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22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24713.X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海安太原理工大学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中频感应加热式温辊装置控制系统及算法,解决了针对轧辊感应加热过程采用传统固定增益PID算法设计的温度控制器并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同时温度振荡甚至大幅超调,降低控制系统稳定性的问题。一种中频感应加热式温辊装置控制系统,包括轧机;轧机上安装有测温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测温模块包括测温传感器;控制模块包括温控仪;执行模块包括中频感应电源、感应加热线圈。本发明实现了对轧辊的表面温度进行精准闭环控制的目的;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算法实现了对中频感应电源的精确控制,进而控制感应加热线圈改变加热温度,实现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65193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42851.7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海安太原理工大学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厚比镁/钛复合板及梯度异温轧制复合方法,涉及复合板材的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钛带、过渡层箔材和镁合金板的顺序组坯,得到复合坯料;对所述复合坯料的钛带一侧进行感应加热处理后,轧制,将轧制后的复合板坯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大厚比镁/钛复合板;所述镁合金板与钛带的厚度比大于等于20:1。本发明面向对密度和综合性能要求苛刻的空间站、卫星、天地往返飞行器等航天飞行器关键零部件的需求,将大厚度镁合金作为基层,极薄的钛合金作为覆层,开发一种大厚比镁/钛复合板(镁/钛厚比20:1及以上)产品,在近乎不损失镁合金面密度的前提下拥有钛合金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表层强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51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942851.7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海安太原理工大学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厚比镁/钛复合板及梯度异温轧制复合方法,涉及复合板材的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钛带、过渡层箔材和镁合金板的顺序组坯,得到复合坯料;对所述复合坯料的钛带一侧进行感应加热处理后,轧制,将轧制后的复合板坯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大厚比镁/钛复合板;所述镁合金板与钛带的厚度比大于等于20:1。本发明面向对密度和综合性能要求苛刻的空间站、卫星、天地往返飞行器等航天飞行器关键零部件的需求,将大厚度镁合金作为基层,极薄的钛合金作为覆层,开发一种大厚比镁/钛复合板(镁/钛厚比20:1及以上)产品,在近乎不损失镁合金面密度的前提下拥有钛合金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表层强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483781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20890805.2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海安太原理工大学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中频感应加热式温辊装置控制系统,解决了针对轧辊感应加热过程采用传统固定增益PID算法设计的温度控制器并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同时温度振荡甚至大幅超调,降低控制系统稳定性的问题。一种中频感应加热式温辊装置控制系统,包括轧机;轧机上安装有测温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测温模块包括测温传感器;控制模块包括温控仪;执行模块包括中频感应电源、感应加热线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轧辊的表面温度进行精准闭环控制的目的;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算法实现了对中频感应电源的精确控制,进而控制感应加热线圈改变加热温度,实现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11493213.9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 太原清泽智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脉冲电流辅助低温拉伸的装置和方法,包括电子万能试验机,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设置有拉伸部和低温箱,拉伸部位于低温箱内,低温箱与电子万能试验机滑动连接;拉伸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连接件,两连接件均与电子万能试验机可拆卸连接,两连接件分别穿过低温箱的顶端和底端并伸入低温箱内,两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夹具件,夹具件分别与两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夹具件上设置有拉伸试样;低温箱外设置有用于提供电流的脉冲电源,脉冲电源与夹具件电性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绝缘性好、测量精确,拉伸试样安装简便,可以保证较为均匀的试验温度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52298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112287.1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先进成形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面向板带轧制施加电流且间距可调辊筒输送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导轨板,在所述导轨板上设置有左右相对称的两个箱体,且两个箱体可进行相对移动,在所述箱体的内侧面设置有用于输送板带的主动辊筒,在所述主动辊筒上套装有陶瓷套筒,在所述箱体的内侧面设置有绝缘板,在所述绝缘板上均匀安装有导电石墨块,所述导电石墨块的上端面与主动辊筒的最高点相齐平,在所述导电石墨块的前后两侧均插装有导电端子,同侧相邻的导电端子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导电石墨块和导电端子共同作为脉冲电流施加组件。本发明可稳定施加脉冲电流,减少电流损耗,使电流最大限度作(56)对比文件Wang Tao;Han Jianchao,etc;.EBSDresearch on the interfacialmicrostructure of the corrugated Mg/Allaminated material.JOURNAL OF MATERIALSRESEARCH AND TECHNOLOGY-JMR&T.2020,第9卷(第3期),5840-5847.张丁非;方霖;刘郭平;戴庆伟.镁合金板材轧制技术与工艺的研究进展.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第05期),王建国;顾廷权;唐成龙.电致塑性效应及其工程应用.世界钢铁.2009,(第06期),李莎等.层状镁/铝复合板轧制工艺研究进展.精密成形工程.2021,(第6期),1-11.
-
公开(公告)号:CN11425133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1615960.5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开口套管的铝质铆钉及其连接方法,包括直接受力板、传力板和带开口套管的铝质铆钉,在铝质铆钉外侧套设开口套管,开口套管的外径D、壁厚t、开口宽度、高度h及套管、铆钉的材质6项指标协同工作,方可实现抵抗动荷载的性能要求。带开口套管对铝质铆钉发挥环向约束且能保证挤压紧密,连接承载能力得到提高,减少铝质铆钉的直径或数量、连接长度,从而节省材料;带开口套管铝质铆钉采用高性能材质套管加高延性芯体——铝质铆钉的紧固件,采用该连接方式的节点延性好、对地震或振动的耗散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452298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12287.1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先进成形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面向板带轧制施加电流且间距可调辊筒输送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导轨板,在所述导轨板上设置有左右相对称的两个箱体,且两个箱体可进行相对移动,在所述箱体的内侧面设置有用于输送板带的主动辊筒,在所述主动辊筒上套装有陶瓷套筒,在所述箱体的内侧面设置有绝缘板,在所述绝缘板上均匀安装有导电石墨块,所述导电石墨块的上端面与主动辊筒的最高点相齐平,在所述导电石墨块的前后两侧均插装有导电端子,同侧相邻的导电端子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导电石墨块和导电端子共同作为脉冲电流施加组件。本发明可稳定施加脉冲电流,减少电流损耗,使电流最大限度作用于板带材。
-
公开(公告)号:CN113984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59399.1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先进成形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材料用脉冲电流辅助高温拉伸的装置和方法,包括电子万能试验机、脉冲电源、挂式拉伸夹具;电子万能试验机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与下横梁平行设置,挂式拉伸夹具两端分别与上横梁和下横梁可拆卸连接,脉冲电源与挂式拉伸夹具电性连接,挂式拉伸夹具上套设有加热炉,挂式拉伸夹具上设置有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水循环装置位于加热炉上方。本发明拆装简便、安全性高、绝缘性好、功能全面、可连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7339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1485689.8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软件定义星地融合网络QoE感知路由架构,该架构利用软件定义星地融合网络的集中控制和可编程能力,有机结合深度强化学习的自学习能力,以用户QoE为路由规划依据,采用物理分布的超控制器、域控制器和从控制器实现网络状态的收集与更新,域间路由的计算,业务流的映射与汇聚,以及路由指令的分发与卫星交换机流表项的配置;在域内控制器上部署多媒体业务QoE评估模块和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以QoE评估模块反馈的用户QoE值为奖励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计算域内转发路径。本发明能够均衡控制器间的计算负载,降低对控制器计算能力和对星地融合网络动力学分析以及业务流建模的精确性要求,提高整网的用户体验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