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桩套箍生产线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881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49760.2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方桩套箍生产线,包括矫直压型单元,所述矫直压型单元设有矫直工位和压型工位,带钢经所述矫直工位和压型工位进行矫直压型;切断单元,所述切断单元设有切断工位,带钢经所述切断工位定长切断后形成带钢段;折弯单元,所述折弯单元设有折弯工位,带钢段经所述折弯工位多次折弯行程半成品套箍;拼焊单元,所述拼焊单元设有拼焊工位,半成品套箍经所述拼焊工位拼焊为一体形成成品套箍。本申请提供的套箍生产线实现半成品套箍拼焊一体的自动化,除部分工艺外,套箍生产实现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线效率。

    一种管模合模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097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37937.3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模合模方法,包括:平车带动管模前移至检测点位置时,主控单元触发视觉分控单元采集管模的三维图像,获取管模上每个合模螺栓的位置数据和管模的偏角数据;平车带动管模前移至准备点位置时,多轴机械臂的输出终端运动至准备工位,多轴机械臂请求管模上第一个合模螺栓的位置数据、管模的偏角数据、第一个合模螺栓的跟随运动触发信号和前移方向上的跟随位置补偿值B1;多轴机械臂的输出终端运动至拧紧工位,并根据跟随位置补偿值B1修正其输出终端在前移方向上的位置;拧紧机构拧紧第一个合模螺栓;重复操作,直至管模上最后一个合模螺栓拧紧完成。本申请可靠地实现管模合模的自动化和无人化操作,提高自动化程度。

    管桩模具螺栓自动锁紧系统及管模自动合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941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58715.2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桩模具螺栓自动锁紧系统及管模自动合模方法,涉及管桩生产技术领域。模具螺栓自动锁紧系统包括检测组件、跟随组件、紧固组件和控制组件,检测组件包括视觉相机,视觉相机用于获取模具三维图像信息;跟随组件位于检测组件的一侧,跟随组件包括跟随编码器,跟随编码器用于获取模具螺栓的位置信息;紧固组件位于跟随组件远离检测组件的一端,紧固组件用于锁紧模具的合模紧固件;控制组件分别与检测组件、跟随组件、紧固组件电连接,控制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视觉相机和跟随编码器的获取信息,并向紧固组件发送作业指令。本申请可实现管模合模过程中的螺栓自动拧紧,提升生产效率。

    一种用于管桩模具的校平机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63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1236408.X

    申请日:2022-10-10

    Inventor: 陈宇 杨然 刘俊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桩模具的校平机构,包括底座、升降组件、顶架、以及校平支撑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顶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驱动顶架做垂直于底座的升降运动,所述校平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相对称地设置于顶架上的支撑座,且两个支撑座用于分别支撑在管桩模具两侧的合模定位面上使管桩模具位于水平状态。本发明要的校平机构,可以实现对管桩模具的周向校平及定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管桩笼筋装配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84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886089.0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桩笼筋装配系统,包括电极机构和依次设置的第一传输装置、滚焊装置及第二传输装置,滚焊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共同形成一传输通道,电极机构配置为可部分地穿设于滚焊装置中。第一传输装置可将多根穿设于头部端板和尾部端板的棒状工件移动至传输通道的入口端后,由滚焊装置、电极机构和第二传输装置共同进行滚焊作业完成笼筋的装配。与此同时,第一传输装置又将下一待滚焊的多根棒状工件朝向传输通道的入口端移动,使得上一条笼筋的滚焊工序完成后,下一条笼筋的滚焊工序可紧接着进行。将至少占三至四个工位的工艺布局方式简化为一个工位,节省了空间,并且提高了管桩笼筋的生产效率,减少了无效转运,实现了各个工序的无缝衔接。

