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级联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38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40564.8

    申请日:2024-07-31

    Inventor: 解伟 林晓刚 曾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级联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OEW‑PMSM数学模型,对OEW‑PMSM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对电磁转矩和磁链分别构建成本函数,确定每层有限集中电压矢量个数,通过磁转矩成本函数及磁链成本函数筛选出最优电压矢量,最终筛选出的最优电压矢量作用于逆变器上输入到永磁同步电机中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电机的转矩和磁链。通过引入级联型预测转矩控制的方法,利用其分层寻优的思想,直接避免了权重因子的引入,且通过剔除产生共模电压幅值较大的元素,既可以进一步抑制零序电流,也可以减轻负担。

    无传感器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及转子机械角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48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47869.X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一种无传感器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包括转子,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多个嵌装于转子铁芯中的永磁体,于转子的同端面中每两相邻永磁体的磁极不同;转子铁芯上设有多个磁障和隔磁桥,各磁障和隔磁桥分别临近转子外侧,每个永磁体对应于靠近转子外侧的一侧设置有磁障,其中一对相近的两永磁体处分别未设有磁障,以分别临近两相挨永磁体的两磁障为一组磁障组,每组磁障组的宽度和厚度分别相同,各个磁障组的宽度不相同;每个永磁体分别与转子外侧间设有隔磁桥,以分别临近两相挨永磁体的两隔磁桥为一组隔磁桥,每组隔磁桥组的长度和厚度分别相同,各个隔磁桥组的厚度不相同。本发明成本较低,空间体积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子机械角度检测方法。

    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328554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0682574.1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18个绕组线圈;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均匀分布于定子铁芯上的18个定子齿;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分布于转子铁芯上的10个磁极;18个绕组线圈绕线连接形成六相绕组,六相绕组分为两套绕组,第一套绕组包括Au、Bv和Cw,第二套绕组包括Dx、Ey和Fz,两套绕组以按照AFz、BDy、CEx和Uvw组的方式相连接,第一套绕组形成由Au、Bv和Cw组成的星形绕组,第二套绕组形成由Dx、Ey和Fz组成的三角形绕组或星形绕组。这样,减少绕组端部长度,改变两套绕组的并联接线结构,实现电机内部六相运行,提高绕组系数,抑制齿槽转矩,提高槽满率,增强槽散热能力。

    一种腿足机器人用电机系统在线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9881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0332000.7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腿足机器人用电机系统在线测试装置,包括控制组件、机架、水平滑轨运动模拟组件、机器人单腿总成以及地形模拟组件,所述机器人单腿总成包括基座、大腿杆和小腿杆,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杆转动的待测大腿电机,所述大腿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小腿杆转动的待测小腿电机,所述待测大腿电机和所述待测小腿电机上都安装有电机编码器和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上集成有相电流采集模块,所述待测大腿电机、所述待测小腿电机、各所述电机编码器以及各所述电机驱动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测试装置,电机系统装配到机器人单腿上进行性能测试,真实再现电机系统真实的负载环境,测试准确性相对较高。

    一种圆筒型同步磁阻直线电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2490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13376.6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筒型同步磁阻直线电机,包括次级结构和初级结构,初级结构设置于次级结构的外侧,初级结构相对于次级结构滑动设置;次级结构包括次级支撑骨干和多个沿次级支撑骨干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单元磁路,各单元磁路均包括环形磁障、两相对接的第一次级铁芯形成的第一次级铁芯组和两相对接的次级磁障形成的次级磁障组,第一次级铁芯组、次级磁障组和环形磁障依次从内向外以套圈形式设置于次级磁障组的外侧;初级结构包括初级外筒和初级芯,初级芯设置于初级外筒的内侧,且初级芯位于单元磁路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加工简单,材料成本较低,使得本发明的成本较低,且支撑结构强,额定推力大。

    采用热管强化传热的电机模块化分形流道液冷机壳

    公开(公告)号:CN11464021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469951.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热管强化传热的电机模块化分形流道液冷机壳,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本发明和常规液冷机壳相比,通过引入高导热传热元件“热管”,将热量快速传递到冷却介质,减少了电机中局部热点的存在,提高冷却系统的散热速率,使得在相同输出功率的情况下降低电机定转子温升;进一步采用分形流道结构,避免了过长的冷却液通道导致的流阻过大,减少了泵耗功率。本发明可以避免机壳因温度分布不均产生的热变形,提高冷却机壳的均温性,促使电机电磁性能往更高功率密度方向设计,实现整体永磁同步电机本体的高功率密度和高效设计。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权重因子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349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40571.8

    申请日:2024-07-31

    Inventor: 解伟 林晓刚 曾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权重因子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OEW‑PMSM数学模型,对OEW‑PMSM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对零序电流、电磁转矩和磁链分别构建成本函数,确定每层有限集中电压矢量个数,通过零序电流成本函数、磁转矩成本函数及磁链成本函数筛选出最优电压矢量,最终筛选出的最优电压矢量作用于逆变器上输入到永磁同步电机中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电机的转矩和磁链。通过引入级联型预测转矩控制的方法,利用其分层寻优的思想,直接避免了权重因子的引入,且通过逐步扩大零序电流成本函数的电压矢量个数直至OEW‑PMSM系统失控为止,优化电磁转矩成本函数的电压矢量个数,既可以进一步抑制零序电流,也可以减轻负担。

    一种腿足机器人用电机系统在线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9881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32000.7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腿足机器人用电机系统在线测试装置,包括控制组件、机架、水平滑轨运动模拟组件、机器人单腿总成以及地形模拟组件,所述机器人单腿总成包括基座、大腿杆和小腿杆,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杆转动的待测大腿电机,所述大腿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小腿杆转动的待测小腿电机,所述待测大腿电机和所述待测小腿电机上都安装有电机编码器和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上集成有相电流采集模块,所述待测大腿电机、所述待测小腿电机、各所述电机编码器以及各所述电机驱动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测试装置,电机系统装配到机器人单腿上进行性能测试,真实再现电机系统真实的负载环境,测试准确性相对较高。

    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8554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82574.1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极18槽结构永磁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18个绕组线圈;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均匀分布于定子铁芯上的18个定子齿;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分布于转子铁芯上的10个磁极;18个绕组线圈绕线连接形成六相绕组,六相绕组分为两套绕组,第一套绕组包括Au、Bv和Cw,第二套绕组包括Dx、Ey和Fz,两套绕组以按照AFz、BDy、CEx和Uvw组的方式相连接,第一套绕组形成由Au、Bv和Cw组成的星形绕组,第二套绕组形成由Dx、Ey和Fz组成的三角形绕组或星形绕组。这样,减少绕组端部长度,改变两套绕组的并联接线结构,实现电机内部六相运行,提高绕组系数,抑制齿槽转矩,提高槽满率,增强槽散热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