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穴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888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23586.X

    申请日:2021-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穴播系统及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种箱、输种管、储种斗、气力式滚筒拾种器和刮种毛刷,所述储种斗和气力式滚筒拾种器安装在种箱中;风扇安装在气力式滚筒拾种器的滚筒一端并用于对滚筒提供负压,滚筒上开设有吸种孔,拾种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与滚筒另一端轴心连接;本发明的系统可与控制终端进行通讯连接,实现种子的普通穴播和精量穴播,解决了当前传统动力底盘搭载直播机的地形限制问题,本发明还解决了当前无人机精量穴播过程中的每穴播种精度不高、易漏播堵种和每穴种子散落度宽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无人机精量穴播的播种质量和播种速度。

    一种无人机穴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888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523586.X

    申请日:2021-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穴播系统及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种箱、输种管、储种斗、气力式滚筒拾种器和刮种毛刷,所述储种斗和气力式滚筒拾种器安装在种箱中;风扇安装在气力式滚筒拾种器的滚筒一端并用于对滚筒提供负压,滚筒上开设有吸种孔,拾种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与滚筒另一端轴心连接;本发明的系统可与控制终端进行通讯连接,实现种子的普通穴播和精量穴播,解决了当前传统动力底盘搭载直播机的地形限制问题,本发明还解决了当前无人机精量穴播过程中的每穴播种精度不高、易漏播堵种和每穴种子散落度宽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无人机精量穴播的播种质量和播种速度。

    一种棚室旋耕播种株间除草的模块化多功能农业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873843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810761480.1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棚室旋耕播种株间除草的模块化多功能农业机器人,包括机架和作为行走动力的履带底盘,所述机架固定在履带底盘上,所述机架上设有提升机构、施肥机构以及可拆卸的旋耕机构、播种机构和株间除草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安装于机架前端,用于给耕地或农作物施肥;所述提升机构安装于机架中部,提升机构的滑块可拆卸的连接旋耕机构或播种机构;所述株间除草机构可拆卸的安装在机架后部。本发明以履带底盘共用模块作为其他各功能模块的承载部件,旋耕、播种及株间除草功能模块均可更换,真正做到农业机器人的一机多用,本发明使得无需常备多种棚室作业的农机具,有效的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粮箱内带式谷物破碎率和含杂率检测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439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010714256.4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粮箱内带式谷物破碎率和含杂率检测装置,它的输料机构水平安装在检测箱体内,检测箱体的侧面设有输料开口,输料机构的输送皮带输入端通过输料开口支出检测箱体,输料机构的输送皮带输出端位于落料槽上方,输料机构输出的谷物由落料槽装载,光源与可调整铝合金型材固定连接,可调整铝合金型材通过角件与检测箱体连接,光源位于输料机构上方,CCD相机与工控装置安装在相机固定滑块上,相机固定滑块安装在相机支架上,相机支架安装在检测箱体上,CCD相机与工控装置位于光源上方,CCD相机与工控装置的镜头面向输料机构的输送皮带。本发明能进行准确的谷物破碎率、含杂率在线检测。

    一种油茶果鲜果气力破壳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油茶果破壳机

    公开(公告)号:CN10669033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710005112.X

    申请日:2017-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茶果鲜果气力破壳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油茶果破壳机,包括机座和位于机座上的压指装置、掰指装置和推杆装置;本发明模拟人类手指剥壳动作,对每个油茶果进行加工处理,降低了内部茶籽的受力,从而显著降低破籽率。本发明的油茶果破壳机操作简便,效率高,果壳与茶籽分离充分,破籽率低。

    燃料电池植保无人直升机

    公开(公告)号:CN107200118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0262070.8

    申请日:2017-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植保无人直升机,机体包括机体上层板和机体底层板,机体上层板尾部焊接有尾架,尾架末端安装有尾翼和尾旋翼电机,尾旋翼电机连接有尾旋翼,机体上层板上方设有氢气瓶、主旋翼电机及驱动主旋翼电机的主旋翼电机驱动器和驱动尾旋翼电机的尾旋翼电机驱动器,机体底层板上方设有通过氢气管与氢气瓶连接的燃料电池,燃料电池通过导线电连有DC/DC,机体底层板下方焊接有H型机身底座,机身底座上固定有药箱和喷药管支架,喷药管支架两端设有喷头,药箱连接有带水泵的水管,水管沿喷药管支架与喷头相连。本发明燃料电池植保无人直升机能提高无人机续航时间,增加无人机工作效率,且安全可靠。

    一种用于空间位置测量的卷尺

    公开(公告)号:CN10859272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24469.6

    申请日:2018-05-07

    Inventor: 杨光友 刘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位置测量的卷尺,包括壳体、卷筒和鹅颈管尺带,所述卷筒通过转动副安装在壳体中部,壳体一侧设有尺带出口,鹅颈管尺带缠绕在卷筒上形成圆饼状,鹅颈管尺外端从尺带出口伸出,所述卷筒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驱动装置为摇臂,所述摇臂包括力臂和摇把,所述力臂一端与卷筒的轴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摇把相连。本装置可以实现平面以及三维空间中的距离测量,并且可以完成对所测量的管路或者线路的空间定型,可以在定型以后完成各个部位的长度和角度的测量,可以轻松的完成管路线路气路的早期开发布线等工作。

    一种四轮驱动纯电动微耕机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65602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812529.8

    申请日:2015-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275 Y02T90/1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驱动纯电动微耕机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动力输出单元和控制单元,动力输出单元的四个轮毂电机由第一锂电池组供电,并由各自对应的轮毂控制器控制其转速;旋耕电机由第二锂电池组供电,由电机控制器控制其转速;控制单元中的主控器采集现场图像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手持遥控器,操作人员通过手持遥控器向主控制器发送微耕机的控制命令,主控制器通过向动力输出单元的四个轮毂控制器发送转速调节命令控制微耕机的前进、后退和转弯行走路径,通过向电机控制器发送转速调节命令控制微耕电机输出轴的转速,带动刀具进行作业,本发明清洁、无污染、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可广泛应用于蔬菜大棚环境的微耕作业。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的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86610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563103.3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的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输入输出单元、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单元和综合管理单元,本发明的输入输出单元通过充电端口与充电机相连给电池组进行充电,电池组通过高压输出端口对外进行供电;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单元分组采集各个单电池的电压和温度,记录充放电时间,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综合管理单元进行数据通信;综合管理单元接收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单元的各种信息,估计电池组的SOC和SOH值,利用上位机和LCD进行实时显示,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操作,通过GPRS向远程监控中心发送上述信息。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数据通信,减少了布线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一种四轮驱动纯电动微耕机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6560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12529.8

    申请日:2015-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驱动纯电动微耕机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动力输出单元和控制单元,动力输出单元的四个轮毂电机由第一锂电池组供电,并由各自对应的轮毂控制器控制其转速;旋耕电机由第二锂电池组供电,由电机控制器控制其转速;控制单元中的主控器采集现场图像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手持遥控器,操作人员通过手持遥控器向主控制器发送微耕机的控制命令,主控制器通过向动力输出单元的四个轮毂控制器发送转速调节命令控制微耕机的前进、后退和转弯行走路径,通过向电机控制器发送转速调节命令控制微耕电机输出轴的转速,带动刀具进行作业,本发明清洁、无污染、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可广泛应用于蔬菜大棚环境的微耕作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