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9271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010260383.8
申请日:2010-08-20
IPC: B60N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65 , B60N2/0232 , B60N2/3011 , B60N2/309 , B60N2/3093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动可收起车辆座椅的锁定机构,包括座垫框架(13)、座椅靠背框架(17)、导槽(28)、包含接合开口部(42a)的锁闩(42)、滑动部件(16)、棘爪(43)以及用于旋转棘爪(43)的释放部件(47),当锁闩(42)位于解锁位置时滑动部件(16)从接合开口部(42a)脱离接合,在座垫框架(13)移动到乘坐位置期间滑动部件(16)与接合开口部(42a)接合,当锁闩(42)位于锁定位置时滑动部件(16)锁定在导槽(28)和接合开口部(42a)之间,棘爪(43)用于当棘爪(43)位于限制位置时限制锁闩(42)枢转并在棘爪(43)位于释放位置时允许锁闩(42)枢转。
-
公开(公告)号:CN101992711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60383.8
申请日:2010-08-20
IPC: B60N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65 , B60N2/0232 , B60N2/3011 , B60N2/309 , B60N2/3093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动可收起车辆座椅的锁定机构,包括座垫框架(13)、座椅靠背框架(17)、导槽(28)、包含接合开口部(42a)的锁闩(42)、滑动部件(16)、棘爪(43)以及用于旋转棘爪(43)的释放部件(47),当锁闩(42)位于解锁位置时滑动部件(16)从接合开口部(42a)脱离接合,在座垫框架(13)移动到乘坐位置期间滑动部件(16)与接合开口部(42a)接合,当锁闩(42)位于锁定位置时滑动部件(16)锁定在导槽(28)和接合开口部(42a)之间,棘爪(43)用于当棘爪(43)位于限制位置时限制锁闩(42)枢转并在棘爪(43)位于释放位置时允许锁闩(42)枢转。
-
公开(公告)号:CN101992703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010263255.9
申请日:2010-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13 , B60N2/0232 , B60N2/3065 , B60N2/309 , B60N2/3093 , B60N2/856 , B60N2/859
Abstract: 一种车辆座椅(10),包括在乘坐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座垫框架(13)、能够在直立位置和前倾位置之间旋转的座椅靠背框架(17)、能够在固定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的头托(110),沿车辆的横向设置在地板上的座垫框架(13)的两个端部上的一对连杆(24,24)、包括在乘坐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延伸的引导槽(28)的引导构件、设置在座垫框架(13)上且能够沿着引导槽(28)滑动的滑动构件(16)、将头托(10)保持在固定位置的头托保持装置(116)、由座椅靠背框架(17)支撑且通过滑动构件(16)旋转的旋转构件(130)、以及设置在旋转构件(130)和头托保持装置(116)之间的互锁装置(120),该互锁装置(120)根据旋转构件(13)的旋转从固定位置释放头托(110)。
-
公开(公告)号:CN101992703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63255.9
申请日:2010-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13 , B60N2/0232 , B60N2/3065 , B60N2/309 , B60N2/3093 , B60N2/856 , B60N2/859
Abstract: 一种车辆座椅(10),包括在乘坐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座垫框架(13)、能够在直立位置和前倾位置之间旋转的座椅靠背框架(17)、能够在固定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的头托(110),沿车辆的横向设置在地板上的座垫框架(13)的两个端部上的一对连杆(24,24)、包括在乘坐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延伸的引导槽(28)的引导构件、设置在座垫框架(13)上且能够沿着引导槽(28)滑动的滑动构件(16)、将头托(10)保持在固定位置的头托保持装置(116)、由座椅靠背框架(17)支撑且通过滑动构件(16)旋转的旋转构件(130)、以及设置在旋转构件(130)和头托保持装置(116)之间的互锁装置(120),该互锁装置(120)根据旋转构件(13)的旋转从固定位置释放头托(110)。
-
公开(公告)号:CN107867205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710890332.5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B60N2/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滑动装置。转动体保持单元将转动体保持为能够旋转且能够滑动。施力单元向使得转动体保持单元接近固定轨道中的第1面的方向对转动体保持单元施力。突出部设置在转动体保持单元,并与位于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相对。转动体保持单元构成为,转动体越接近转动体的可滑动范围中的一侧的端部,在上下方向从转动体与第1面的接触点到突出部中的位于第2面侧的端部的距离越大,并且转动体保持单元构成为,至少在转动体位于所述一侧的端部时,突出部和第2面相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867205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0890332.5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B60N2/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滑动装置。转动体保持单元将转动体保持为能够旋转且能够滑动。施力单元向使得转动体保持单元接近固定轨道中的第1面的方向对转动体保持单元施力。突出部设置在转动体保持单元,并与位于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相对。转动体保持单元构成为,转动体越接近转动体的可滑动范围中的一侧的端部,在上下方向从转动体与第1面的接触点到突出部中的位于第2面侧的端部的距离越大,并且转动体保持单元构成为,至少在转动体位于所述一侧的端部时,突出部和第2面相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20692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80008610.3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的座椅滑动装置,车用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下导轨、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下导轨移动的上导轨、以及经由施力部件被安装于下导轨和上导轨中的一方的按压部件。按压部件通过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总是按压下导轨以及上导轨中的另一方。下导轨以及上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按压部件以在第一方向以及正交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双方产生分力的方式倾斜地按压下导轨以及上导轨中的另一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09718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180042359.X
申请日:2011-09-07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B60N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90 , B60N2/0232 , B60N2/0296 , B60N2/062 , B60N2/08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装置。该车辆座椅装置具备:第一锁定机构,其限制座椅的第一移动;第二锁定机构,其限制座椅的第二移动;以及驱动源,其用于解除第一以及第二锁定机构的限制,驱动源具备能够被驱动源朝正向和反向这两个方向驱动的输出部,通过从中立位置朝正向驱动输出部而将第一锁定机构的限制解除,通过从中立位置朝反向驱动输出部而将第二锁定机构的限制解除。
-
公开(公告)号:CN10309718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80042359.X
申请日:2011-09-07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B60N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90 , B60N2/0232 , B60N2/0296 , B60N2/062 , B60N2/08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装置。该车辆座椅装置具备:第一锁定机构,其限制座椅的第一移动;第二锁定机构,其限制座椅的第二移动;以及驱动源,其用于解除第一以及第二锁定机构的限制,驱动源具备能够被驱动源朝正向和反向这两个方向驱动的输出部,通过从中立位置朝正向驱动输出部而将第一锁定机构的限制解除,通过从中立位置朝反向驱动输出部而将第二锁定机构的限制解除。
-
公开(公告)号:CN108349408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2456.8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B60N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备:下轨道(2)、上轨道(3)以及滑动载荷调整机构(10)。滑动载荷调整机构包括在下轨道和上轨道中的一者即第一轨道上固定的支承部件(11、21)和支承于支承部件并能够相对于支承部件移动的按压部件(12、22)。按压部件与其对下轨道和上轨道中的另一者即第二轨道的按压力相对应地,使在该按压部件与该第二轨道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发生变化。该按压部件的按压力基于按压部件相对于支承部件所处的配置位置不同而不同。一方面,随着上轨道向第一方向移动,按压部件向减小按压力一侧移动,另一方面,随着上轨道向第二方向移动,按压部件向增大按压力一侧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