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47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18467.5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指标融合的刀具使用寿命检测方法,包括:使用刀具对金属材料工件进行连续磨削加工,使刀具在实验过程中逐渐磨损,测量切削力,工件的加工质量随着刀具磨损状况发生变化;观察不同刀具磨损状况和磨削路程下工件的加工表面质量并测量工件的粗糙度;观察和测量不同刀具磨损状况和磨削路程下刀具的磨损形式、材料黏附率与磨损高度;将切削力、工件粗糙度、刀具材料黏附率与磨损高度多指标融合,检测刀具使用寿命;通过上述步骤,结果能够分析刀具磨损状况,确定刀具使用寿命,具有一致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以提高刀具的使用率,进而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370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64174.9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及残余应力检测装置,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包括:在试样的表面确定钻孔位置、应力检测位置及应力检测方向;将柔性光栅粘贴到所述应力检测位置;在所述钻孔位置进行钻孔;采集所述柔性光栅在多个钻孔深度时的颜色信息;根据所述颜色信息获取所述柔性光栅在多个钻孔深度时的应变检测值;获取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并根据所述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获取与多个所述应变检测值一一对应的残余应力值;其中,所述应力‑应变关系模型为表达所述应变检测值与所述残余应力值之间关系的模型。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柔性光栅可以大大提高对残余应力的检测精度,从而可以准确地获取试样的残余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0556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0551349.4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的转轴位姿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双目相机对目标转轴的工装部件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组;根据预设的图像识别策略,识别图像组包含的每个图像中的工装部件色块,并对识别出的工装部件色块分别进行标记,得到每个图像对应的标定图像;针对每个标定图像,在标定图像中识别各色块之间的分割线位置;根据各色块之间的分割线位置,计算目标转轴的位姿信息。该方法通过获取双目相机对工装部件的采集的图像组,识别图像组中工装部件的不同色块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不同色块的位置信息计算转轴的位姿信息,成本较低并且能够适用于各种自动化场景的转轴位姿测试方法,同时可以提高转轴位姿信息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5698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810825.4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减振组件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刀柄组件的工作信息以及结构信息;根据工作信息以及结构信息得到第一减振组件;测试第一减振组件的带隙频率范围,第一减振组件包括第一组元以及第二组元,第一组元包围第二组元设置,第二组元至少在刀柄组件的径向方向上以第一周期数阵列排布于第一组元内部,第一周期数为第二组元能够在第一组元内阵列排布的最大周期数;将第二组元以第二周期数阵列排布于第一组元内部以得到第二减振组件;测试第二减振组件的带隙传输特性;以及将第二减振组件安装于内腔。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对刀柄组件实现良好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8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99408.9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IPC: G02B21/00 , B23Q17/24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原位观测的直角切削实验平台及应用,该平台包括定位模块、切削模块和控制模块。定位模块利用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超声导轨实现刀具在XY轴方向上的纳米级高精度定位,同时采用微型作动器抑制振动,光栅尺确保定位准确性。切削模块通过真空伺服导轨和电机控制工件的切削速度,同样配备光栅尺以保证精确控制。控制模块协调各模块动作,实现联动控制。该平台突破了光学显微镜尺度限制,提供高放大倍数、分辨率和深感度,能够直接测量剪切角、切宽、摩擦角和未变形切屑厚度等关键机理参数,快速准确推导切削力、推力和温度,为新材料超精密工艺研发提供科学实验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0776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836049.5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加工系统承载能力的测量装置及评价方法,测量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可设于所述安装平台;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在所述安装座上;加载部件,所述加载部件设在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上且可与所述超声加工系统的刀具接触配合,所述加载部件的靠近所述刀具的一端具有安装部;位移检测装置,所述位移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安装部,其中,在所述承载能力测量装置相对于所述超声加工系统活动时,所述压力检测装置适于检测所述加载部件施加至所述刀具接触位置处的挤压力,所述位移检测装置适于检测超声加工系统的刀具的位移以获取所述超声加工系统的超声振幅。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可实现带载情况下的超声振幅和挤压力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06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86558.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蒙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P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闪耀光栅超声铣削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要加工的闪耀光栅的闪耀角的角度计算所需铣刀的后角角度,根据所要加工的闪耀光栅的切削面和挤压面的长度比例计算所需铣刀的扭振和弯振的扭弯比例,根据所要加工的闪耀光栅的间距计算输入信号的频率、铣刀的进给速度和铣刀的主轴转速,根据所要加工的闪耀光栅在垂直于进给方向上的长度计算铣刀轴向与待加工表面的预定角度以及铣削深度,根据所要加工的闪耀光栅的波峰与波谷间的高度差计算输入信号的振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表面闪耀光栅超声铣削加工方法具有加工效率高、机床精度要求低、自由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7021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480428.5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3Q15/013 , B23C5/10 , B23P25/00 , G06F30/17 , G06F30/2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非对称仿生鱼鳞型微结构的加工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螺旋槽位置、螺旋槽的旋向、螺旋槽个数、螺旋槽宽度、螺旋槽深度和螺旋槽角度参数设计螺旋槽一体式纵扭刀柄;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取用于加工非对称仿生鱼鳞型微结构的螺旋槽一体式纵扭刀柄的目标谐振频率、目标相位差和目标纵扭比;并进行仿真与实验,并在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后,确定加工非对称仿生鱼鳞型微结构的运动学加工轨迹方程并和非对称仿生鱼鳞型微结构的加工参数建立非对称仿生鱼鳞型微结构的预测模型,以利用预测模型制作非对称仿生鱼鳞型微结构,由此,能够为高速航体的复杂外表面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地制备非对称仿生鱼鳞型微(56)对比文件张存鹰;赵波.超声振动辅助加工表面微结构及其特性研究进展.表面技术.2019,(第05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487929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22777.3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2B5/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维光栅加工方法与二维光栅。二维光栅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压头置于待加工件的上方;使所述待加工件沿水平第一方向以第一轨迹移动,并使所述压头在平行于所述水平第一方向的竖直平面内以第二轨迹运动,所述第二轨迹呈封闭形状,所述第一轨迹与所述第二轨迹叠加得到所述压头相对于所述待加工件运动的相对轨迹;所述相对轨迹包括使所述压头逐渐压入所述待加工件的压入段、使所述压头逐渐脱离所述待加工件的脱出段,以及使所述压头在所述水平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加工位置之间切换的悬空段,其中,所述压入段与所述脱出段呈基本竖直状。该二维光栅加工方法能够提高加工效率,缩短加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88915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384056.6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IPC: B29C7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固化成型的可调节模具及补偿方法,其中可调节模具,包括C型阳模基体、角度调节机构和型面弧度调节机构,所述C型阳模基体包括一个顶面和两个侧面,两个所述侧面分别一体连接在所述顶面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顶面相互垂直,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连接设置于所述C型阳模基体相对的两个所述侧面的内侧壁之间,所述型面弧度调节机构连接设置于所述C型阳模基体的一个所述顶面和两个所述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面的内侧壁上。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固化成型的可调节模具及补偿方法,能对有限元模拟所获得的初步补偿参数进行修正,从而快速有效地补偿多种类、多尺寸零件固化变形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