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30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29112.8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卡车用高耐磨铝基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摩擦材料领域。所述摩擦材料的基本组成为Al、Cr和Ce金属元素,其中Al的原子百分比为70%~90%,Cr的原子百分比为0%~20%,Ce的原子百分比为0%~20%。本发明先通过真空熔炼技术将各组元熔为一体,再置于800℃真空退火炉均匀退火360h并在水中进行淬火即得所需铝基摩擦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铝基摩擦材料具有以下优势:(1)适量Al、Cr、Ce元素的添加可以稳定得到Al4Cr、Al20Cr2Ce和Al8Cr4Ce三相结构;(2)Al4Cr作为硬质相能够明显提高材料的硬度,Al20Cr2Ce和Al8Cr4Ce使材料具备较高硬度和抗拉强度的同时,还拥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三相协同作用使得材料同时具备较高的硬度、合适且稳定的平均摩擦系数和较低的体积磨损率;(3)原料易得、制备方便,在重型卡车用铝基摩擦材料领域具备较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58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5960.X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高温防护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镍基高温合金表面施加铂层,然后对镍基高温合金进行真空扩散处理,得到沉积了铂的镍基高温合金;(2)采用热浸镀方法,在所述步骤(1)沉积了铂的镍基高温合金铂层表面施加铝硅涂层;(3)对步骤(2)中热浸镀后的基体进行真空扩散处理,得到Pt‑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本发明通过调整铂和硅的含量,铂可以提高涂层的组织稳定性,硅可以提升涂层的抗热腐蚀性能,改善单一铝化物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46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70653.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镍基高温合金的表面制备Dy改性铝化物涂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线切割;(2)金属表面预处理;(3)配置渗铝剂;(4)采用真空包埋渗铝的方法制备涂层;(5)扩散退火;得到表面具有Dy改性铝化物涂层的镍基高温合金。本发明所得到的稀土元素Dy改性铝化物涂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过程可控,所制备的涂层表面无明显裂纹与孔洞。采用1150℃循环氧化实验检测其抗高温氧化性,Dy改性铝化物涂层循环氧化20h后,涂层表面氧化膜致密完整,且无剥落现象,循环氧化100h后,相比于普通的铝化物涂层,表现出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47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74822.5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高温防护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及其制备工艺,Pt‑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10%‑35%Ni、5%‑10%Cr、2%‑10%Si以及1%‑12%Pt,余量包括Al。本申请通过调整铂和硅的含量,铂可以提高涂层的组织稳定性,硅可以提升涂层的抗热腐蚀性能,从而改善单一铝化物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满足镍基高温合金在日益严苛的服役环境重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11199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10481717.1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镍合金电解析氢阴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应用于电解析氢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粉末反应合成法,将Ni、Fe、Mo、C、LaNi5五种粉末按一定比例配好,其中Fe、Mo、C、LaNi5粉共占总含量的22.5~52wt%,将配好的粉末混合均匀,加入0.5~4%的硬脂酸,干燥后通过压力成型获得生坯,利用固相偏扩散的原理对生坯进行真空烧结,即可获得Ni‑Fe‑Mo‑C/LaNi5多孔电解析氢阴极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多孔电解析氢复合阴极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析氢过电位低、催化性良好、耐腐蚀性优良、工作性能稳定、制备工艺简单环保等优点,对氢能源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200281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79308.8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g合金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Al-Mg合金多孔材料是由Al、Mg两种金属材料烧结而成,Al占该材料重量的30~70%,余量为Mg;该材料组成相包括α(Al),β(Al3Mg2),γ(Al12Mg17)和δ(Mg)四种相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制备方法主要是:先将粒径为100-300目的Al粉和粒径为100~300目的Mg粉按Al为总重量的30~70%、Mg为余量的配比进行混合10小时以上;再将Al粉和Mg粉的混合粉料进行压力成型,在30~150MPa的成型压力下保压20~120秒,压制成型后得到压坯;最后将压坯置于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真空度为1~10-3Pa。该合金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异的抗氯化物腐蚀性能,有较高的开孔隙率和丰富的连通孔隙。
-
公开(公告)号:CN10430838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42578.2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湘潭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原位合成WC-VC颗粒增强覆层的合金粉块及制作方法,按照质量份数准备粉末状原材料:钨铁55-60份,泥状石墨6-7.5份,钒铁10-12份,硅铁5-6份,还原铁粉20-25份;将粉末状原材料放入混料机中充分的混合,制成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倒入阿拉伯胶水溶液后充分的搅拌成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加热到120-160℃,保温2h;随炉冷却至室温,以不同型号的模具压制成不同规格系列的合金粉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弧反应条件下反应生成的WC-VC颗粒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更高,颗粒分布更加均匀,表面硬度更高,覆层表面质量好;且使用灵活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414252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89463.7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24 , Y04S10/16 , Y04S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通信服务配置信息实时同步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一通信服务配置信息追踪单元,用于监视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的通信服务配置信息,如果监视到智能电子设备的通信服务配置信息发生改变,就生成配置信息追踪报文并发送给通信服务配置信息监管单元;一通信服务配置信息监管单元,用于对配置信息追踪报文进行解析、处理,提取通信服务配置信息,生成配置信息更新报文并发送给通信服务配置信息接收单元;一通信服务配置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配置信息更新报文进行解析、处理,并更新相应配置信息。本发明能自动进行电力系统智能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更新同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847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4266.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役于高温环境下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方法,属于树脂基摩擦材料领域。所述方法所用金刚石为棱锥状、微米级颗粒,粒径范围为50~150μm。制备过程为:首先将纤维和金刚石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接着按质量分数为0%~30%黏结剂、0%~30%金刚石、0%~40%纤维、0%~20%减摩剂及0%~60%填料将原料放入混料罐中并将其放置在行星式球磨机上进行机械混合,然后对混合粉进行干燥和热压烧结,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所需树脂基复合材料。所得树脂基复合材料组分间界面结合紧密,硬度和压缩强度高,同时具有合适且稳定的高温摩擦系数以及较低的体积磨损率,在大型货车用摩擦材料领域具备较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05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104402.0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PC: C22C21/00 , C22C19/03 , C22C30/00 , C22C1/02 , C22F1/10 , C22F1/04 , C22F1/02 , C23C10/28 , C22C1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阻扩散作用的NiAlR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NiAlRu合金的原子组成为:Ni 25‑50at.%,Ru 0‑20at.%,余量为Al,NiAlRu合金具有阻扩散作用,能够抑制互扩散区拓扑密堆相(TCP)与二次反应区(SRZ)产生。本申请通过调整Ni、Ru的含量,优化NiAlRu合金的成分,将该合金与镍基高温合金组成固固扩散偶,发现该合金可以有效地减缓涂层与基体之间元素的互扩散,改善涂层与基体合金之间互扩散严重导致在互扩散区产生大量TCP相和SRZ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为高温合金防护涂层的成分设计提供依据,在高温防护涂层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