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817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938964.X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强肝癌免疫疗法治疗效果的纳米制剂,以两亲性聚合物ERP作为纳米载体,包载干扰Bmi‑1表达的shRNA质粒形成ERP‑shRNA质粒纳米复合物,再以阳离子脂质体包覆ERP‑shRNA质粒纳米复合物,然后加入DSPE‑PEG作为靶头,形成用于增强肝癌免疫疗法治疗效果的纳米制剂。本发明能靶向抑制肝癌细胞中的Bmi‑1表达,又不影响T细胞的Bmi‑1表达,提升肝癌免疫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692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11492.1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器官移植免疫抑制用靶向双亲性聚合物‑药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含N‑氧化三级胺基团的聚合物作为亲水段的双亲性聚合物包覆免疫抑制药物形成纳米粒子,所述双亲性聚合物‑药物纳米粒子具有主动器官靶向功能。本发明能够实现主动器官靶向,且能在移植器官长时间蓄积,实现药物缓慢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826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1030474.6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305/14 , C07D491/22 , A61P35/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紫杉醇抗癌药物偶联物,结构如式(1)所示:式(1)中:A来源于能与阿司匹林的羧基进行酯化反应的抗癌药物,所述抗癌药物为紫杉醇类药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抗癌药物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阿司匹林或者阿司匹林前体化合物和抗癌药物在有机溶剂中进行酰基化反应,制备得到所述的阿司匹林抗癌药物偶联物。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抗癌药物的偶联物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效果。本发明将阿司匹林与喜树碱类药物或者紫杉醇类药物偶联,结合了阿司匹林和抗癌药物两者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单纯的抗肿瘤药物相比,本发明得到的阿司匹林药物偶联物取得了良好的增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94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1030369.2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491/22 , C07D305/14 , A61K31/4745 , A61K31/337 , A61K47/5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抗癌药物,结构如式(1)所示:式(1)中:A来源于能与阿司匹林的羧基进行酰基化反应的抗癌药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抗癌药物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阿司匹林或者阿司匹林前体化合物和抗癌药物在有机溶剂中进行酰基化反应,制备得到所述的阿司匹林抗癌药物偶联物。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抗癌药物的偶联物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效果。本发明将阿司匹林与喜树碱类药物或者紫杉醇类药物偶联,结合了阿司匹林和抗癌药物两者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单纯的抗肿瘤药物相比,本发明得到的阿司匹林药物偶联物取得了良好的增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94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30369.2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491/22 , C07D305/14 , A61K31/4745 , A61K31/337 , A61K47/54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1/22 , C07D3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抗癌药物,结构如式(1)所示:式(1)中:A来源于能与阿司匹林的羧基进行酰基化反应的抗癌药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抗癌药物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阿司匹林或者阿司匹林前体化合物和抗癌药物在有机溶剂中进行酰基化反应,制备得到所述的阿司匹林抗癌药物偶联物。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抗癌药物的偶联物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效果。本发明将阿司匹林与喜树碱类药物或者紫杉醇类药物偶联,结合了阿司匹林和抗癌药物两者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单纯的抗肿瘤药物相比,本发明得到的阿司匹林药物偶联物取得了良好的增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82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30474.6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305/14 , C07D491/22 , A61P35/00 , A61P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5/14 , C07D49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紫杉醇抗癌药物偶联物,结构如式(1)所示:式(1)中:A来源于能与阿司匹林的羧基进行酯化反应的抗癌药物,所述抗癌药物为紫杉醇类药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抗癌药物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阿司匹林或者阿司匹林前体化合物和抗癌药物在有机溶剂中进行酰基化反应,制备得到所述的阿司匹林抗癌药物偶联物。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抗癌药物的偶联物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效果。本发明将阿司匹林与喜树碱类药物或者紫杉醇类药物偶联,结合了阿司匹林和抗癌药物两者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单纯的抗肿瘤药物相比,本发明得到的阿司匹林药物偶联物取得了良好的增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70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10058.8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K9/51 , A61K31/352 , A61K47/34 , A61P1/1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肝癌的淫羊藿素纳米制剂,为采用含N‑氧化三级胺基团的聚合物作为亲水段的双亲性聚合物包覆淫羊藿素形成具有球形核‑壳结构的纳米制剂。本发明具有主动肝靶向功能,能在肝脏肿瘤区域选择性释放ICT,有效提高了淫羊藿素的生物利用度,通过下调免疫抑制细胞,上调抗原递呈细胞和记忆型T细胞比例,改善肝癌免疫微环境,增强抗肝癌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7043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49566.2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雷公藤红素口服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雷公藤红素纳米制剂为采用含N‑氧化三级胺基团的聚合物作为亲水段的双亲性聚合物包覆雷公藤红素形成具有球形核‑壳结构的纳米制剂。本发明所述口服雷公藤红素纳米制剂具有肝靶向蓄积功能,能在肝脏区域选择性释放CEL,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堆积,与游离药物相比,显著增强了脂肪肝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8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489536.3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8F220/36 , C08F8/06 , A01N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减轻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自由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结构式如下所示:#imgabs0#其中,x表示聚合物中氮氧化四甲基哌啶修饰部分的占比,x为0.01‑0.3;n表示聚合物的链节数,n为10‑100,R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中的一种。本发明可以靶向线粒体,具有结合自由基的功能,有明显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添加于器官保存液中有减轻肝脏冷缺血损伤的作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