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662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083613.5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31/495 , A61K47/60 , A61K47/6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IR活化的亚甲基蓝聚氨基酸共递送一氧化氮的级联放大光动力的应用,包括10‑N‑氨基甲酰基连接亚甲基蓝与水溶性聚乙二醇聚赖氨酸,所述10‑N‑氨基甲酰基连接亚甲基蓝即为MB,所述水溶性聚乙二醇聚赖氨酸即为mPEG‑PLL,所述mPEG‑PLL和所述MB通过偶联获得两亲性mPEG‑PLL‑MB,两亲性的聚合物所述mPEG‑PLL‑MB通过自组装成纳米粒子,还包括有NO前药,所述NO前药即为JSK,所述JSK和所述mPEG‑PLL‑MB通过π–π堆叠相互作用形成mPEG‑PLLMB/JSK。本发明通过双管齐下的方法实现了级联扩增ROS策略,解决了光敏剂失活和缺氧的关键问题,在PDT抗肿瘤治疗中具有巨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65158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564911.8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9J163/00 , C09J109/02 , C09J11/04 , C09J11/0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导热增韧绝缘环氧树脂结构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温活化处理、在极性混合溶剂和偶联剂中改性、经砂磨高剪切作用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有机化改性的氮化硼纳米片,同时通过乳液聚合技术制备多层结构丙烯酸酯聚合物增韧改性剂,该增韧改性剂的橡胶相与塑料相质量比小于1,并在最外界面层采用两种功能单体共聚,实现其与环氧树脂界面的化学增容,在提高增韧效率的同时,保留热固性环氧树脂的强度;采用特定的多组分混合工艺,得到结构胶混合物的粘度低,有利于施工。本发明在提高环氧树脂结构胶导热性和粘接性能的基础上,保持绝缘性,在环氧树脂结构性胶粘剂方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04737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0062665.3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8F220/18 , C08F220/06 , C08F220/20 , C08F2/26 , C08F4/40 , C09J133/08 , C09J127/1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压敏胶粘剂用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酯类核壳乳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种子预乳液的制备;b、壳层单体预乳液的制备;c、核壳乳液的制备。该方法以聚四氟乙烯乳液为种子,以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共聚物为壳制备了核壳结构的复合改性乳液,创造性的引入了外来种子聚四氟乙烯。通过控制种子阶段PTFE种子的添加量和壳层交联剂的用量来调控压敏胶的压敏性能。本发明实现了乳胶粒的形态、组成和结构可控、实验操作简单、无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264765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0062652.6
申请日:2018-01-23
IPC: C08L79/04 , C08K9/12 , C08K7/00 , C08F2/26 , C08F120/18 , C08F265/06 , C08F220/18 , C08F220/56 , C08F222/14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增韧导热绝缘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六方氮化硼的表面修饰;步骤(2).环保型丙烯酸酯核壳增韧剂乳液的制备;步骤(3).复合粒子的制备;步骤(4)增韧导热绝缘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即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氮化硼乳液,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型复合粒子。本发明将少量的复合粒子加入到树脂基体中,可以得到的氰酸酯复合材料在热导率提高的同时,保持热固性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异性,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增韧导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46214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0018025.3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 上海哲华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L51/00 , C08K3/26 , C08F265/06 , C08F220/18 , C08F222/14 , C08F220/14 , C08F220/06 , C08F2/26 , C08L69/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聚碳酸酯增韧用丙烯酸酯聚合物/纳米碳酸钙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乳化剂用量和纳米碳酸钙用量选择,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经过种子阶段弹性体的制备、弹性体粒径的增长和塑料外层的原位包覆,并且调整引发剂的加入方式,制备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随后将纳米碳酸钙预乳液与上述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混合,经破乳得到丙烯酸酯聚合物/纳米碳酸钙复合粒子。