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浮游生物模拟生态位差异比较实验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6745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52245.0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浮游生物模拟生态位差异比较实验的装置,包括培养缸和放置在培养缸中的基底塔,所述的基底塔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连接框,和若干个与连接框垂直相连、水平设置的弧形基底板,所述的基底板位于所述连接框的同一侧,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基底板上还设有按压片,用于按压附着基实验材料。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装置通过为该实验提供一种统一的固定方法,且安装在装置中的采用不同材料的附着基的尺寸一致,有效的提高了该实验的精度。

    一种藻类与浮游动物捕食用的观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7232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697428.1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类与浮游动物捕食用的观察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可视导温胆,箱体其中两个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加热器和制冷器,且该两个相对的内侧壁上还分别设有温度检测器,加热器和制冷器分别设置于可视导温胆的两端,箱体其中另外两个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导温管,导温管分别设置于可视导温胆的两侧,导温管分别与加热器和制冷器相连通,箱体其中一个外侧壁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与加热器、制冷器和温度检测器电连接;本发明不仅改善了观察装置对藻类与浮游动物的捕食环境,提高了观察效果,而且避免了观察装置放置时发生偏斜现象,同时防止异物的落入。

    一种用于辅助称量粉末药品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39753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268748.2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称量粉末药品的仪器及使用方法,将出药盖安装在储存瓶上,使出药管上滑动槽朝上,调整调节棒,使调节板平面与出药管的中心轴线垂直,将大,小口径出药管都关闭,待调节器与出药盖之间的出药管内进入了适量药品后,调整调节棒,使调节板平面与出药管的中心轴线平行,打开大口径出药管的出口,滑动调节棒,使调节板带着药粉朝管口移动,当有适量药粉经过管口后,将调节板调节成关闭状态。降低了实验者与药品接触的几率,有效保证了实验者的安全;整个工具是连接在一起的,管壁多余药品可通过调节器推回储存瓶,减少浪费,提高药品使用率;另外,操作简单方便。

    一种绿藻实验用温度调控的光照培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4330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552234.2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藻实验用温度调控的光照培养装置,包括相互铰接的箱体和门体,设置在箱体中的培养室、温控单元,还包括光照单元、气体处理单元和密封机构;光照单元,包括光照灯和与其相连的高度调节机构,通过调节光照灯的高度调节光照强度;气体处理单元,设置在箱体的外侧,与培养室的内部腔室相通,两者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路;密封机构,设置在门体的边缘,用于固定密封片的压缩状态。本发明中的培养装置不仅实现了光照培养装置使用时对光照强度的调节功能,改善了光照培养装置对绿藻的培养环境,而且降低了光照培养装置使用时的能源损耗现象。

    一种用于浮游生物模拟生态位差异比较实验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67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552245.0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浮游生物模拟生态位差异比较实验的装置,包括培养缸和放置在培养缸中的基底塔,所述的基底塔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连接框,和若干个与连接框垂直相连、水平设置的弧形基底板,所述的基底板位于所述连接框的同一侧,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基底板上还设有按压片,用于按压附着基实验材料。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装置通过为该实验提供一种统一的固定方法,且安装在装置中的采用不同材料的附着基的尺寸一致,有效的提高了该实验的精度。

    一种藻类与浮游动物捕食用的观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7232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97428.1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类与浮游动物捕食用的观察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可视导温胆,箱体其中两个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加热器和制冷器,且该两个相对的内侧壁上还分别设有温度检测器,加热器和制冷器分别设置于可视导温胆的两端,箱体其中另外两个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导温管,导温管分别设置于可视导温胆的两侧,导温管分别与加热器和制冷器相连通,箱体其中一个外侧壁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与加热器、制冷器和温度检测器电连接;本发明不仅改善了观察装置对藻类与浮游动物的捕食环境,提高了观察效果,而且避免了观察装置放置时发生偏斜现象,同时防止异物的落入。

    一种用于辅助称量粉末药品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3975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68748.2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称量粉末药品的仪器及使用方法,将出药盖安装在储存瓶上,使出药管上滑动槽朝上,调整调节棒,使调节板平面与出药管的中心轴线垂直,将大,小口径出药管都关闭,待调节器与出药盖之间的出药管内进入了适量药品后,调整调节棒,使调节板平面与出药管的中心轴线平行,打开大口径出药管的出口,滑动调节棒,使调节板带着药粉朝管口移动,当有适量药粉经过管口后,将调节板调节成关闭状态。降低了实验者与药品接触的几率,有效保证了实验者的安全;整个工具是连接在一起的,管壁多余药品可通过调节器推回储存瓶,减少浪费,提高药品使用率;另外,操作简单方便。

    一种具有自动收纳数据线和耳机功能的充电宝

    公开(公告)号:CN209982107U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20689186.4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收纳数据线和耳机功能的充电宝,包括电池组内壳、旋转中壳和防护外壳,旋转中壳通过转动轴承与电池组内壳连接,旋转中壳的后端内壁上设有齿槽,电池组内壳通过弹簧与防护外壳连接;所述旋转中壳的壳体上环绕开设有若干个线槽;电池组内壳内固设有蓄电池,电池组内壳的前端面设有用于控制电动马达正向旋转的收线开关和用于控制电动马达反向旋转的放线开关。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通过旋绕的方式收纳数据线和耳机,能避免其因随意放在包中而受到其他物品挤压,延长了数据线和耳机的使用寿命,自动收纳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减少整理耳机或数据线的时间,实现一物多用。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生态浮岛

    公开(公告)号:CN212687712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1029828.7

    申请日:2020-06-0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生态浮岛,其特征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为其他用电元件持续供电,GPS定位系统实时定位报告位置信息,以防浮岛在恶劣风浪条件下丢失。此浮岛可以同时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并且通过添加夜间LED灯的方式,在夜间和昏暗条件下补充光照,大大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时长,提高植物生长速率,更为高效地去除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浮岛整体由多个单元组合而成,方便组装和拆卸,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功能单元,实现生态浮岛的多功能化。

    一种浮力可调型的人工浮岛

    公开(公告)号:CN21250422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189715.3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力可调型的人工浮岛,包括环形浮体、弧状气囊、植被区、过滤网罩和进气筒,所述环形浮体顶部的表面粘黏有等间距的弧状气囊,且相邻弧状气囊之间通过输气管道相连通,所述环形浮体两端的外壁上皆安装有进气筒,所述进气筒的一侧填塞有密封塞帽,并且密封塞帽的一端固定有防漏块,所述环形浮体的内侧固定有植被区,且植被区内部的底端缝制有过滤网罩,所述环形浮体远离弧状气囊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六组稳固绳体,且相邻稳固绳体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人工浮岛使用时浮力的调节功能,避免了人工浮岛使用时发生内部气体的泄漏现象,而且避免了人工浮岛因风浪而发生倾翻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