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潮间带潮滩底床局部冲淤变形的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8058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069484.5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潮间带潮滩底床局部冲淤变形的监测装置,属于微地貌演变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包括监测组件、导流组件和无线信号传输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监测箱,各监测箱内部通过升降轴安装有摄像机;各所述监测箱下方固定有内部设有蓄电池的底座,所述底座一侧活动连接有避免监测箱下沉的支撑杆;底座和支撑杆将监测箱固定在滩体内部,升降轴使得摄像机镜头与滩面齐平,实现了潮间带潮滩极浅水时段内床面冲淤变形测量,解决了传统仪器无法测量极浅水深条件下的床面变形的问题。监测箱上设有对床面变形定量的刻度线,便于定量化获取床面变形过程,使得极浅水时段的床面变形数字化。

    一种海啸波越浪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6306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710789120.8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啸波越浪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方法,步骤S1、根据海堤轮廓,确定数值水槽基础形态;步骤S2、根据目标海啸波波高,迭代生成推波板造波所需的初始波高值;步骤S3、通过直接离散的拉格朗日形式的连续方程和N‑S方程,控制流体的运动,模拟海啸波的越浪过程,得到波浪的运动形态、流速场和压力场;步骤S4、对输出的结果进行计算,得到最大冲击压力值以及其发生的位置。本发明可以模拟完整的海啸波的越浪过程以及流速场的变化过程、计算越浪量和堤顶越浪流流速、得到堤身受到的最大冲击压力点及其位置。

    一种正弦动力振荡式剪切流变仪

    公开(公告)号:CN10756097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89017.3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弦动力振荡式剪切流变仪,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包括顶板、安装在顶板上的步进电机和与步进电机相连接的实心转桶;下部结构包括下部底盘、通过轴承安装在下部底盘上的承接盘、设置在承接盘上的外筒、安装在承接盘下的扭矩传感器和多根用于连接顶板与下部底盘的支撑杆;实心转桶、外筒与扭矩传感器同轴设置;实心转桶的外侧面与外筒的内侧面形成测量间隙用于放置待测试样;步进电机驱动实心转桶做设定周期和角振幅的正弦振荡运动,用于施加正弦振荡荷载给待测试样;待测试样所受剪切力通过扭矩传感器测得。本发明可以模拟波浪周期性振荡式荷载,能够测得土样在周期性振荡式荷载下的流变特性。

    周期性正弦振荡荷载下粘性土体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51319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1127874.3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期性正弦振荡荷载下粘性土体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为:首先绘制土样应力‑应变和土样应力‑应变率关系曲线;将所得的土样应力‑应变和土样应力‑应变率关系曲线分别进行分解,并获取应力‑应变骨干曲线和应力‑应变率骨干曲线;将获取的应力‑应变骨干曲线和应力‑应变率骨干曲线进行线性叠加,得到周期性正弦振荡荷载下粘性土体粘弹塑性本构模型;最后,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四个模型参数,并分别建立模型参数和荷载周期与荷载角振幅间的函数关系。本发明能够逼真地再现实际海岸地区底床淤泥的动力响应特性,能模拟粘性土体在波浪振荡荷载下的流变特性,模型参数较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扩展性。

    一种兼顾海岸湿地修复功能的消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38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33930.0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海岸湿地修复功能的消浪装置,所述消浪装置由多个轻质混凝土链块单元等距排布而成,每个混凝土链块单元由多个呈矩阵式排布的混凝土模块组成;每个混凝土链块单元底部四角均采用不锈钢绳与沉底的重力锚固块固连;混凝土模块由轻集料混凝土浇筑而成,呈顶部开口的长方体;混凝土模块的密度小于海水密度;所述混凝土模块底部设有透水孔,混凝土模块内放置有植被种植层,植被种植层内挖有种植孔,种植孔的深度小于植被种植层的厚度;种植孔内种植有盐沼植物;混凝土模块之间由穿线管贯穿固定连接,并在相邻混凝土模块的接触面填充有旦尼尔纤维层。

    周期性正弦振荡荷载下粘性土体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5131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127874.3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24 G01N2203/0025 G01N2203/0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期性正弦振荡荷载下粘性土体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为:首先绘制土样应力‑应变和土样应力‑应变率关系曲线;将所得的土样应力‑应变和土样应力‑应变率关系曲线分别进行分解,并获取应力‑应变骨干曲线和应力‑应变率骨干曲线;将获取的应力‑应变骨干曲线和应力‑应变率骨干曲线进行线性叠加,得到周期性正弦振荡荷载下粘性土体粘弹塑性本构模型;最后,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四个模型参数,并分别建立模型参数和荷载周期与荷载角振幅间的函数关系。本发明能够逼真地再现实际海岸地区底床淤泥的动力响应特性,能模拟粘性土体在波浪振荡荷载下的流变特性,模型参数较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扩展性。

    一种海啸波越浪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6306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89120.8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啸波越浪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方法,步骤S1、根据海堤轮廓,确定数值水槽基础形态;步骤S2、根据目标海啸波波高,迭代生成推波板造波所需的初始波高值;步骤S3、通过直接离散的拉格朗日形式的连续方程和N-S方程,控制流体的运动,模拟海啸波的越浪过程,得到波浪的运动形态、流速场和压力场;步骤S4、对输出的结果进行计算,得到最大冲击压力值以及其发生的位置。本发明可以模拟完整的海啸波的越浪过程以及流速场的变化过程、计算越浪量和堤顶越浪流流速、得到堤身受到的最大冲击压力点及其位置。

    潮滩近底边界层水沙观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7643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029922.5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潮滩近底边界层水沙观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研究滩面的水动力条件、地质条件确定相关参数;根据确定的相关参数,在所述研究地点处安装观测支架;在观测支架完成安装之后,安装观测仪器,并采集数据;采集数据完成之后,回收所述观测仪器和所述观测支架,并处理所采集的数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潮滩近底边界层水沙观测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滩面近底边界层水沙观测方法及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且近底层分辨率高的优点。

    一种用于潮间带潮滩底床局部冲淤变形的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805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69484.5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潮间带潮滩底床局部冲淤变形的监测装置,属于微地貌演变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包括监测组件、导流组件和无线信号传输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监测箱,各监测箱内部通过升降轴安装有摄像机;各所述监测箱下方固定有内部设有蓄电池的底座,所述底座一侧活动连接有避免监测箱下沉的支撑杆;底座和支撑杆将监测箱固定在滩体内部,升降轴使得摄像机镜头与滩面齐平,实现了潮间带潮滩极浅水时段内床面冲淤变形测量,解决了传统仪器无法测量极浅水深条件下的床面变形的问题。监测箱上设有对床面变形定量的刻度线,便于定量化获取床面变形过程,使得极浅水时段的床面变形数字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