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茵陈设施栽培的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00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680210.5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茵陈设施栽培的方法,包括:S1,整地;S2,施肥;S3,建棚;S4,播种;S5,田间管理:出苗前水分管理;间苗;除草;水分与养分管理;盖膜;病虫害防治;S6,采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播种种植实现了茵陈野生变家种,解决了采挖野生母株种植其种植规模和地域受限问题;2.通过本发明解决了茵陈人工播种种植技术难题;3.在茵陈生长期间综合应用措施来保证反季节茵陈的亩产量在1000kg以上;4.通过该种设施栽培方法使得茵陈在种植40天‑50天后即可采收上市,保证11月份至次年3月份均有新鲜茵陈供应,大棚栽培茵陈鲜嫩,纤维素含量低,适口性强,价格较高,增效明显,极大的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一种鹿茸草两段式育苗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2904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39070.1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鹿茸草两段式育苗方法,首先通过第一阶段的育苗促进鹿茸草种子萌发,通过特定的方法和第一培养基质可以有效提高出苗率;之后将鹿茸草幼苗移入第二培养基质中、并播种过渡寄主植物,利用过渡性寄主的快速生长和发达的根系对鹿茸草植株进行加固,从而提高鹿茸草苗移栽至野外的存活率。上述方法无需进行无菌苗培育操作,可以有效提高鹿茸草种子的出苗率和植株的强度,在移栽后可以大大提高生长活力和成活率,从而有效提高了人工栽培的成功率,该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成本低廉,能够快速满足市场对鹿茸草药材原料的需求,也有利于减小对野生资源的破坏,适合应用于鹿茸草的大规模人工栽培中,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蕨类植物孢子丸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03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603338.X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蕨类植物孢子丸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技术领域,所述蕨类植物孢子丸粒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0.03%~0.1%的金毛狗蕨孢子叶粉末、0.03%~0.4%的微生物菌剂、以及余量的辅剂组成;所述辅剂包括按重量份比计的1~2重量份的凹凸棒土、1~2重量份的滑石粉、1~2重量份的崩解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把蕨类植物叶片粉末制成孢子丸粒,有效解决了蕨类植物常规繁殖方法(孢子播种、分蘖繁殖、孢子组培等)中,用工量大、对环境及设备依赖程度高等问题,播种后即可不用移栽完成孢子萌发到形成孢子苗的全部阶段,播种量和成苗率能够精确统计,且能够利用常规种子播种设施设备完成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