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生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241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010129612.6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生装置及其装配方法,电池本体依次包括固定连接的阳极盖板、阳极碳布、阳极室、质子膜、阴极室、阴极碳布和阴极盖板,阳极室和阴极室顶部均开设加液口,阳极盖板和阴极盖板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阳极电极接触片和阴极电极接触片;电池底座包括电池底板座、接线座、电池夹板以及与电池夹板之间铰接导电弹簧的电池活动夹板,接线座上安装电池接线端子和电阻接线端子,电池夹板和电池活动夹板内侧固定安装与阳极电极接触片、阴极电极接触片分别接触的阳极电极接触针和阴极电极接触针,解决了燃料电池换液装配繁琐,阳极室密闭性不好导致燃料电池启动时间长、产电能力低的问题。

    一种基于多粒径碳材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微生物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295212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214898.2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粒径碳材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微生物燃料电池,属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阳极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多粒径碳材料,其中,多粒径碳材料包括40‑60目活性碳、100‑200目活性碳和50‑100nm碳黑。该电池阳极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高的机械强度,其具有的三维空间孔隙结构,不仅可以增加微生物附着和传输电子的位点,还能有效降低电子转移电阻,促进胞外电子转移速率,从而提高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该电池阳极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易得且成本低,是一种很有潜力的MFC阳极制备方法,为经济、高效的阳极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一种基于垃圾渗滤液的高效脱氮除碳厌氧反应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67114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500494.8

    申请日:2018-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垃圾渗滤液的高效脱氮除碳厌氧反应装置,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包括反应器,反应器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气液固分离区、生物膜区、升流污泥区、弹性填料区、污泥膨胀区、瓷球滤料区和污泥床区,气液固分离区设有出水口和出气口,污泥床区设有进水口,生物膜区、弹性填料区和瓷球滤料区设有舱门,气液固分离区、升流污泥区、污泥膨胀区和污泥床区均设有排泥口。本发明反应装置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解决了现有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脱氮除碳效率低,出水不稳定,管道易堵塞等问题。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换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8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1910274836.3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属于生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换液装置,电极液配置器顶部参数调控装置上依次安装带调节阀的参数调节管、酸碱调节管、进气管、进液管、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气管和压力管,燃料电池上依次安装带调节阀的第二气液管、第三排气管和第二排液管,第二气液管上端通过鲁尔接头连接第一气液管,进气管的底部安装与电极液配置器底部留有间隙的砂芯曝气管,第一排液管与第二排气管、第一气液管连接于三通对接头,压力管连接带调节阀的压力球,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阴阳极换液厌氧环境操作难度大、换液不彻底,容易伤害阳极电极上产电菌生物膜,影响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管理科学研究进度的问题。

    一种BOD测量智能传感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4040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855069.2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OD测量智能传感器,属于微生物电化学领域,包括阳极室、阴极室、底座;所述阳极室、阴极室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阳极室上设有阳极换液孔、阳极导热柱;所述阴极室上设有阴极换液孔、阴极导热柱;所述底座内设置热交换系统和温控系统;所述阳极导热柱及所述阴极导热柱连接至热交换系统,所述温控系统检测并调节热交换系统的换热。本发明不需外部恒温箱,通过所述温控系统和热交换系统,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使得传感器工作在库伦效率最佳的温控点,建立库伦效率温度特性曲线结合精确计算模型消除不同传感器测量差异,提高测量准确度和一致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