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780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7680.9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南通河海大学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 , 江苏洋井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紫球藻藻体与小球藻培养液混合形成植物营养液,其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海洋微藻和紫球藻藻细胞,能够为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矿物元素,提高农作物的在盐碱地的抗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78776.7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F18/2415 , G06N3/0442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理指导在线迁移学习的TBM围岩质量实时感知方法,包括步骤1、源域与目标域隧道工程对象划分;步骤2、基于源域现场监测数据共享参数空间的特征参数提取;步骤3、构建基于LSTM的推力预测模型;步骤4、构建基于相似度指标的围岩状态预测模型;步骤5、目标域围岩质量在线预测。本发明基于源域内不同隧道工程现场监测数据中的共享空间参数提取工作段数据流的特征值,构建基于共享特征的围岩质量在线预测模块用于跨工程围岩状态实时识别。本发明拓宽相关智能模型的迁移应用可行性,还在线预测模块能够依托新建隧道TBM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数据流实现围岩状态快速诊断,为保障TBM高效安全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61582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961129.3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龄期混凝土相对湿度‑拉应力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步骤1、浇筑混凝土试件;步骤2、养护混凝土试件;步骤3、加载拉应力;步骤4、构建相对湿度‑拉应力耦合模型;步骤5、求解拉应力加载前后混凝土试件的饱和度;步骤6、求解静弹性模量;步骤7、求解动弹性模量。步骤8、将步骤3中的加载前的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和加载拉应力,步骤5至步骤7的求解结果,分别代入步骤4中,进而得到完整的相对湿度‑拉应力耦合模型。本发明通过监测不同拉应力作用下混凝土试件的相对湿度发展曲线,获得拉应力作用下的相对湿度变化值,从而构建早龄期混凝土相对湿度‑拉应力耦合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55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1392317.0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纳米碳酸钙和SAP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预测方法,通过对不同纳米碳酸钙和SAP掺量的混凝土进行试验,获得其体积变形随龄期t变化的试验数据,采用模型拟合得到混凝土早龄期体积变形与纳米碳酸钙掺量、SAP掺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以反映纳米碳酸钙、SAP掺量对混凝土早龄期体积变形的影响。通过该模型,可以很方便的得知不同纳米碳酸钙和SAP掺量混凝土在任意时刻的体积变形,而不需要通过测试装置实时测试,对于掺纳米碳酸钙和SAP收缩补偿混凝土早龄期体积变形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2000993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22465.5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GNSS的表面位移监测装置及智能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无人机经电磁方式与底座、现场监测节点的可分离式连接,实现大范围远程自适应快速安装,并结合监测核心模块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传输,实现对高边坡场景下的位移精准监测,底座的吊装通过一种阈值张开嵌入式结构达到锚固效果,能够应用于不同监测场景下,适应不同平整度的地面,保持装置的稳定性;光敏传感器阵列感知环境光线变化,驱动光伏发电板协调扭转,有效提升光能利用效率。本发明对以高边坡监测为代表的人力难以到达的重点区域实现了表面位移安全监测与灾害评估预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78777.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核密度估计的TBM掘进段特征提取与刀盘推力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围岩分类;步骤2、构建刀盘推力预测模型;步骤3、构建模型训练样本库,具体包括:收集有效掘进段数据、掘进段内部阶段分割、提取加载段操作参数和计算稳定段刀盘平均推力;步骤4、训练刀盘推力预测模型;步骤5、选择刀盘推力预测模型;步骤6、隧道掘进;步骤7、提取加载段一操作参数;步骤8、预测稳定段刀盘平均推力。本发明通过将加载段数据提取岩体质量指标和稳定开挖段操作参数建立刀盘推力预测模型和工程应用,实现TBM施工过程中刀盘推力的及时预测,预测结果可为现场机器驾驶人员操作参数的设定提供指导,进一步提高隧道掘进机的开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1582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961129.3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龄期混凝土相对湿度‑拉应力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步骤1、浇筑混凝土试件;步骤2、养护混凝土试件;步骤3、加载拉应力;步骤4、构建相对湿度‑拉应力耦合模型;步骤5、求解拉应力加载前后混凝土试件的饱和度;步骤6、求解静弹性模量;步骤7、求解动弹性模量。步骤8、将步骤3中的加载前的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和加载拉应力,步骤5至步骤7的求解结果,分别代入步骤4中,进而得到完整的相对湿度‑拉应力耦合模型。本发明通过监测不同拉应力作用下混凝土试件的相对湿度发展曲线,获得拉应力作用下的相对湿度变化值,从而构建早龄期混凝土相对湿度‑拉应力耦合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3248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08441.1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发明的混凝土水化‑温‑湿和压应力多场耦合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对不同压应力水平作用下的试验,获混凝土样品温、湿度随龄期变化的试验数据,并采用模型拟合得到压应力与相对湿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将相对湿度‑压应力关系式代入水化‑温度‑湿度耦合模型中得到水化‑温度‑湿度‑压应力多场耦合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很方便混凝土在不同压应力作用水平下在任意时刻下温湿度数据,而不需要通过测试装置实时测试,具有快速、连续和无损的优点,对于混凝土早期裂缝控制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32483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408441.1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发明的混凝土水化‑温‑湿和压应力多场耦合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对不同压应力水平作用下的试验,获混凝土样品温、湿度随龄期变化的试验数据,并采用模型拟合得到压应力与相对湿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将相对湿度‑压应力关系式代入水化‑温度‑湿度耦合模型中得到水化‑温度‑湿度‑压应力多场耦合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很方便混凝土在不同压应力作用水平下在任意时刻下温湿度数据,而不需要通过测试装置实时测试,具有快速、连续和无损的优点,对于混凝土早期裂缝控制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6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276234.9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龄期混凝土抗裂反向设计方法,包括获取材料性能参数、构建早龄期混凝土的化‑热‑力‑相场损伤模型、构建混凝土早龄期行为和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早龄期混凝土收缩开裂仿真计算、用损伤发展指数Idd量化评估早龄期混凝土的损伤开裂风险、使用正交设计法对混凝土早龄期性能进行抗裂性优化设计、得出混凝土性能组合及发展过程的抗裂性最优化结果。本发明通过以损伤发展指数峰值作为控制目标,能够量化评估不同材料性能、发展过程、约束和养护温度下早龄期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开裂风险,指导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避免了大量的试验探索,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对于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显著的进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