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82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17227.X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L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二次压缩释放制动装置、发动机和车辆,包括:进气门组件;进气凸轮包括基圆部、第一凸起位和第二凸起位;进气摇臂,进气凸轮驱动进气摇臂转动使进气摇臂的第二端向进气门组件移动,第一凸起位与进气摇臂相抵过程中发动机处于做功冲程;执行机构位于进气摇臂的第二端与进气门组件之间,用于与进气门组件相抵,驱动进气门组件的进气门开启;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执行机构相对于进气摇臂的第二端移动。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利用进气门进气,保证了发动机第二次压缩释放过程中气缸内的气体量,从而保证发动机的制动功率;通过进气门进气降低进入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喷油嘴、进气门和排气门的热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746904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35570.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F1/24 , F02F1/42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缸盖、其设计方法和点燃式内燃机,该方案包括进气门孔和排气门孔,进气门孔和排气门孔用于布置气门;一组进气门孔和排气门孔对应一个气缸,并配合活塞形成一个燃烧室,缸盖对应燃烧室的顶面,燃烧室的顶面为相对于缸盖的板面向内凹陷而成;其中,燃烧室的顶面的最大进气侧长度K和燃烧室的当量直径D’满足:0.5077≤K/D’≤0.5473。可见,本发明通过调整燃烧室的顶面的最大进气侧长度K与燃烧室的当量直径D’比值,并在合理范围内,优化了缸盖的强度,强化滚流运动,从而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20031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1383512.X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制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辅助制动装置,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周壁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定子,固定于阀体内,且所述定子上设有滑销;阀芯,套设于定子外,阀芯、定子以及阀体之间形成有螺旋油道,螺旋油道的一端连通第一油孔,另一端连通第二油孔,滑销置于螺旋油道内;柱塞,固接于阀芯端部;通过第一油孔或第二油孔向螺旋油道充油时,阀芯能被油压带动相对于定子转动,并带动柱塞沿轴向移动。本发明采用阀芯的旋转运动实现柱塞的伸出与回位,在制动过程中,通过面接触传递压力,减小磨损风险,提高可传递压力值,结构可靠,确保了制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9256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1295284.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L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制动执行机构及发动机辅助制动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制动执行机构,包括壳体、驱动组件和弹性组件,壳体具有导向内腔;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驱动件、第一联动件、弹性组件和至少部分第二联动件设置于导向内腔内,第二联动件的背离驱动件的一端形成动作端;驱动件抵接在第一联动件的背离动作端的一侧,第一联动件连接在第二联动件上,动作端位于开口外侧时用于进行发动机制动,弹性组件连接在驱动组件和壳体之间;第二联动件可在第一联动件的带动下相对开口旋转至不同位置。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制动执行机构,在发动机制动过程中,能够防止各零件之间产生磨损,能够对发动机进行有效制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722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50972.5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L1/04 , F01L1/18 , F01L1/26 , F02F1/42 , F02F1/24 , F02B31/08 , F02B23/10 , G06F30/17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气机构、其设计方法和点燃式内燃机,配气机构包括:缸盖、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气摇臂和排气摇臂均位于远离燃烧室的一侧;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设置于远离气门的一侧;沿缸盖的宽度方向,进气凸轮和进气摇臂均位于进气门和排气门之间,排气凸轮和排气摇臂均位于排气门远离进气门的一侧;进气侧的最大长度K1和凹陷部的当量直径D0满足:0.5077≤K1/D0≤0.5473;排气侧的最大长度K2与K1相等。通过调整进气侧的最大长度K1与凹陷部的当量直径D0比值,以及排气侧的最大长度K2与凹陷部的当量直径D0比值,并将比值确定在合理范围内,优化了配气机构的缸盖的强度,强化了滚流运动,从而提高了缸盖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69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835570.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F1/24 , F02F1/42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缸盖、其设计方法和点燃式内燃机,该方案包括进气门孔和排气门孔,进气门孔和排气门孔用于布置气门;一组进气门孔和排气门孔对应一个气缸,并配合活塞形成一个燃烧室,缸盖对应燃烧室的顶面,燃烧室的顶面为相对于缸盖的板面向内凹陷而成;其中,燃烧室的顶面的最大进气侧长度K和燃烧室的当量直径D’满足:0.5077≤K/D’≤0.5473。可见,本发明通过调整燃烧室的顶面的最大进气侧长度K与燃烧室的当量直径D’比值,并在合理范围内,优化了缸盖的强度,强化滚流运动,从而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9256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95284.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L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制动执行机构及发动机辅助制动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制动执行机构,包括壳体、驱动组件和弹性组件,壳体具有导向内腔;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驱动件、第一联动件、弹性组件和至少部分第二联动件设置于导向内腔内,第二联动件的背离驱动件的一端形成动作端;驱动件抵接在第一联动件的背离动作端的一侧,第一联动件连接在第二联动件上,动作端位于开口外侧时用于进行发动机制动,弹性组件连接在驱动组件和壳体之间;第二联动件可在第一联动件的带动下相对开口旋转至不同位置。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制动执行机构,在发动机制动过程中,能够防止各零件之间产生磨损,能够对发动机进行有效制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12003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83512.X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制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辅助制动装置,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周壁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定子,固定于阀体内,且所述定子上设有滑销;阀芯,套设于定子外,阀芯、定子以及阀体之间形成有螺旋油道,螺旋油道的一端连通第一油孔,另一端连通第二油孔,滑销置于螺旋油道内;柱塞,固接于阀芯端部;通过第一油孔或第二油孔向螺旋油道充油时,阀芯能被油压带动相对于定子转动,并带动柱塞沿轴向移动。本发明采用阀芯的旋转运动实现柱塞的伸出与回位,在制动过程中,通过面接触传递压力,减小磨损风险,提高可传递压力值,结构可靠,确保了制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32751.7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压发动机及车辆,其中,增压发动机包括气缸、排气道和供冷管,供冷管包括主管和支管,主管与冷空气供给装置连通,支管的一端与主管连通,支管的另一端与气缸连通,主管和/或支管上设置有阀门。在二次压缩释放制动的做功冲程,排气道的排气门开启,进行排气倒灌,同时供冷管的阀门开启,供冷管向气缸内供入冷空气,为第二次压缩释放提供充量,同时冷空气与排气倒灌的高温废弃混合,降低气缸内气体的温度。气缸内气体的温度降低,二次压缩释放制动的排气冲程,活塞上行至上止点后的温度也会降低,低于会对喷油器造成损伤的温度,进而降低喷油器损伤的风险,相应的,排气门承受的热负荷也会降低,保证排气门工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0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60220.9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5/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降噪齿轮及发动机。降噪齿轮包括模数和齿数均相同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降噪齿轮还包括调节组件,第二齿轮套设于第一齿轮上,且第二齿轮的轮齿和第一齿轮的轮齿在周向上呈错开角度设置,调节组件与第一齿轮相连,且调节组件与第二齿轮相连;当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发生相对转动时,调节组件设置成调节错开角度,以及调节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距离。本发明采用调节组件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互相远离,来消除齿轮间的侧隙,从而避免产生初始阶段啮合时的碰撞冲击,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音,无需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橡胶套,避免因为橡胶套反复挤压受力导致碎裂或者失去弹性,从而提高降噪齿轮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