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顾及枝切线的鲁棒中国余数定理的多基线相位解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77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71213.6

    申请日:2022-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顾及枝切线的鲁棒中国余数定理的多基线相位解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针对同一感兴趣区域生成多基线InSAR相位干涉图;采用枝切法对所述干涉图设置枝切线,并采用中国余数定理避开枝切线采取合适的途径获取的大范围解缠的相位;针对枝切线分布区域生成局部范围内的枝切线,并再次采用中国余数定理进行解缠;将大范围区域的相位解缠信息及局部区域结合获得最终相位解缠信息。本方案利用枝切线及自适应矩形框提取噪声强的区域,利用相关的滤波算法减弱噪声对干涉相位信息的干扰,利用两次中国余数定理算法分别解缠噪声信息弱的大面积区域及噪声信息强的局部区域,拼接其解缠的相位信息实现抗噪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算法。

    一种全天候近海江段滩涂淤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19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069809.5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一种全天候近海江段滩涂淤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防水密封管;防水密封管内固定有编码器、电机、拉力传感器、滑轮、姿态传感器、除湿器、散热管和控制盒;电机与编码器相连,电机输出轴绑有绳索,绳索穿过滑轮与姿态传感器,绳索末端带纺锤型测量块;拉力传感器与滑轮固定连接;驱动电缆与岸上基站相连;利用基站和控制盒之间的通讯,实现装置远程控制;控制盒通过辨识拉力传感器数值的突变,控制电机启停,读取电机编码器和姿态传感器数值,自动换算得到滩涂淤泥层离参考点的高度,实现滩涂淤涨的自动监测;整个监测装置被装在倒扣圆筒形状的密封外壳内,保证装置在近海江段受潮水冲击及被水淹没的全天候生存能力。

    一种风力发电塔动态挠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3461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13978.5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塔动态挠度测量方法,属于风力机挠度测量技术领域,该动态挠度测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传感器部署;步骤二:数据采集;步骤三:数据处理;步骤四:挠度计算;本发明相较于其他挠度测量方法,其将QYG01‑1型倾角仪安装于塔筒表面或内部,由于QYG01‑1型倾角仪安装方便、成本低、不需要静态参考点并且不受天气等环境影响,从而有利于在任何条件下进行测量,此外本发明基于小波提升分解方法提取高精度动态横向转角信号,从而有利于提高挠度测量精度。

    一种水利安全监测用沉降仪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733583U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21415772.7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安全监测用沉降仪防护装置,装配在钻孔内沉降仪的外侧壁上,沉降仪包括传递杆和装配在传递杆上端的传感器;沉降仪防护装置包括护臂套、护套管、支撑环和连接结构;所述护臂套装配在传递杆的外侧,护套管套设在传感器的外侧,支撑环包括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上支撑环装配在护套管的上端,下支撑环套设在传递杆上,连接结构装配在护臂套和护套管之间;通过护臂套的保护,传递杆可以更加稳定地传递数据,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护套管可以防止土壤、水分等外界物质直接接触传感器,从而避免对传感器造成损害或干扰其正常工作;防护装置在混凝土坝坝基固结及帷幕灌浆时,确保沉降仪不受影响,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一种转动式三向位移计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179890U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21625324.0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一种转动式三向位移计监测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转动杆,转动杆底部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基座上形成有两块相对设置的限位平板,转动杆位于相对设置的限位平板之间,且限位平板上设有与转动杆底部相连的销轴;所述转动杆顶部设有滑轮,滑轮上设有相连接的拉线,且拉线两端分别连接有位移传感器和测点桩;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装置的设置,进行两点间三个不同位置的空间距离精密测量,以首次测量计算作为基准值或初始值得到相对点的空间三维坐标,同样以后的每次测量计算得到每次的相对坐标,两次相减可得到两点间的相对位移。而连续相互作为不同点依次观测计算下一个点的坐标,从而可以实现一条线上连续多点的位移观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