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最优频率的变频脉冲化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815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11966.1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最优频率的变频脉冲化成方法。首先,对锂离子电池实施离线测量电化学阻抗谱,获得其不同化成电压下的最优频率。在化成过程中,依据化成电池端电压,选择对应该电压下电池的最优频率作为脉冲化成的频率,并调整脉冲电流的幅值和占空比,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变频脉冲化成。本发明涉及的基于锂离子电池最优频率的脉冲化成方法,可以减缓化成过程中电池内部的极化,避免还原产物的不均匀堆积,形成均匀而致密的SEI膜,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尤其是常温以及高温下的循环性能,延长锂离子电池的服役寿命。

    一种实现锂离子电池最大允许功率在线预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6300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11426112.3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宋晨路 张静 刘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锂离子电池最大允许功率在线预估的方法,包括:根据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特性,建立电池物理模型,并计算电池的荷电状态和极化电压;利用电池物理模型,以荷电状态和极化电压为初始条件,以电池允许的最大瞬态充、放电电流为初始试探电流,计算电池端电压与电池充放电限制电压的差值;根据电池端电压与电池充放电限制电压的差值,得到调整试探电流的增量,得到新的试探电流,由电池物理模型循环计算电池的端电压,直到满足计算当前工作状态下的最大允许充放电功率的条件,实现锂离子电池最大功率状态的在线实时预估。本发明克服最大允许充放电功率估算受工况、温度、荷电状态及衰减等因素的耦合制约的难题,保证了估算精度。

    一种制备镀膜玻璃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4661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193144.3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镀膜玻璃的方法及装置,涉及化学气相沉积镀膜与浮法玻璃深加工技术领域,制备镀膜玻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前驱物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源溶液,利用超声波为雾化源,将源溶液转变为微米级的雾滴,其后小雾滴被输运至反应区,经过蒸发、分解、均相或异相反应制备所需的薄膜。与传统的CVD过程相比,并不要求前驱物具有良好的挥发性,只要能够溶解在容易产生气溶胶的溶剂中即可,采用单一溶液源,只需将各组分的前驱物配制成混合溶液,就可以使前驱物充分混合达到对薄膜组分的准确控制,从而使得前驱体的供给及输运过程更为简化,并且使前驱物在较低的温度下以很快的速度沉积薄膜。

    一种常压化学气相沉积镀膜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4451601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718690.4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化学气相沉积镀膜反应器。该镀膜反应器特点为:反应器内部设计有强化对流和束流结构的混气室;反应器底部结构采用具有良好热导率的耐高温钢板;混气室出口采用狭缝结构,作为反应器镀膜气体喷嘴;反应器喷嘴处安装具有倒角结构的石墨挡块;反应器进气腔与排气腔采用完全对称结构;反应器镀膜进气与排气方向可以互换。该常压化学气相沉积镀膜反应器通过强化前驱体气体对流传热,提高反应热效率,能够使镀膜沉积反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降低镀膜能耗,拓宽镀膜温度窗口。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新颖,设备维护简单,投资小,成本低,适合工业化或实验室设备应用。

    一种纳米石墨晶电介质复合薄膜结构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9613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723085.6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石墨晶电介质复合薄膜结构,具有两相复合的电介质基体和纳米石墨晶粒,纳米石墨晶粒的尺寸在3nm~20nm范围内,纳米石墨晶粒均匀分布在复合薄膜中,且与电介质基体在纳米尺度上进行复合,复合尺度在50nm以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纳米石墨晶电介质复合薄膜结构的应用,将所述的纳米石墨晶电介质复合薄膜结构与低辐射率层串联,使其同时具优异的太阳光吸收特性与较低的辐射性能,成为一种高效的太阳能能源材料,应用于太阳能选择吸收领域。

    一种消除具有非陡峭界面双层膜结构镀膜玻璃反射色的膜层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6296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088711.9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具有非陡峭界面双层膜结构镀膜玻璃反射色的膜层设计方法,属于镀膜玻璃生产设计领域。方法具体如下:针对具有非陡峭膜层界面的双层膜结构镀膜玻璃,采用Bruggeman有效介质近似模型处理非陡峭界面,建立五层膜结构的光学模型;构建五层膜结构薄膜光学参数与镀膜玻璃反射色色饱和度的数学关系,获得问题的数学模型;在确定一种膜层光学参数的前提下,采用模拟退火法与牛顿迭代法相结合的两步法求解这个优化问题,最终给出理想色饱和度的匹配薄膜参数。本发明与其他不考虑扩散而且具有陡峭双层膜结构的模型相比,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对于镀膜玻璃的设计与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种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光学参数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3403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01073.2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光学参数检测方法,该低辐射镀膜玻璃为SnO2:F/SiCxOy,0<x<1,1<y<4,属于镀膜玻璃检测领域。该方法是在获得SnO2:F/SiCxOy节能镀膜玻璃椭圆偏振光谱的基础之上,引入五层膜层结构以及光学色散方程,通过迭代来回归实测椭偏光谱,最终获得SnO2:F/SiCxOy镀膜玻璃的膜层结构及其每一层的光学参数,利用该方法实现镀膜玻璃光学性能的在线实时监控。本发明仅采用光学测试手段来获得准确的膜层结构及光学参数,对样品无损伤、测量耗时少、测试方法简便,对被测样品表面无特殊要求,十分适合于SnO2:F/SiCxOy节能镀膜玻璃的性能检测。

    生物医用缓释金属离子的硫酸钙基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1976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62070.2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医用缓释金属离子的硫酸钙基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湿化学方法、经热处理获得含金属离子的硫酸钙粉末和纳米结构化的含金属离子的磷酸钙粉末,其中,含金属离子的硫酸钙粉末的晶相为α-半水硫酸钙,纳米结构化的含金属离子的磷酸钙粉末的晶相为羟基磷灰石、α-磷酸三钙和β-磷酸三钙中的任意一相或两相。再将两组粉末混合,浇铸成组成和比例均可调节的颗粒,且每颗颗粒均由含金属离子的硫酸钙和纳米结构化的含金属离子的磷酸钙多相复合构成,本发明制备的含金属离子的硫酸钙基复合颗粒中的成分组成和金属离子的释放速率是可控的,可以广泛地用于骨填充材料、骨水泥等生物医学用材料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