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301132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64197.2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高效吸附水中磷的石墨烯负载纳米铁材料,由纳米铁和石墨烯组成,其中,纳米铁占材料总重量的10%~70%;材料的宏观结构为粉末状,其微观结构,石墨烯为片状结构,纳米铁均有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当纳米铁占材料总重量小于等于30%时成点状结构,当纳米铁占材料总重量大于30%时成链状结构;纳米铁的粒径为50~70nm;纳米铁负载在石墨烯上,首先单质铁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之后,二价铁和磷酸根,水分子快速生成水合磷酸亚铁或者水合磷酸铁;在水中初始磷酸根浓度小于4mg/L的情况下,石墨烯负载纳米铁能够去除99%以上的磷酸根,使得出水磷酸根浓度达到0.02mg/L以下,当湖泊入流水质中磷酸根浓度小于0.02mg/L的时候,富营养化不会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130337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34185.3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生物炭在农村面源污染除氮的方法,先将农业废弃物在金属离子溶液中进行改性,之后风干后备用;将风干后的农业废弃物装入密闭的不锈钢容器中,缺氧燃烧得到生物炭;取出制备的生物炭粉碎,填埋在农业面源污水收集沟塘下面,并与沟塘下面的土壤混合使沟塘下面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附着在生物炭上面;待农业面源污水产生的时候,污水经过收集沟塘储存,污水在下渗至土壤的过程中,其中的氨氮被生物炭吸附,硝态氮被生物炭作为缓释碳源,在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反硝化,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整个过程不投加任何化学药剂,不会对土壤产生二次污染;操作工艺非常简单,对管理要求低,针对农村当地处理面源污染设施的改造量较小,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01154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41112.9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加热法预处理高含固率污泥厌氧消化装置及工艺,在污泥混合单元形成含固率为10%的污泥,经过蠕动泵打入加热罐中的加热管中,在70℃的情况下,加热预处理30~60分钟;最后将经过预处理之后的污泥加入到厌氧消化罐体内,进行搅拌厌氧消化,本发明解决污泥厌氧消化运输量大,成本高,污泥难以水解酸化的问题,实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00790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64173.7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效定量负载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在坩埚中放置载体,根据需求的纳米铁质量分数,将三价铁溶液滴至载体表面至胶状后,停止滴入,进行烘烤,向烘干后的物质中继续滴入三价铁溶液,待载体与所滴的三价铁溶液混合至胶状后,进行烘烤;重复直至计算用量的三价铁溶液全部滴入载体,将最后一步的胶状物质放入烘箱中烘干,取出载体,放入三角烧瓶中,滴入过量硼氢化钠溶液,待反应结束,将静止沉淀之后的固体真空抽滤,抽滤之后的固体即负载纳米铁,将其转移至含有酒精溶液中或者密闭容器中保存,本发明能够控制最终固体中纳米铁的质量分数,同时能够使纳米铁在载体上分散的更好,增加原料的利用效率,便于后续的应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纳米铁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24286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21506.3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3/06
Abstract: 一种去除地下潜流污染的生态阻隔柱,包括缓释碳源材料组成的柱形外框,以及布置于所述柱形外框中的吸附填料,该柱形外框两端封闭,侧面为均匀的网格透孔,其中缓释碳源材料为聚己内酯或聚羟基脂肪酸酯,吸附填料为生物炭、活性炭或沸石,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该生态阻隔柱去除地下潜流污染的方法,采用离散布局布置所述生态阻隔柱,于目标场地打孔,将生态阻隔柱埋入场地孔中,采用原土回填覆盖,本发明综合利用生物反硝化与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实现对氮磷营养物和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去除,为解决绿地、农田伴随降雨、灌溉过程引起的地下潜流污染问题提供新的途径,在面源污染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0307315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02728.3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植物篱及多层渗滤塘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包括:在坡地上沿开设的梯田边缘种植的植物篱,用于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沿坡地下缘挖掘设置的植草沟,用于进一步沉淀泥沙并实现存水复用;在自然水体区域与植草沟之间,与植草沟平行设置的多层渗滤塘,用于吸附溢流出植草沟的水中的磷和氮;在自然水体区域外围,在浅层地表水汇聚通路上设置的反硝化墙,用于将浅层地下水中的硝态氮反硝化为氮气,本发明通过将植物篱,植草沟,多层渗滤塘,反硝化墙技术相组合,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同样一种面源污染地表径流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处理,既能够减轻处理的负荷,又能够将营养物质,水资源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992455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72416.1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处理难生物降解废水的新型三维电极装置,包括置于反应器中阴阳相间的电化学催化氧化阴极电极板和电化学催化氧化阳极电极板,还包括置于反应器底部的微孔爆气板以及三维电极的铁碳微电解填料;废水进入装置后依次进过各级电极板的通孔而流出,同时通过反应器底部的微孔爆气板上的微孔进行微小气泡的曝气;本发明电极装置能够高效催化氧化分解去除农药废水、印染废水、制药废水中的主要有害污染源,实现难生物降解废水的完全降解或生成无害或可降解的低级有机物的废水;该装置运行高效,易于安装,占地面积小,单级出水可使得难生物降解废水的COD、TOC、色度去除率高,且能够完全降解水中有毒污染物,出水水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007907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64173.7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效定量负载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在坩埚中放置载体,根据需求的纳米铁质量分数,将三价铁溶液滴至载体表面至胶状后,停止滴入,进行烘烤,向烘干后的物质中继续滴入三价铁溶液,待载体与所滴的三价铁溶液混合至胶状后,进行烘烤;重复直至计算用量的三价铁溶液全部滴入载体,将最后一步的胶状物质放入烘箱中烘干,取出载体,放入三角烧瓶中,滴入过量硼氢化钠溶液,待反应结束,将静止沉淀之后的固体真空抽滤,抽滤之后的固体即负载纳米铁,将其转移至含有酒精溶液中或者密闭容器中保存,本发明能够控制最终固体中纳米铁的质量分数,同时能够使纳米铁在载体上分散的更好,增加原料的利用效率,便于后续的应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纳米铁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