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钢精轧翘头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3267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74423.3

    申请日:2012-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线钢精轧翘头控制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将管线钢铸坯放入加热炉,经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后出炉,再经粗轧,最后经精轧轧辊轧制,其中,在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中,管线钢铸坯上表面温度高于管线钢铸坯下表面温度30℃,第一加热段的加热时间和第二加热段的加热时间共计大于100min,第一加热段的升温速率和第二加热段的升温速率均小于10℃/min,均热段的加热时间大于35min,均热段的升温速度小于2℃/min,本发明能有效消除轧件精轧F1翘头现象。

    一种自适应凸度变化热轧板形控制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3341503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190359.5

    申请日:2013-05-21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凸度变化热轧板形控制模型,属于板带热轧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带载辊系凸度计算模块,材料平坦度死区计算模块,带钢凸度范围计算模块,各机架出口凸度计算模块,辊系凸度自学习计算模块,目标凸度自学习计算模块,自适应凸度修正计算模块。优点在于,该模型以保证热轧带钢的平直度为优先目标,通过轧制模型提供的轧制参数,结合各机架辊系特征,通过自适应凸度修正计算,在保证目标凸度的前提下优化各个机架带钢凸度变化,从而实现了宽窄薄厚规格混合轧制的情况下,带钢平直度和目标凸度控制的稳定,提高了带钢目标凸度控制的命中率。

    一种自适应凸度变化热轧板形控制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3341503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190359.5

    申请日:2013-05-21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凸度变化热轧板形控制模型,属于板带热轧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带载辊系凸度计算模块,材料平坦度死区计算模块,带钢凸度范围计算模块,各机架出口凸度计算模块,辊系凸度自学习计算模块,目标凸度自学习计算模块,自适应凸度修正计算模块。优点在于,该模型以保证热轧带钢的平直度为优先目标,通过轧制模型提供的轧制参数,结合各机架辊系特征,通过自适应凸度修正计算,在保证目标凸度的前提下优化各个机架带钢凸度变化,从而实现了宽窄薄厚规格混合轧制的情况下,带钢平直度和目标凸度控制的稳定,提高了带钢目标凸度控制的命中率。

    热轧百事泰表面检测系统花纹板破豆缺陷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499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136870.1

    申请日:2014-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百事泰表面检测系统花纹板破豆缺陷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热轧带钢表面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热轧百事泰表面检测系统花纹板破豆缺陷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配置文件增加花纹板材料组;步骤2,应用标准边部检测模块;步骤3,将传统的热轧专用区域检测模块的检测灵敏度设定为0%,纹理适应度设为100%;步骤4,采用敏感区域检测模块;步骤5,对正常花纹基板收集30-50个基体样本,对破豆缺陷的样本收集50-80个缺陷样本;步骤6,通过系统软件程序的后处理文件设置使系统对花纹板破豆缺陷具有操作界面报警功能。本发明热轧百事泰表面检测系统花纹板破豆缺陷的检测方法不会造成系统缺陷溢出,有效避免了轧辊破豆造成的批量质量事故。

    热轧百事泰表面检测系统花纹板破豆缺陷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499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36870.1

    申请日:2014-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百事泰表面检测系统花纹板破豆缺陷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热轧带钢表面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热轧百事泰表面检测系统花纹板破豆缺陷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配置文件增加花纹板材料组;步骤2,应用标准边部检测模块;步骤3,将传统的热轧专用区域检测模块的检测灵敏度设定为0%,纹理适应度设为100%;步骤4,采用敏感区域检测模块;步骤5,对正常花纹基板收集30-50个基体样本,对破豆缺陷的样本收集50-80个缺陷样本;步骤6,通过系统软件程序的后处理文件设置使系统对花纹板破豆缺陷具有操作界面报警功能。本发明热轧百事泰表面检测系统花纹板破豆缺陷的检测方法不会造成系统缺陷溢出,有效避免了轧辊破豆造成的批量质量事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