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683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16452.5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行为仿真的社区地震应急疏散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反映现实高密度社区的虚拟环境分析模型;S2:建立震后高密度社区应急疏散空间分析模型;S3:构建震后高密度社区人员应急疏散仿真模型;S4:优化并整合社区紧急避难场所空间的布局;S5:建立高密度社区应急避难时间满意度覆盖模型;S6:分别模拟高密度社区空间无组织和有组织情景下社区人员震后应急疏散动态过程,对比验证有组织疏散服务责任区划分的科学性。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行为仿真的社区地震应急疏散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可用于研究城市高密度社区震后应急疏散,优化高密度社区应急疏散空间,提高震后高密度社区应急疏散和保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90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97550.4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 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H02P6/00 , D03D47/3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储纬器控制系统,包括储纬器微处理器、与储纬器微处理器相连接的储纬电机和监测传感器;储纬器微处理器包括信号处理模块、通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STM32芯片及最小系统、储纬器开关电路和监测传感器接收电路;储纬器开关电路产生开关信号传送到储纬器微处理器的STM32芯片及最小系统,控制储纬电机的启停的同时控制储纬电机的正反转;监测传感器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监测传感器的信号,并且将信号传输给储纬器微处理器的STM32芯片及最小系统进行处理,监测并且调整储纬器的工作状态;储纬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监测传感器包括圈数传感器、纬纱位置传感器和断纱传感器。该系统响应速度快、成本适中、性价比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8026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11929.6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G01S5/26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声源阵列的空间麦克风定位方法,涉及应用声波用多条由路径差测量确定的位置线的配合确定信号源的位置,利用四个声源的声音信号、参考麦克风和各个声源之间的固定距离实现了三维空间中的麦克风的在线定位,步骤是:声源的四元三维阵列分布;设置参考麦克风;标记待定位麦克风;用麦克风定位单元定位待定位麦克风在空间中的位置。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信号采集操作较繁琐,效率较低,只能离线计算,无法实现麦克风位置的在线估计以及只针对平面的麦克风阵列进行了位置估计,无法实现空间分布麦克风的位置估计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90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910397550.4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 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H02P6/00 , D03D47/3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储纬器控制系统,包括储纬器微处理器、与储纬器微处理器相连接的储纬电机和监测传感器;储纬器微处理器包括信号处理模块、通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STM32芯片及最小系统、储纬器开关电路和监测传感器接收电路;储纬器开关电路产生开关信号传送到储纬器微处理器的STM32芯片及最小系统,控制储纬电机的启停的同时控制储纬电机的正反转;监测传感器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监测传感器的信号,并且将信号传输给储纬器微处理器的STM32芯片及最小系统进行处理,监测并且调整储纬器的工作状态;储纬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监测传感器包括圈数传感器、纬纱位置传感器和断纱传感器。该系统响应速度快、成本适中、性价比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04253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0479776.9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高速剑杆织机专机化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含主控模块、选纬绞边模块、电子送经卷取模块、主传动控制模块、刹车离合控制模块、储纬器控制模块、热熔丝控制模块、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和智能故障诊断系统;上述主控模块与外部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主控模块与选纬绞边模块、电子送经卷取模块、主传动控制模块、储纬器控制模块、热熔丝控制模块和智能故障诊断系统之间通过CAN BUS接口进行双向通讯;主控模块包括时钟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最小系统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纬纱检测模块、振动检测模块和供电模块。该系统能实现高速剑杆织机稳定可靠的控制需求,具有集成度高、灵活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0268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611929.6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G01S5/26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声源阵列的空间麦克风定位方法,涉及应用声波用多条由路径差测量确定的位置线的配合确定信号源的位置,利用四个声源的声音信号、参考麦克风和各个声源之间的固定距离实现了三维空间中的麦克风的在线定位,步骤是:声源的四元三维阵列分布;设置参考麦克风;标记待定位麦克风;用麦克风定位单元定位待定位麦克风在空间中的位置。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信号采集操作较繁琐,效率较低,只能离线计算,无法实现麦克风位置的在线估计以及只针对平面的麦克风阵列进行了位置估计,无法实现空间分布麦克风的位置估计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142375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11033937.8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湿感道路标线漆,其设计原理如下:将地面标线进行双层摊铺处理,基层的标线为黄色的丙烯酸树脂材料;而面层标线为干燥情况下遮盖效果良好的白色湿感涂料,当下雨天或路面湿度较大时,道路标线即可显示基层的颜色,待路面干燥后又显示出面层的白色。湿感标线的面层原料是由湿感变色体、敏化剂、增色剂、成膜剂等原料组成的湿感涂料,其中作为变色体的原料是氯化钴和六次甲基四胺,能随大气中的湿度变化而变色,敏化剂为尿素(CN6ON2),增色剂为氯化酞菁,成膜剂为丙烯酸丁酯。其各成分的配比为氯化钴15-20份、六次甲基四胺15-20份、尿素1-3份、氯化酞菁5-10份、丙烯酸丁酯55-60份。
-
公开(公告)号:CN10994967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35126.7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 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9B23/1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教学实验平台,包括STM32最小系统、USB一键下载电路、RS485通讯接口、RS232通讯接口、JTAG接口、CAN&USB接口、音频编解码模块、EEPROM存储模块、SPI FLASH存储模块、SD卡接口模块、LED显示模块、8段数码管模块、独立/矩阵键盘模块、蜂鸣器模块、TFT液晶屏接口模块、环境光感应模块、无线网络模块、无线蓝牙模块、红外收发模块、摄像头模块、温度和湿度传感模块、电机驱动控制模块、压力传感模块及北斗星/GPS定位模块;STM32最小系统和USB一键下载电路、RS485通讯接口、RS232通讯接口、JTAG接口、CAN&USB接口内部通过相应的连接线接好,其它模块均独立存在。针对高校教学设计,能满足专科生和本科生的STM32单片机和嵌入式教学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80683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016452.5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行为仿真的社区地震应急疏散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反映现实高密度社区的虚拟环境分析模型;S2:建立震后高密度社区应急疏散空间分析模型;S3:构建震后高密度社区人员应急疏散仿真模型;S4:优化并整合社区紧急避难场所空间的布局;S5:建立高密度社区应急避难时间满意度覆盖模型;S6:分别模拟高密度社区空间无组织和有组织情景下社区人员震后应急疏散动态过程,对比验证有组织疏散服务责任区划分的科学性。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行为仿真的社区地震应急疏散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可用于研究城市高密度社区震后应急疏散,优化高密度社区应急疏散空间,提高震后高密度社区应急疏散和保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819796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10539967.5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B60L15/20
Abstract: 本发明双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的智能转向控制方法,涉及提高转向性能的车辆驾驶稳定性的控制,是采用梯度式策略即将车速划分为三个阶段:低速阶段为速度小于20km/h,中速阶段为速度大于等于20km/h,且小于等于40km/h,高速阶段为速度为40km/h以上,来应对不同车速下的转向情况,通过对应不同的滑模控制器,包括质心偏转角滑模控制器、联合滑模控制器和横摆角速度滑模控制器,经过力矩分配,达到智能转向控制,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汽车在转向过程中,不能同时保证转向时整车的稳定性、转向的实时性和不同速度阶段下的安全转向的要求,以及为开环控制的鲁棒性差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