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7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54761.4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Abstract: 一种软弱围岩敞开式TBM施工围岩加固装置及施工方法,该加固装置以主架体为中心、两边对称的结构,该装置的中间处设有主架体,主架体通过主架体固定法兰与TBM鞍架Ⅱ固定连接;主架体的轴端处分别通过法兰连接中间移动横梁的一端,中间移动横梁的另一端连接端部移动横梁的一端,端部移动横梁为中空结构,其中空处设有伸缩油缸,伸缩油缸的伸出部分朝向端部移动横梁的另一端,伸缩油缸的伸出部分连接端部伸缩横梁的一端,端部伸缩横梁的另一端设有弹性隔环,弹性隔环通过钢模板固定销和球窝关节连接钢模板,钢模板为垂直于水平面的且圆心朝内的半圆结构,在半圆结构的中心偏上位置设有注浆球阀和快联接头。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0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20047.2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Inventor: 徐飞 , 陆大伟 , 马智慧 , 王红梅 , 姜远鹏 , 樊中免 , 吴昊 , 王辉 , 谢宝玲 , 孙博 , 刘达京 , 刘一达 , 沈耀鹏 , 赵海峰 , 邓立营 , 许增金 , 朱小平 , 刘波 , 李福宝 , 展凯利 , 马梦遥 , 韩川 , 郭瀚文 , 赵天琪 , 王诗臣 , 李海峰 , 张诗雯 , 王乐乐 , 李玉明 , 陈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充电式水陆两栖机器人,包括主体、动力组件、太阳能发电组件和多个浮力组件,多个浮力组件设置在主体内侧,以实现主体在水中上浮和下沉运动,主体的两侧对称安装动力组件,以使主体在水中和陆地运动,太阳能发电组件设置在主体的顶部,以使主体在水中上浮充电和陆地充电,主体包括密封舱和浸水舱,密封舱位于浸水舱下方,密封舱内设置有密封舱气囊,密封舱气囊与浮力组件相连通,太阳能发电组件与浸水舱相连接,解决现有机器人大多不能同时实现水陆两栖和多种用途,不仅不具备自发电的能力,且现有的水下运动采用螺旋桨驱动,进而导致航程短,运动不灵活,能量利用效率低,噪音大,隐蔽性差,螺旋桨易被缠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4795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313750.7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换多流道的多功能碟式分离机转鼓,中心轴的上部周圈为圆锥面b,中心轴的上端有锁紧螺盖,锁紧螺盖压在碟片托架底座之上,碟片托架底座套压在转鼓下体上,转鼓下体套压在中心轴上,碟片托架底座上侧有碟片托架,碟片托架插入有进料管,碟片托架上套有碟片,碟片通过碟片压盖压紧,碟片托架设有双排下锥部通孔,碟片设有与碟片托架的下锥部通孔相连通的单排上通孔或相连通的单排下通孔或没有通孔;进料管外周安装有轻液向心泵;转鼓盖与碟片压盖之间具有重液流道,重液流道的上端有重液向心泵;转鼓下体的侧壁开有多个排渣口,转鼓下体内腔有中央活塞,中央活塞下设有开启阀。本发明具有三种流道,不容易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10984794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313686.2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换多流道的多功能碟式分离机的可变换流道结构,锁紧螺盖位于碟片托架底座的上端,锁紧螺盖旋合在中心轴顶部的外螺纹上,锁紧螺盖压在碟片托架底座之上,碟片托架底座套压在转鼓下体的外圆锥面上,转鼓下体套压在中心轴顶部的外圆锥面上,碟片托架底座上侧配合有碟片托架,碟片托架底座和碟片托架之间围成多个流道,流道的下端固定有可拆卸的堵,碟片托架上套有多层之间具有间隙的碟片,碟片通过最上侧的碟片压盖压紧,碟片托架设有双排下锥部通孔,碟片设有与碟片托架的下锥部通孔相连通的单排上通孔或相连通的单排下通孔或没有通孔。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种流道。
-
公开(公告)号:CN10984794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313686.2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换多流道的多功能碟式分离机的可变换流道结构,锁紧螺盖位于碟片托架底座的上端,锁紧螺盖旋合在中心轴顶部的外螺纹上,锁紧螺盖压在碟片托架底座之上,碟片托架底座套压在转鼓下体的外圆锥面上,转鼓下体套压在中心轴顶部的外圆锥面上,碟片托架底座上侧配合有碟片托架,碟片托架底座和碟片托架之间围成多个流道,流道的下端固定有可拆卸的堵,碟片托架上套有多层之间具有间隙的碟片,碟片通过最上侧的碟片压盖压紧,碟片托架设有双排下锥部通孔,碟片设有与碟片托架的下锥部通孔相连通的单排上通孔或相连通的单排下通孔或没有通孔。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种流道。
-