    可自动定位的张拉机及其自动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25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55016.7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自动定位的张拉机及其自动定位方法。其中张拉机包括张拉装置、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张拉装置包括机壳、张拉杆组件和检测组件,张拉杆组件的一端可活动地同轴插设于机壳,且该端具有用于张拉待张拉件的张拉头;机壳在轴向上的一端定义为机头端,检测组件设于机头端,驱动单元传动连接于张拉装置,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于检测组件。在自动定位过程中,检测组件能够测量待张拉件的张拉螺杆的尺寸参数以及拉头与张拉螺杆之间的相对位置等测量结果,并能够将测量结果转换为测量信号,控制单元能够基于测量信号控制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张拉装置相对待张拉件移动,以使张拉头同轴地对位于张拉螺杆,并控制张拉头啮合张拉螺杆至预设长度。

    钢带一体化加工设备及套箍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16550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32770.X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带一体化加工设备及套箍生产线,涉及混凝土管桩生产技术领域。钢带一体化加工设备包括矫直压型单元、切角单元、冲孔单元、切断单元和输送单元,钢带经输入端穿设矫直压型单元,矫直压型单元将钢带矫直压型并从输出端输出,切角单元用于对钢带的预设部进行切角,以得到切角缺口,冲孔单元设置于切角单元远离矫直压型单元的一侧,切断单元设置于冲孔单元远离切角单元的一侧,切断单元沿切角缺口的基准线对钢带进行切断,输送单元设置于切断单元远离冲孔单元的一侧。本申请通过在钢带进行切角处理后,以切角缺口处为基准线,方便计算钢带的冲孔位置和切断长度,便于钢带的加工定位,满足不同尺寸套箍的批量生产。

    自动入模设备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709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887492.5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入模设备,包括底座、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抓取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抓取装置均设在底座上,第一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模具,第二输送装置位于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用于沿与模具的输送方向相对的方向传输待入模件,抓取装置具有至少两个间隔排布的抓手,抓手能够可受控地相对底座移动,以能够抓取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上的待入模件,并将待入模件放入模具中。使得自动入模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采用吊机等大型工具,实现了待入模件的自动入模,提高了入模的生产效率,并且在入模时无需较多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也无需操作人员在入模时进行避让,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入模的安全性。

    焊接输送设备
    9.
    发明公开
    焊接输送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971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29057.1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焊接输送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接料装置、夹紧装置、焊接装置、旋转装置及输送装置;接料装置用于夹持工件并将其放置于夹紧装置上,夹紧装置用于夹紧工件并使其焊缝对齐,焊接装置用于焊缝焊接,夹紧装置用于将焊接后的工件翻转至旋转装置上,旋转装置使得工件旋转至输送装置上,输送装置用于输出工件。接料装置将工件放置于夹紧装置上,夹紧装置自动将焊缝对齐,焊接装置进行焊缝的焊接。焊接装置将工件的焊缝焊接后,夹紧装置使得工件翻转至旋转装置上,旋转装置将工件旋转至输送装置输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人工对齐焊缝及运输工件的方式,夹紧装置自动将焊缝对齐,焊缝对齐效果好,提高了焊接质量。

    连接节点
    10.
    发明公开
    连接节点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9616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187418.4

    申请日:2021-10-12

    Inventor: 张旭 陈巧 杨宝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节点,包括连接接头结构、两根主筋、两个预制桩及两个套箍。预制桩的端部设有套箍,浇筑时连接有多条密封边的第一敞口朝向模具,密封边会与模具抵接,从而避免浇筑过程中发生漏浆,而预制桩的端部位于成型空间内,可以保护预制桩的端部,避免预制桩损坏。此外,由于主筋的镦帽远离钢筋主体的一端设有凸台,在受到轴向载荷时,凸台会先与外部冲击力接触,从而先抵消一部分冲击力,同时因为凸台与钢筋主体同轴设置,且钢筋主体和凸台的径向尺寸均小于或等于镦帽任意位置的径向尺寸,故凸台受到的冲击力能够沿轴向传递至钢筋主体,从而避免镦帽受损,确保主筋与连接接头结构的连接质量,保证两个预制桩的连接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