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563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454627.8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有机溶剂1~5份,表面活性剂水溶液1~4份,保护剂2~6份,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30%~70%,所述保护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丙三醇、聚乙二醇及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预设的百分含量将表面活性剂与水混合均匀;加入定量的有机溶剂及保护剂;以及密封搅拌,形成稳定均匀的液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清洗剂的使用方法,包括:提供前面所述的清洗剂;将陶瓷坯体在清洗剂中浸泡1~20min;对浸泡后的陶瓷坯体刷洗,并用所述清洗剂冲洗;以及将清洗完成的陶瓷坯体自然晾干或低温烘干。

    一种对熔模铸造型壳局部可调控的延时加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0305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251902.1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熔模铸造型壳局部可调控的延时加压方法,涉及熔模铸造型壳技术领域。该方法制备若干个含有发气物质的耐火袋,制壳前在所需加压部位对应的蜡模处置入耐火袋,在后续的制壳过程中将此袋固定并密封于型壳和蜡模内部;脱蜡后此袋悬挂于型壳内部,焙烧和浇注后则完全浸没于金属液中;在浇注后凝固前的冷却过程中,使用外部加热装置对含有发气物质的耐火袋所对应的型壳处进行外部加热,发气物质受热发气,达到局部延时加压的效果。本发明操作简单、灵活,可靠性强;通过可调控的延时局部加压提高金属液的补缩能力,减少关键部位缩孔缩松出现几率,增加铸件结晶致密性,解决了熔模铸造局部难以补缩的问题。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05366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93469.2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3Y30/00

    Abstract: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设备包括机架、纤维处理模块、光固化成形模块以及含有控制软件的计算机;其方法首先将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分层软件进行切片分层,然后调用纤维处理模块按照设定的铺展纤维路径程序,对纤维进行特定区域的分布处理,再调用运动机构,实现预制纤维在制件表面的载入;最后结合光固化成形系统实现光固化材料和纤维材料复合的单层打印,层层累积得到纤维增强树脂制件或纤维复合陶瓷坯件,其中纤维复合陶瓷坯件通过后处理和脱脂、烧结可得到纤维增强陶瓷制件。本发明纤维的含量、分布区域可控,可灵活的对树脂/陶瓷基体中的纤维增强体进行设计。

    一种基于喷蜡速凝原理的复杂陶瓷零件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442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371847.X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1/26 B28B11/243

    Abstract: 一种基于喷蜡速凝原理的复杂陶瓷零件成型方法,属于熔模精密铸造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用三维造型软件在计算机中生成蜡模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用分层软件将其分成厚度为0.02~2.00mm的一系列薄层,得到每层的形状,通过喷蜡技术逐层累积形成1~5mm高的蜡模腔,在模腔中填充制备好的陶瓷浆料,在浆料填充过程中采用超声装置辅助浆料流平,重复累加之后形成被蜡模包裹的陶瓷坯体,热处理去除蜡模并烧结,最终形成陶瓷制件。该方法将快速成型技术易于制造形状复杂零件的特点与失蜡铸造的高精度特点相结合,加上分段注入陶瓷浆料克服了传统注浆工艺的缺陷,可以解决高精度复杂陶瓷结构件制造难题。实现了高精度复杂陶瓷构件的无模制造。

    具有保温性能的日用多孔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2848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0850059.9