公开(公告)号:CN102976452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210471036.9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指一种用于微电解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空化撞击流反应器,包括圆筒形外壳、主轴、一对外螺旋推进器、一对内螺旋加速器、一对加速导流筒。废水、铁粉和碳粉、空气在反应器内形成气、液、固三相射流,两股相向流动的流体撞击形成空化撞击影响区,该区域内曝气充分,产生大量气泡,且高度湍动,气泡撞击破碎促进空化发生,宏观和微观混合加强,压力波动剧烈,为有机物降解提供了极佳环境,大大提高废水降解效率。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微电解工艺易产生板结、钝化等问题,因此不必频繁地更换微电解材料,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吨水投资成本,缩短废水处理时间,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避免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84848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00217.X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IPC: C02F1/461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指一种转筒式空化撞击流微电解反应器,包括转动筒体,转动筒体驱动装置,由锥形封头和固定筒体组成的固定部分,转动筒体与固定部分之间的密封装置,空气喷嘴和撞击喷嘴。废水、铁粉和碳粉、空气在反应器内形成气、液、固三相射流,两股相向流动的流体撞击形成空化撞击影响区,该区域内曝气充分,产生大量气泡,且高度湍动,气泡撞击破碎促进空化发生,宏观和微观混合加强,压力波动剧烈,为有机物降解提供了极佳环境,大大提高废水降解效率。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微电解工艺易产生板结、钝化等问题,因此不必频繁地更换微电解材料,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吨水投资成本,缩短废水处理时间,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避免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05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1135973.8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转子系统扭转振动的设计方法,对往复式压缩机运动零件进行质量等效计算,为往复式压缩机转子系统扭转振动系统的模型转化提供数据;进行质量等效计算的往复式压缩机运动零件包括连杆、十字头和活塞;按照结构转动惯量相等原则,对转子系统的联轴器结构、飞轮和电机转子结构进行等效处理,完成包含曲轴、等效联轴器、等效飞轮、电机轴和等效电机转子的往复式压缩机转子系统的几何模型构建。利用通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替代原有专用分析软件,该方法不仅提高了往复式压缩机转子系统扭转共振的计算精度和工作效率,而且还不受往复式压缩机系列产品专有技术归属的限制,能够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3275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539683.2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塔式空化撞击流反应器,包括塔筒、推力结构、防堵结构、进料结构和进气管,塔筒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沉降区、撞击区、填料传质区和气体分配区,其中,推力结构和进气管均设置在气体分配区内,防堵结构设置在填料传质区,进料结构设置在撞击区,用于传输液体和Fe、C粉末到撞击区内,塔筒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塔筒内的气体经过沉降区通过气体出口排出,塔筒的底部设置有余料出口,用于排除余料,推力结构包括受液板、导向件、弹性件和支撑结构,能够解决现有的塔式结构能量交换慢,分子运动慢,形成气体壁面短路和液层短路,导致反应效率低,且易发生Fe、C堆积板结现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9709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20217.7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Inventor: 徐飞 , 陆大伟 , 王红梅 , 马智慧 , 姜远鹏 , 樊中免 , 吴昊 , 王辉 , 谢宝玲 , 孙博 , 刘达京 , 刘一达 , 沈耀鹏 , 赵海峰 , 邓立营 , 许增金 , 朱小平 , 刘波 , 李福宝 , 展凯利 , 马梦遥 , 韩川 , 郭瀚文 , 赵天琪 , 王诗臣 , 李海峰 , 张诗雯 , 王乐乐 , 李玉明 , 陈爽
IPC: B60F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舱体垂直分布式水陆两栖机器人,包括舱体、动力系统单元、一个浮力系统单元、第一气囊、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动力系统单元对称设置在舱体的两侧,用于带动舱体运动,浮力系统单元和第一气囊均设置在舱体内腔,浮力系统单元与第一气囊相连通,用于带动舱体在水中上浮和下沉运动,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均设置在舱体的内侧,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之间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解决现有机器人大多不能同时实现水陆两栖和多种用途,且现有的水下机器人的运动大多采用螺旋桨驱动,进而导致驱动效率低,转弯、上浮、下潜等运动灵活性差,噪音大,隐蔽性差、螺旋桨易被缠绕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