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429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825253.1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冷处理步骤所述冷处理步骤是将紫苏种子置于0~10℃冷存1~8天;优选的是,将所述紫苏种子置于4℃冷存5天;赤霉素浸泡步骤所述赤霉素浸泡步骤是用30‑120mg/L的赤霉素浸泡冷存后的所述深度休眠紫苏种子4‑10小时;优选的是,用50‑100mg/L的赤霉素浸泡冷存后的所述紫苏种子6‑10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是,用100mg/L的赤霉素浸泡冷存后的所述紫苏种子7小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对不同休眠的紫苏做不同处理,极大可能的保留了紫苏的内在品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试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868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38759.3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电击诱导白木香树通体结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击装置电击白木香树,包括如下步骤:在离地至少30cm的树干上,插入电击装置的两个电击器,所述两个电击器间隔距离至少60cm;接通电击装置的电源,调节电击装置的电压为50‑380V,放电时间为30‑360s,进行至少2次电击白木香树,12个月后,得目标沉香。本发明的电击方法,可极大地减少了阻隔层的形成率,增大了白木香树的结香面积,可提高白木香树的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和倍半萜相对含量,达到白木香树整体结香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683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1638759.3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电击诱导白木香树通体结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击装置电击白木香树,包括如下步骤:在离地至少30cm的树干上,插入电击装置的两个电击器,所述两个电击器间隔距离至少60cm;接通电击装置的电源,调节电击装置的电压为50‑380V,放电时间为30‑360s,进行至少2次电击白木香树,12个月后,得目标沉香。本发明的电击方法,可极大地减少了阻隔层的形成率,增大了白木香树的结香面积,可提高白木香树的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和倍半萜相对含量,达到白木香树整体结香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661511.3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 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宜春市炳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防治鹿茸草茎基腐病的拮抗菌及其应用,所述拮抗菌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分类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earuginosa。本发明公开的铜绿假单胞菌XJ1是经平板对峙培养方法从白木香奇楠种质中筛选获得,对鹿茸草茎腐病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防治茸草茎基腐病,是一种生防效果好、无污染的生物防治潜力菌株,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3261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40225.3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宜春市炳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鹿茸草茎扦插苗移栽成活的方法,首先将鹿茸草茎枝截成小段,利用营养液Ⅰ对小段茎枝和培养基质进行浸泡、以促进鹿茸草茎枝的根系生长;培养过程中间歇性喷施营养液Ⅱ,同时配合培养基质提供所需的养分,以促进鹿茸草茎枝地上部分的生长。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鹿茸草茎枝在育苗阶段的成活率,使之根系发达、地上枝多、茎部较矮,从而获得更为强壮的扦插苗,在移栽后可以大大提高生长活力和成活率,从而有效提高了人工栽培的成功率。该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成本低廉,适合应用于鹿茸草的大规模人工栽培中,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2904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39070.1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宜春市炳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鹿茸草两段式育苗方法,首先通过第一阶段的育苗促进鹿茸草种子萌发,通过特定的方法和第一培养基质可以有效提高出苗率;之后将鹿茸草幼苗移入第二培养基质中、并播种过渡寄主植物,利用过渡性寄主的快速生长和发达的根系对鹿茸草植株进行加固,从而提高鹿茸草苗移栽至野外的存活率。上述方法无需进行无菌苗培育操作,可以有效提高鹿茸草种子的出苗率和植株的强度,在移栽后可以大大提高生长活力和成活率,从而有效提高了人工栽培的成功率,该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成本低廉,能够快速满足市场对鹿茸草药材原料的需求,也有利于减小对野生资源的破坏,适合应用于鹿茸草的大规模人工栽培中,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03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603338.X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IPC: A01N63/20 , A01N63/22 , A01N43/40 , A01N47/18 , A01N33/12 , A01N43/90 , A01N43/12 , A01P3/00 , A01P21/00 , A01C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蕨类植物孢子丸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技术领域,所述蕨类植物孢子丸粒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0.03%~0.1%的金毛狗蕨孢子叶粉末、0.03%~0.4%的微生物菌剂、以及余量的辅剂组成;所述辅剂包括按重量份比计的1~2重量份的凹凸棒土、1~2重量份的滑石粉、1~2重量份的崩解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把蕨类植物叶片粉末制成孢子丸粒,有效解决了蕨类植物常规繁殖方法(孢子播种、分蘖繁殖、孢子组培等)中,用工量大、对环境及设备依赖程度高等问题,播种后即可不用移栽完成孢子萌发到形成孢子苗的全部阶段,播种量和成苗率能够精确统计,且能够利用常规种子播种设施设备完成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04443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92346.7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宜春市炳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大棚地栽鹿茸草的方法,建棚步骤为:搭建大棚,大棚面积0.5‑1亩,长20‑70m、宽6‑7m,顶高3‑4m,棚架间隔为1‑2m,中央每隔5‑7m设立金属支柱与横梁;大棚先覆盖防雨膜,再覆盖遮阳网,两侧底部0.5‑1.5m处通风并设置防虫网,大棚顶部设两列喷灌管道,列间距2‑4m,每列中喷头间距1‑3m,四周设置预留通风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性的解决了鹿茸草大田大规模栽培成活率低的问题,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增加了鹿茸草大规模栽培的成活率,解决鹿茸草种源严重匮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92926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111183975.9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宜春市炳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鹿茸草无纺布袋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袋;S2、基质处理;S3、种植寄主;S4、沙氏鹿茸草种子处理;S5、播种;S6、水分管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方便移栽、成活率高、可实现高密度种植、亩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98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967479.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南芥的无菌种子繁育和继代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MS培养基灭菌后分装于广口培养瓶中;(2)将拟南芥种子消毒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上完成种子春化后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至拟南芥种子成熟;(3)用拟南芥种子进行继代培养。其中,所述的广口培养瓶的材质是玻璃,具体参数为:高为230mm,口径为80mm,底径为90mm,体积为1000mL。广口培养瓶上覆有封瓶膜,封瓶膜上有透气孔。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使用MS培养基法繁育拟南芥种子并能够利用繁育的拟南芥种子进行继代培养。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出的拟南芥莲座大、薹粗壮、花量大、生育期短,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