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偏振光栅的载频干涉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4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3388.2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光栅的载频干涉检测装置和方法,利用偏振光栅将参考光与测试光产生一定角度的分离来实现载频,并通过最小二乘迭代空间载波移相解调算法解调面形,从而将空间移相转化为时间移相,提高解调精度且避免了由偏振相机引入的像素与像素间的偏振误差,实现了高精度载频干涉检测。该基于偏振光栅的载频干涉检测方法只需单幅载频干涉图即可计算面型,适合动态测量,且有效解决了传统载频干涉检测法中像素间的偏振误差问题。利用本发明,可以有效且高精度的实现待测物体面形的动态载频干涉检测。

    一种零盲区可降噪的大气激光雷达系统及其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01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86246.0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雷达系统,尤其是一种零盲区可降噪的大气激光雷达系统及其探测方法。一种零盲区可降噪的大气激光雷达系统,包括:发射系统,包括激光器、与所述激光器连接的超构表面阵列,所述超构表面阵列用于生成微弧度级小发散角、径向尺寸不随拓扑荷变化的完美涡旋光束;接收系统,用于接收发射系统激光光束激发的后向散射信号,通过汇聚实现光信号收集,并通过后端的分光模块实现光信号提取;光电转换机信号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接收系统的光信号并呈现激光路径上整个大气的气溶胶分布情况。该系统基于完美涡旋光源实现激光雷达零盲区、高信噪比的探测性能;采用超表面微纳光子器件,体积小,集成度高,可实现激光雷达小型化。

    一种基于垂向偏差模型的HSRL海水后向散射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42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18999.0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垂向偏差模型的HSRL海水后向散射反演方法,包括:获取HSRL系统仿真的颗粒散射信号和分子散射信号;计算HSRL直接探测到的后向散射,并根据仿真输入的后向散射真值计算后向散射垂向偏差;根据系统参数、环境参数以及后向散射垂向偏差,得到垂向偏差模型;对近水面数据进行处理,计算不受多次散射影响的后向散射近水面值,并结合颗粒物后向散射比估算散射系数近水面值;基于垂向偏差模型,计算不同深度的垂向偏差;根据得到的垂向偏差剖面反演后向散射剖面。本发明克服了多次散射导致的HSRL海水后向散射反演误差,显著提高了海洋HSRL的探测精度。

    一种光学元件表面质量角分辨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6101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1717588.8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元件表面质量角分辨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检测装置包括光源模块、高精度经纬扫描平台、安装在经纬扫描平台上的散射信号探测模块、放置待检测光学元件的样品台以及控制样品台的多维运动平台;所述的高精度经纬扫描平台包含水平布置的圆弧齿轨和竖直布置的半圆弧齿轨,所述的半圆弧齿轨通过第一滑块滑动固定在圆弧齿轨上,所述的散射信号探测模块通过第二滑块滑动固定在半圆弧齿轨上;所述的样品台布置在圆弧齿轨的圆心位置。利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光学元件表面散射信号全范围覆盖稳定检测。

    一种探测水体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光学特性的激光雷达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44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84107.1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水体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光学特性的激光雷达及方法,其中,激光雷达包括激光发射系统、四通道信号接收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通过四通道接收到的信号和定标实验可以反演得到水体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光学特性在不同波长处的光学特性剖面aCDOM(λ,z)。利用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单色激光雷达无法反演CDOM吸收的不足,通过建立适用于复杂水体的水体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光学特性剖面反演方法,进行定标实验后就可以对水体的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光学特性进行大范围、高空间分辨率的探测,获得水体的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光学特性信息。

    一种用于空间超远距离星间激光传输的指向抖动噪声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6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59327.4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超远距离星间激光传输的指向抖动噪声分析方法,包括:将发射望远镜出射面大小、出射位置复振幅、光束波长、星间传输距离、远场分析区域、指向抖动角作为参数输入,并令初始倾斜角度参数,结合衍射理论计算接收位置的球面波复振幅;计算球面波复振幅的相位部分;并计算各位置以指向抖动角为半径的区域内相位的PV值,其值即为该位置的指向抖动噪声初值,其中最小值为相位驻点位置的初值;对光轴方向进行修正,将相位驻点初值位置作为倾斜角度参数输入,缩小远场分析区域;再次计算获得更为准确的指向抖动噪声分布与相位驻点位置。本发明可以实现星间激光传输过程中指向抖动噪声大小与相位驻点位置的计算。

    一种多纵模蓝光海洋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发射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1103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13670.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纵模蓝光海洋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发射机系统,包括窄线宽单纵模脉冲激光器、可调偏振分光器、平行平面腔光学参量振荡器、光学参量放大器、激光倍频器和激光扩束镜;窄线宽单纵模脉冲激光器出射的脉冲泵浦光,经可调偏振分光器分为能量不等的两束;其中,低能量脉冲泵浦光射入平行平面腔光学参量振荡器转换为基频多纵模脉冲信号光,该信号光与高能量脉冲泵浦光同时射入光学参量放大器进一步提升信号光能量;再经激光倍频器产生多纵模蓝光波段探测激光,最后输出至激光扩束镜调整发散角后射入目标水体。本发明既能够显著降低对特殊工作波段种子激光器的依赖,又能异选择具有更佳遥感测量效果的探测波长构建发射机系统。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319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623814.7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校正方法,包括:(1)使用有色差和较好的图像采集设备拍摄尽量相同视场的图像,作为有色差图像和参考图像;(2)使用模板匹配算法求解两次拍摄的偏移量,并依据偏移量裁剪两张图像,进一步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3)构建图像校正模型,包含一个权重预测网络和n个可学习的3D查找表;(4)将有色差图像输入网络中,将校正后的图像与参考图像相对比,计算损失函数;以损失函数最小化为目标训练,更新网络参数;(5)模型训练完毕后,进行图像校正的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无需人工设置大量参数及设计算法,在确保较好的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人工处理图像的时间。

    一种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的半导体种子激光器锁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88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0183.1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的半导体种子激光器锁频系统,包括半导体种子激光器、激光放大倍频模块、鉴频接收系统和反馈控制模块;鉴频接收系统包括分光棱镜、碘分子吸收池鉴频模块、探测通道光电探测器以及参考通道光电探测器;反馈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单元以及控制信号处理电路。本发明的系统利用碘分子吸收线其中一侧的鉴频特性,采用纯电流调谐形式并将控制信号分为偏置值与补偿值两部分,凭此实现长时间锁定高光谱分辨率的激光雷达中种子激光器的激光频率。本发明在光路、电路结构简洁的前提下实现了对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光源频率的长期锁定,从而确保了碘分子吸收池光谱鉴频器对大气回波信号可以进行有效光谱分离。

    一种体散射缺陷检测设备及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869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49576.1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散射缺陷检测设备及方法,该设备通过照明系统输出传输方向相互垂直且光束输出面平行于目标光学元件表面的第一探测光束和第二探测光束,并使得第一探测光束和第二探测光束入射到目标光学元件内,在目标光学元件内一区域处交汇形成厚度与显微镜头景深一致的体照明区域,然后通过显微成像系统对该体照明区域的散射光进行成像,得到目标光学元件的缺陷图像,以解析出目标光学元件内的体散射缺陷分布。该方案可以使得镜头景深以外的缺陷不被照亮,消除体散射检测成像结果中的离焦虚像,从而提高体散射缺陷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