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曲线线路轮轨润滑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7676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0501812.4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曲线线路轮轨润滑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涉及铁路维护技术领域,包括油泵总成、驱动机构、感应片、伸出限位开关、退回限位开关、PLC、光电感应开关;油泵总成包括储油箱、活塞杆;储油箱的内部设有储油空腔;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活塞杆往复运动,将储油空腔中的油脂挤压出储油空腔;感应片固定连接在驱动机构或活塞杆上,伸出限位开关对应活塞杆的伸出限位位置,退回限位开关对应活塞杆的退回限位位置;PLC能够控制驱动机构正转或反转;感应片用于将活塞杆的移动位置限位在伸出限位开关与退回限位开关之间;光电感应开关用于检测机车车辆通过检测区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智能化自动作业。

    铁路曲线线路轮轨润滑装置的供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1249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500279.X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曲线线路轮轨润滑装置的供油系统,涉及铁路维护技术领域,包括储油箱、导向套、液压单向阀、活塞杆、驱动机构、第一油封、涂油装置、供油管;储油箱的内部设有储油空腔;导向套与储油箱固定连接,导向套的内部设有出油通道;液压单向阀与导向套固定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活塞杆在储油空腔与出油通道之间往复运动;第一油封固定连接在活塞杆上,第一油封随活塞杆的移动能够将储油空腔中的油脂从出油通道挤压到液压单向阀中;供油管连接在液压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涂油装置的进油口之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较好地控制出油量,节约了能源。

    铁路曲线线路轮轨润滑装置的供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1249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00279.X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曲线线路轮轨润滑装置的供油系统,涉及铁路维护技术领域,包括储油箱、导向套、液压单向阀、活塞杆、驱动机构、第一油封、涂油装置、供油管;储油箱的内部设有储油空腔;导向套与储油箱固定连接,导向套的内部设有出油通道;液压单向阀与导向套固定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活塞杆在储油空腔与出油通道之间往复运动;第一油封固定连接在活塞杆上,第一油封随活塞杆的移动能够将储油空腔中的油脂从出油通道挤压到液压单向阀中;供油管连接在液压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涂油装置的进油口之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较好地控制出油量,节约了能源。

    铁路曲线线路轮轨润滑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7676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501812.4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曲线线路轮轨润滑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涉及铁路维护技术领域,包括油泵总成、驱动机构、感应片、伸出限位开关、退回限位开关、PLC、光电感应开关;油泵总成包括储油箱、活塞杆;储油箱的内部设有储油空腔;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活塞杆往复运动,将储油空腔中的油脂挤压出储油空腔;感应片固定连接在驱动机构或活塞杆上,伸出限位开关对应活塞杆的伸出限位位置,退回限位开关对应活塞杆的退回限位位置;PLC能够控制驱动机构正转或反转;感应片用于将活塞杆的移动位置限位在伸出限位开关与退回限位开关之间;光电感应开关用于检测机车车辆通过检测区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智能化自动作业。

    一种轮对刷漆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8926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73610.0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对刷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轮对置于轮对刷漆装置的机架结构的顶部;S2、启动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工作驱动第一滚轮滚动,第一滚轮驱动轮对转动,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留有间隙以防止轮对跑偏,滚动机构工作驱动轮对转动;S3、启动刷漆装置,刷漆装置此时位于轮对的下方,刷漆装置工作对轮对进行刷漆。本发明中,滚动机构工作,第一滚轮驱动轮对转动,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留有间隙以防止轮对跑偏;刷漆装置此时位于轮对的下方,轮对在原位置不停的转动,从而实现刷漆装置对轮对进行精确、更加均匀的刷漆,也避免了人力推动轮对并人力刷漆的问题,提高了刷漆效率。

    一种轮对自动刷漆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7164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73609.8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对自动刷漆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转动机构、轮对滚动机构、摇臂组件、滑槽、机架结构、第二驱动机构及刷漆装置;其中:机架结构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容纳轮对的滑槽;机架结构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与固定于机架结构侧壁的转动机构相连并驱动转动机构转动;固定组件固定于机架结构的侧面并支撑轮对滚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工作,驱动摇臂组件绕着其与机架结构的转动连接处转动,摇臂组件转动推动轮对滚动至轮对滚动机构处,滚动机构工作驱动轮对转动;刷漆装置此时位于轮对的下方,刷漆装置工作对轮对进行刷漆,避免了人力推动轮对并人力刷漆的问题,提高了刷漆效率的同时有效保证职工安全。

    一种微控给风调整阀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372060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027999.5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控给风调整阀试验台,底板固定安装在机柜上,支座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气缸固定安装在支座上,出风口模具固定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出风口模具开设有第一风道,第一风道的进风口与气路系统连接;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支撑座位于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方向上,进风口模具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进风口模具内开设有第二风道,第二风道的出风口与气路系统连接;定位板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且位于支座和支撑座之间,定位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给风调整阀的定位槽;两个定位圆销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且对称设置在第二风道进风口的两侧;本发明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试验过程自动化进行;解决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高了修车效率和修车质量。

    一种轮对自动刷漆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7164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773609.8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对自动刷漆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转动机构、轮对滚动机构、摇臂组件、滑槽、机架结构、第二驱动机构及刷漆装置;其中:机架结构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容纳轮对的滑槽;机架结构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与固定于机架结构侧壁的转动机构相连并驱动转动机构转动;固定组件固定于机架结构的侧面并支撑轮对滚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工作,驱动摇臂组件绕着其与机架结构的转动连接处转动,摇臂组件转动推动轮对滚动至轮对滚动机构处,滚动机构工作驱动轮对转动;刷漆装置此时位于轮对的下方,刷漆装置工作对轮对进行刷漆,避免了人力推动轮对并人力刷漆的问题,提高了刷漆效率的同时有效保证职工安全。

    一种微控给风调整阀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3720600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27999.5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控给风调整阀试验台,底板固定安装在机柜上,支座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气缸固定安装在支座上,出风口模具固定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出风口模具开设有第一风道,第一风道的进风口与气路系统连接;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支撑座位于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方向上,进风口模具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进风口模具内开设有第二风道,第二风道的出风口与气路系统连接;定位板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且位于支座和支撑座之间,定位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给风调整阀的定位槽;两个定位圆销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且对称设置在第二风道进风口的两侧;本发明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试验过程自动化进行;解决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高了修车效率和修车质量。

    用于双作用常接触旁承组装与分解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644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9353.1

    申请日:2017-01-06

    Inventor: 杨卫兵 李金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9/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作用常接触旁承组装与分解的装置,用于JC型双作用常接触旁承,包括操作工作台和分别固定连接于操作工作台上的分解机构、组装机构;分解机构位于操作工作台的一侧,包括分解气缸和位于分解气缸前方的定位挡块;组装机构位于操作工作台上与分解机构相对的另一侧,包括预压缩气缸、与预压缩气缸垂直设置的压装气缸以及定位挡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用于双作用常接触旁承组装与分解的装置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用于双作用常接触旁承组装与分解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