:主体部(4),其由一张金属板形成为长条状,且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向车辆内侧凹下的凹陷部(42);和玻璃导槽部(5),其由一张金属板形成为长条状,以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组装于主体部(4),具有覆盖凹陷部(42)的开口面的内壁部(53),并且供用于对能够移动地安装于门面板(DP)的门玻璃(DG)的移动进行引导的玻璃导向件安装。另外,凹陷部构成为凹陷的深度随着从位于门面板的上表面的部分朝向上方而减少。而且,在主体部上形成有密封条导槽部(43),其供用于对车辆的车身与后侧立柱部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条(WS)安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