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颗粒阻尼隔振器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8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96325.7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式颗粒阻尼隔振器及其装配方法,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压缩弹簧、磁力泵、颗粒罐、双丝杠升降机以及滚珠丝杠副组成。上支撑架连接机械设备,下支撑架与地基连接;压缩弹簧一端连接上支撑架,另一端连接下支撑架;滚珠丝杠固定于上支撑架并螺旋插入磁力泵的中心孔内,磁力泵通过螺栓固定于下支撑架;颗粒罐内填充颗粒,双丝杠升降机用于调节颗粒罐容积大小,磁力泵与颗粒罐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制作,相较于传统隔振器结构,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通过调节双丝杠升降机的位置调节颗粒罐容积大小,同时通过颗粒间的碰撞和摩擦作用,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进一步增强了隔振效果。

    一种局域共振浮筏筏体隔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2053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78461.3

    申请日:2019-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局域共振浮筏筏体隔振装置,包括浮筏筏体和对称设置在浮筏筏体上的若干局域共振单元。所述局域共振单元由钢结构、橡胶体、工字型梁和倒T字型梁构成;所述钢结构的一侧依次设有截面形状为倒T字形的倒T字型梁和截面形状为工字形的工字型梁;所述倒T字型梁和工字型梁均整体嵌入橡胶体内;所述工字型梁下端突出于橡胶体,且与橡胶体紧密贴合;所述倒T字型梁和工字型梁之间设有间隙H;所述局域共振单元通过工字型梁与浮筏筏体固定连接。本发明局域共振单元部分为橡胶结构,利用局域共振带隙特性使某些频率范围的弹性波无法在结构中传播,能够在低频段获得较宽的隔振带隙,能有效地提高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

    一种智能钢丝绳隔振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0581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81648.X

    申请日:2014-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535 F16F9/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钢丝绳隔振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端板和下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之间的钢丝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之间的工作缸,所述工作缸的大腔和小腔连通,其内装有磁流变液,线圈缠绕在所述工作缸的外表面,上加速度传感器和下加速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上,还包括信号线与所述线圈及连接加速度传感器的单片机控制器。本发明可以根据外界载荷的变化,通过快速的改变电流实现改变工作缸内磁场强度,进而改变钢丝绳隔振器的阻尼,能有效的提高钢丝绳隔振器的隔振性能,该智能钢丝绳隔振器结构简单、体积小。

    一种超薄宽带准完美吸声弯折超表面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626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49831.2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宽带准完美吸声弯折超表面及其设计方法,弯折超表面包括多个依次拼接的弯折超表面单元,弯折超表面单元包括前盖板、孔颈、弯折螺旋板和后盖板,弯折螺旋板从中间一点起向外周呈方形螺旋线形弯折,使其内部形成螺旋的弯折通道,弯折螺旋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封盖前盖板、后盖板,使弯折通道封闭于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前盖板的中部设有通孔,孔颈从通孔插入并横穿弯折通道中部。本发明声音通过孔颈径进入弯折通道,吸声峰产生的机理来自于弯折超表面单元中弯折通道内声能量的局域共振以及各单元内嵌颈部末端声能量的相干抵消,在中低频噪声控制领域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可变容积式颗粒阻尼管道减振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66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48616.6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容积式颗粒阻尼管道减振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属于管道减振降噪领域,包括管道结构、左右两端的颗粒阻尼器及支撑装置:其设计步骤:建立管道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待优化系统进行模态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各阶模态频率及振型;根据模态频率及振型布置颗粒阻尼减振结构的位置并确定结构参数;建立优化后的管道多体动力学‑离散单元法耦合模型并计算减振降噪的效果;相较于传统的定容积式颗粒阻尼结构,颗粒在本结构中的运动更加充分,可以更好地完成能量耗散的任务。本发明采用可变容积式颗粒阻尼结构,相较于一般的定容积式结构取得了更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一种高速旋转轴系的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0063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31450.5

    申请日:2014-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015 F16F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旋转轴系的减振装置,包括颗粒阻尼器壳体,颗粒阻尼器壳体内填充有颗粒,所述颗粒阻尼器壳体顶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磁铁和与第一磁体极性相反的第二磁体,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下方固定安装有空心壳体,空心壳体内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连接支撑圆柱体,支撑圆柱体内固定安装有铁芯,铁芯上缠绕有通电线圈,通电线圈与位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中间的金属圈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旋转轴系的减振装置,依靠电磁感应系统产生的电流经过通电线圈生成磁场,颗粒受到的离心力被磁场力所抵消,以此消除了颗粒边缘化挤压现象,使其达到减振的最佳状态。

    船舶机舱辅机设备隔振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20005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1333.8

    申请日:201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机舱辅机设备隔振模拟装置,包括舱底模拟结构、至少一个隔振系统和移动式弹性支承,移动式弹性支承包括空气弹簧和滚轮,隔振系统可拆卸地安装在舱底模拟结构上,空气弹簧对称布置在舱底模拟结构下方。本发明是集船舶机舱船体结构、典型动力设备及各种形式隔振系统为一体的机舱辅机设备隔振装置模型,制造及运行成本低,采用低频空气弹簧隔振,安装及移动方便,可用于模拟船舶机舱辅机设备的振动噪声源,开展机舱多种辅机设备的振动噪声特性模拟实验及其减振降噪设计综合效果的实验验证,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减振降噪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7373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86047.2

    申请日:2012-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降噪装置,包括上平板、下平板,还包括杆架结构,所述上平板和所述下平板的平面之间连接固定所述杆架结构,所述杆架结构由空心杆搭建而成,所述空心杆中填充固体颗粒。本发明的优点是:1、固体颗粒填充在空心杆中,充分利用了空心杆的空间,结构简单,既能有效提高减振降噪装置的减振效果,又不需要额外的空间;2、通过杆架结构对传递的振动波形的变化和散射,提高减振降噪装置的减振效果3、通过填充在空心杆中的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摩擦和碰撞进一步消耗系统振动能量,以提高减振效果。

    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减振复合环

    公开(公告)号:CN1168387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26098.0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减振复合环,具有较宽带隙的减振效果。减振复合环包括若干个倒梯形减振装置,减振装置由上至下依次为一级金属环、一级阻尼层、二级金属环、二级阻尼层。金属环与阻尼层形成局域振子结构,周期性地排列包裹在管道外壁,用于减少管路系统目标频率的振动。制备方法包括选定金属环及阻尼层的材料和厚度,将金属板折弯成预定的半径,裁剪橡胶材料形成阻尼层,通过硫化固定金属环与阻尼层,形成局域振子结构,并将周期性排列的局域振子结构安装在管道外壁上。本发明的减振复合环具有较宽带隙的减振效果、结构简单、易制备及成本低等优点,可有效消除管路系统的低频振动,提高船舶运行稳定性和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