将1.96%的丙烯酸酯聚合物/纳米碳酸钙复合粒子与聚碳酸酯共混,复合材料的低温缺口冲击强度较纯聚碳酸酯的提高了3倍,同时拉伸强度较纯聚碳酸酯的增加了1倍以上,实现了同时增韧和增强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18916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1862.6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08 , C08K3/38 , C08K9/00 , C08K2003/385 , C08L2201/08 , C08L2203/20 , C08L69/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高导热绝缘六方氮化硼/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六方氮化硼与蒸馏水加入到反应器中,然后滴加阳离子聚甲基丙烯酰胺溶液,并搅拌反应,经微孔滤膜抽滤后,将固体残留物干燥,得到阳离子聚甲基丙烯酰胺改性的六方氮化硼,将其与聚碳酸酯在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最后得到高导热绝缘六方氮化硼/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本发明为非共价键改性,改性中所用的介质为水,绿色无污染,整个改性过程简单易行、无毒、对设备要求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884982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98278.5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8F285/00 , C08F220/14 , C08F222/02 , C08F2/22 , C08L77/02 , C08L67/02 , C08L5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85/00 , C08F2/22 , C08L77/02 , C08L2205/03 , C08L2205/08 , C08L2207/53 , C08L67/02 , C08L51/003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PA6/PBT共混物改性用丙烯酸酯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丙烯酸正己酯作为核层橡胶弹性体单体,交联剂为丙烯酸烯丙酯,选择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作为乳化剂,通过热引发剂体系、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同时在乳胶粒子表面共聚上功能单体马来酸,依靠马来酸聚合物与PA6和PBT的界面化学反应作用制备了径向组成和乳胶粒粒径可控的PA6/PBT共混物改性的粒子。本发明提高了PA6/PBT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从而达到增韧目的;同时降低PA6/PBT共混物的吸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5664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631588.0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 欧亚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L77/02 , C08L33/04 , C08L33/12 , C08F292/00 ,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0/06 , C08F222/14 , C08F2/26 , B29C47/92 , B29C45/76 , C09C1/28 , C09C3/12 , C09C3/08 , C09C3/0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尼龙6低温增韧改性用聚丙烯酸酯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b,种子乳液的制备;c,核层单体预乳化;d,壳层单体预乳化;e,引发剂溶液的制备;f,聚丙烯酸酯复合粒子的制备:得到聚丙烯酸酯乳液,冷冻破乳,后经洗涤、抽滤,真空干燥后,即得到聚丙烯酸酯复合粒子的粉末。本发明中使用的种子是表面经硅烷偶联剂改性过的纳米二氧化硅,当与核层的丙烯酸酯单体反应时,容易发生接枝反应,从而使无机-有机之间的界面结合力牢固;使用的软单体聚合物是聚丙烯酸异辛酯,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远低于室温,可以在低温下保持很好的弹性,从而提高尼龙6的低温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18835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610017540.X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0/56 , C08F222/14 , C08F220/32 , C08F220/06 , C08L69/00 , C08L3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18 , C08F2220/1858 , C08L69/00 , C08F220/14 , C08F220/06 , C08F2222/1013 , C08F2220/1816 , C08F222/02 , C08L33/08 , C08F220/56 , C08F2220/32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聚碳酸酯增韧用核壳结构功能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核层弹性体聚合单体、壳层功能单体和乳化剂的选择,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经过种子阶段弹性体的制备和种子弹性体粒径的增长形成核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功能单体共聚形成壳层,调整引发剂的加入方式,最后经保温阶段,得到壳层含不同功能单体的核壳结构功能性丙烯酸酯聚合物,提高了单体转化率,简化了聚合产物中残留单体的后处理过程。通过共混将其用于聚碳酸酯的共混改性,得到了增韧聚碳酸酯基体材料的合适功能单体,共混物的低温缺口冲击强度比纯聚碳酸酯的有了显著提高,且保持了聚碳酸酯的拉伸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864120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010220408.1
申请日:2010-07-08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8L25/12 , C08L33/08 , C08K3/26 , C08F220/18 , C08F212/10 , C08F220/44 , C08F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酸酯/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核层单体的预乳化;b.壳层单体的预乳化;c.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向a步盛有种子单体预乳液的的反应器滴加由a步配制的核层单体预乳液,再滴加由苯乙烯、丙烯腈和乳化剂构成的壳层单体预乳液,其间滴加三组不同浓度的引发剂溶液,制得AAS乳液。将纳米CaCO3加入其中,经破乳后制得聚丙烯酸酯/纳米CaCO3共聚物粉末。再加入其4倍质量的SAN树脂,混炼,制得聚丙烯酸酯/纳米CaCO3复合材料。本发明的能够很好的将未改性的纳米CaCO3分散到聚合物基体中,对聚合物基体的冲击性能提高了100%,对拉伸性能提高了50%,对聚合物基体的性能改善显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