    申请日:2016-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保温性能的日用多孔复合陶瓷及其制作方法。该种具有保温性能的日用多孔复合陶瓷及其制作方法,首次提出日用多孔陶瓷餐具的概念,并开创性的将多孔陶瓷制备技术应用于日用陶瓷餐具的生产;其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所制备的陶瓷产品具有“致密陶瓷/多孔陶瓷/致密陶瓷”的复合结构,使其强度满足日用需求;在陶瓷基体中引入了大量细小的分布均匀的气孔,产品具有轻质、保温的性能,提高了日用陶瓷的附加值;选用赤泥作为原料,目前其回收应用及其有限,合理的利用赤泥作为原料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变废为宝”,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053668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0293469.2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设备包括机架、纤维处理模块、光固化成形模块以及含有控制软件的计算机;其方法首先将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分层软件进行切片分层,然后调用纤维处理模块按照设定的铺展纤维路径程序,对纤维进行特定区域的分布处理,再调用运动机构,实现预制纤维在制件表面的载入;最后结合光固化成形系统实现光固化材料和纤维材料复合的单层打印,层层累积得到纤维增强树脂制件或纤维复合陶瓷坯件,其中纤维复合陶瓷坯件通过后处理和脱脂、烧结可得到纤维增强陶瓷制件。本发明纤维的含量、分布区域可控,可灵活的对树脂/陶瓷基体中的纤维增强体进行设计。

    一种利用纤维材料对光固化零件进行层内复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76266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849771.7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纤维材料对光固化零件进行层内复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在计算机中生成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用分层软件将其分成厚度为10~200μm的一系列薄层,得到每层形状;将每个薄层中所需的纤维分布和纤维种类输入计算机;进行倒立式光固化打印,抬升成型台,由纤维喷头按照该层所需的纤维分布位置和种类在光敏树脂上表面施加相应的纤维材料;进给成型台,将纤维材料压入光敏树脂层内部,进行光固化操作后,纤维材料被固定于对应层内;重复施加纤维,进给成型台,光固化的操作完成零件打印。该方法操作简单,可灵活调整施加纤维的位置和种类,实现纤维材料在光固化零件层内的复合。

    一种抑制铸件热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3603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41851.6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抑制铸件热裂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获得用于铸造铸件的型壳:制备含有碱性氢氧化物的水溶液;使用含有碱性氢氧化物的水溶液对铸件容易出现热裂的部位对应的型壳处进行局部浸渍;焙烧型壳,获得局部含有碱性氧化物的型壳。本发明操作简单、灵活,可靠性强;通过调整浸渍液的溶质成分、浓度及浸渍总量,控制型壳碱性氧化物含量,增加型壳在高温下玻璃相的生成,有效地改善了型壳的退让性,抑制了金属热裂缺陷的发生。

    一种利用纤维材料对光固化零件进行层内复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76266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49771.7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3Y10/00

    Abstract: 一种利用纤维材料对光固化零件进行层内复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在计算机中生成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用分层软件将其分成厚度为10~200μm的一系列薄层,得到每层形状;将每个薄层中所需的纤维分布和纤维种类输入计算机;进行倒立式光固化打印,抬升成型台,由纤维喷头按照该层所需的纤维分布位置和种类在光敏树脂上表面施加相应的纤维材料;进给成型台,将纤维材料压入光敏树脂层内部,进行光固化操作后,纤维材料被固定于对应层内;重复施加纤维,进给成型台,光固化的操作完成零件打印。该方法操作简单,可灵活调整施加纤维的位置和种类,实现纤维材料在光固化零件层内的复合。

    一种利用随形冷铁及强制对流对熔模铸件局部冷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50499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51889.X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9/04 B22D27/04

    Abstract: 一种利用随形冷铁及强制对流对熔模铸件局部冷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在铸件蜡模上制备面层型壳、过渡层型壳,以及背层型壳的前2‐4层;制备内含金属管的附属蜡模,贴合并粘附于铸件所需冷却部分对应的型壳外侧;进行后续背层制壳操作;进行脱蜡、焙烧操作后,在需要冷却的部位对应的型壳处获得内含金属管的附属型壳;在附属型壳内浇注进入低熔点高沸点金属液,冷却后获得内含金属管的随形冷铁;进行铸件浇注,金属管内通入流体进行对流冷却;回收随形冷铁及金属管。该方法操作简单,不明显增加生产周期,可灵活调整随形冷铁的形状、大小,通入流体的种类和流量,实现对熔模精密铸件进行可控的强制冷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