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桩模具的校平机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63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1236408.X

    申请日:2022-10-10

    Inventor: 陈宇 杨然 刘俊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桩模具的校平机构,包括底座、升降组件、顶架、以及校平支撑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顶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驱动顶架做垂直于底座的升降运动,所述校平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相对称地设置于顶架上的支撑座,且两个支撑座用于分别支撑在管桩模具两侧的合模定位面上使管桩模具位于水平状态。本发明要的校平机构,可以实现对管桩模具的周向校平及定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料盘搬运装置及料盘自动更换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2696242U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20787182.0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料盘搬运装置及料盘自动更换设备,料盘自动更换设备包括输送导轨和料盘搬运装置,料盘搬运装置滑动设置在输送导轨上,其包括底座和夹持机构,底座能够可受控地沿输送导轨移动,夹持机构设置在底座上,其底部具有支撑块,顶部具有夹爪,夹爪与支撑块形成有用于夹持料盘的夹持间隙,且夹爪能够相对支撑块升降,以使得夹持间隙的尺寸可变。如此料盘搬运搬运装置能将空料盘或满料盘夹持在夹持间隙中,并能往返于料盘更换工位和料盘存储工位之间,以能够自动完成向滚焊机供应满料盘及从滚焊机回收空料盘,相比现有的料盘更换方式,在整个料盘更换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料盘更换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导向机构及滚焊机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17583U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23421880.3

    申请日:2023-12-15

    Inventor: 肖正伟 刘俊杰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导向机构及滚焊机,滚焊机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呈圆弧形的导向架,导向组件安装在导向架上,其包括安装座、第一导向辊组和第二导向辊组,第一导向辊组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组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第二导向辊,第一导向辊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二导向辊的中心轴线,两根第一导向辊之间的间隙与两根第二导向辊之间的间隙共同构造形成供线材穿过的导向间隙。使得当线材穿过导向间隙时,能够对线材产生矫直的效果并能够对线材进行更好的导向,防止线材跑偏,进而能够在上述导向机构用在滚焊机时使焊接更加可靠,有效地减少断筋的情况发生,因而增强了滚焊的焊接质量,并且降低生产的强度。

    翻转机构及用于管模的拆装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095464U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23590073.X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机构,包括调节安装板、第一调节驱动件、第二调节驱动件及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翻转安装板、翻转驱动件、传动单元及翻转件,翻转驱动件及传动单元均设置于翻转安装板,且翻转驱动件与传动单元传动连接,翻转件连接于传动单元,以在翻转驱动件和传动单元的作用下沿预设路径往复移动。在需要对管模上的螺栓进行翻转时,通过第一调节驱动件和第二调节驱动件驱动翻转安装板移动至翻转位置,然后翻转驱动件动作,并通过传动单元带动翻转件沿预设路径移动,从而通过翻转件带动螺栓翻转度。相较于人工翻转,该翻转机构有效地提高了翻转的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管模的拆装系统。

    一种螺旋筋张力检测机构及滚焊机

    公开(公告)号:CN218134689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2771785.5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筋张力检测机构及滚焊机,螺旋筋张力检测机构包括摆动式张力检测单元和支撑板,摆动式张力检测单元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摆动板、安装在摆动板一端的过线件、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固定底板、第一弹性元件、感应块和检测传感器,感应块和检测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摆动板另一端和固定底板上,过线件中设有供螺旋筋穿过的第一过筋孔,第一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摆动板和固定底板相连。本申请将过线件和感应块、或过线件和检测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摆动板的两端,能够使螺旋筋张力的变化可靠地转化为位移变化,检测传感器能灵敏地检测到该位移变化量,有效提高螺旋筋张力的检测精度,提高笼筋的滚焊效率和滚焊质量。

    孔位识别装置及对孔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2617845U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20644998.8

    申请日:2024-03-29

    Inventor: 杨金 刘俊杰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孔位识别装置及对孔设备,涉及管桩生产技术领域。孔位识别装置包括工作台组件、检测组件和处理器,所述工作台组件用于固定待测工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组件的一侧,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测量件,所述测量件用于测量所述测量件与所述待测工件的间距,所述测量件位于所述待测工件背离所述工作台组件的一侧,且所述工作台组件驱动所述待测工件相对所述测量件旋转;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测量件电连接,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测量件的测距信号,并计算所述待测工件的孔位中心。本申请可提升找孔效率,满足自动化对孔场景。

    用于管模的检测机构及用于管模的拆装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223803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3594511.X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模的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安装板、检测平移驱动件、检测升降驱动件及检测件,检测升降驱动件与检测平移驱动件连接,以在检测平移驱动件的作用下沿第一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检测件连接于检测升降驱动件,以在检测升降驱动件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且检测件用于检测管模上的螺栓的位置。检测升降驱动件驱动检测件沿竖直方向移动至适合检测的位置,然后通过检测平移驱动件驱动检测件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以对管模上的多个螺栓的位置进行检测。由于检测件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对管模上的多个螺栓的位置进行检测,无需针对多个螺栓设置多个检测机构,降低了检测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管模的拆装系统。

    一种自动识别并高度调节的升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201991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718488.4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识别并高度调节的升降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机架、升降驱动源、顶升支撑板、以及安装于机架的型号识别单元,升降驱动源与顶升支撑板传动连接、驱动顶升支撑板升降,升降驱动源和型号识别单元都与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本申请中,控制单元根据型号识别单元的信号来控制升降驱动源的输出,实现根据笼筋的具体型号来控制升降驱动源的输出,也即根据笼筋的具体型号来自动控制顶升支撑板的顶升高度,实现笼筋型号与顶升支撑板顶升高度的自动匹配,提高效率。

    料盘存储装置及料盘自动更换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2696239U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20787186.9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料盘存储装置及料盘自动更换设备。料盘自动更换设备包括料盘搬运装置、料盘存储装置和驱动源,料盘存储装置包括基座和料仓组件,料仓组件滑动设置在基座上,驱动源设置在基座上,料仓组件连接于驱动源的输出端,当料盘搬运装置移动到与料盘存储装置相对的位置时,料仓组件能够在驱动源的驱动下相对基座移动以靠近料盘搬运装置。这样料盘搬运装置能将空料盘转移至料仓组件中,或者料盘存储装置能将满料盘转移至料盘搬运装置上,从而无需工人手动将空料盘进行卸载或手动将满料盘装至行吊上,因此减少了料盘更换所花费的时间,进而减少了滚焊机停机等待的时间,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顶筋机构、牵引小车和滚焊机

    公开(公告)号:CN221158453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2972093.1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顶筋机构、牵引小车和滚焊机。滚焊机包括牵引小车,牵引小车包括顶筋机构,顶筋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驱动件、第一传动组件、顶筋组件和夹持组件,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顶筋组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第一驱动件,顶筋组件具有多根顶筋柱,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传动组件带动顶筋组件移动,以使多根顶筋柱推动多根棒状工件同时移动,从而使设于多根棒状工件一端的镦头同时抵持在一端板上,夹持组件包括多个卡爪,多个卡爪能够同时移动,以夹持端板或释放端板,使得端板被固定而不会歪斜,进而可确保多根主筋的端部能够自动对齐在同一平面上,防止了笼筋端面不平的情况发生,保证生产得到的笼筋符合规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