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分拣流水线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133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13969.6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基于智能分拣流水线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方法,从分拣流水线速度偏慢和机器人利用率不高的实际情形出发,首先划分工作区和重叠区,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压缩机器人等待时间,然后利用机器人工作状态和物品实时分拣状况来调整流水线速度,实现机器人的高利用率和最大工作效率;同时考虑机器人的运行状态对分配过程的影响,当机器人出现故障时自动跳过故障机器人,而不会影响分配过程。本发明划分机器人的工作区和重叠区,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机器人等待时间减少,单位时间内处理的物品更多,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半监督学习下的城市颗粒物浓度时空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749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36595.4

    申请日:2022-06-07

    Abstract: 一种半监督学习下的城市颗粒物浓度时空预测方法,包括:1、将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划分;2、提取波动周期特征;3、提取空间特征和气象特征;4、提取POI点密度分布特征;5、提取道路线密度分布特征;6、构建半监督回归的时空预测模型;7、展开城市颗粒物时空预测分析。本发明充分利用各类重要的无标签数据(气象条件、不同污染特征性的POI点密度和道路线密度),提取各类时空重要特征,利用半监督回归预测方法和反距离插值法,构建城市颗粒物时空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证明此方法的精度较高。

    一种多目标吸附抓取的垃圾自动分拣系统及分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915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06075.7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目标吸附抓取的垃圾自动分拣系统,包括:垃圾桶;垃圾桶举升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架体和夹持装置,用于将垃圾桶内的再生物品倾倒至再生物品出料机构;再生物品出料机构,紧邻垃圾桶举升翻转机构,包括再生物品出料装置、光电传感器和出料输送装置,用于所述控制再生物品出料装置出料;以及再生物品分拣机构,包括垃圾分拣装置、再生物品存储装置、垃圾分类识别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收集所述垃圾分拣装置分拣的再生物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分拣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机械手和视觉识别系统相结合的分拣系统,解决或缓解流水线上物品密度过高或发生堆叠的问题,并在分拣时机器人机械手实现多目标追踪、共同分拣。

    基于智能分拣流水线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133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113969.6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基于智能分拣流水线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方法,从分拣流水线速度偏慢和机器人利用率不高的实际情形出发,首先划分工作区和重叠区,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压缩机器人等待时间,然后利用机器人工作状态和物品实时分拣状况来调整流水线速度,实现机器人的高利用率和最大工作效率;同时考虑机器人的运行状态对分配过程的影响,当机器人出现故障时自动跳过故障机器人,而不会影响分配过程。本发明划分机器人的工作区和重叠区,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机器人等待时间减少,单位时间内处理的物品更多,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业园区大气污染时空解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96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78805.6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一种工业园区大气污染时空解析方法,包括:S1.预处理气象历史数据、大气污染物浓度历史数据和排放历史数据,包括异常值处理和缺失值填补;S2.构建CNN‑BILSTM模拟模型;S3.设计敏感性实验方案;针对代表性的污染时段,基于CNN‑BILSTM模型,对N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分别设置s种减排比例,设计NS组对比实验,通过未来1hPM2.5浓度残差作为评价指标衡量减排效果,进而探索工业园区主要大气污染排放物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S4.分析大气污染物时空贡献度,利用Ward聚类对敏感性实验结果在时间和排放量两个维度上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不同时间下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和外部排放对工业园区空气质量的贡献度。

    一种识别电力工人工作状态的智能安全帽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71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516365.1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一种识别电力工人工作状态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安全帽本体包括帽壳,帽壳内设有帽衬,帽壳前侧固定连接有帽檐,帽檐的上方设有探照灯,智能环状模块组件包括半环状的壳体,壳体的中部靠近探照灯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一用以避让探照灯的沉台;壳体的左侧内部安装有电池模块;壳体的右侧内部设有通信模块、体征监测模块、近电告警模块和听筒模块;壳体的中部内设有摄像模块;帽衬的顶部设有镂空垫片,镂空垫片与帽壳之间安装有通讯模块、定位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和MPU‑9250微处理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识别电力工人工作状态的智能安全帽的工作方法。本发明能对电力工人的工作及时预警与救援,保障其生命安全。

    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694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35179.X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一种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评估方法,包括:S1.数据预处理,对气象历史数据、大气污染物浓度历史数据和排放历史数据进行异常值处理和缺失值填补;S2.构建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和粒子群算法组合模型,模拟模型由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和粒子群算法(PSO)组成;S3.设计排放源扰动示踪方案;针对代表性的污染时段,基于LightGBM‑PSO模型,对排放源设置不同扰动比例,设计多组对比实验,通过未来1hPM2;5浓度残差作为评价指标衡量减排效果,探索工业园区主要大气污染排放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S4.定义工业园区经济效应影响指数(EII)辅助分析在减排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大小,得到基于环境改善目标和经济成本最优的减排比例,以制定合理管控策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