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619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078241.8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橄榄形菌及其应用;该橄榄形菌(Olivi‑bacter sp.)16SrDNA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申请首次发现该橄榄形菌KP9在有氧或微需氧条件下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进而可以应用于降解谷物或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以减轻毒素的危害,提高农产品和饲料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畜的食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8547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06875.3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及其编码基因、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降解酶氨基酸序列包括:1)如SEQ ID NO.1所示的蛋白;2)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蛋白的突变体。本申请提供的降解酶及其突变体蛋白具有在酸性环境下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的活性,本发明还构建了能够表达该降解酶的质粒和工程菌株,实现了该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异源表达。该酶可用于农业、饲料和食品等工业领域,降低因玉米赤霉烯酮污染对人畜健康造成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177818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664401.2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微菌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气微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气微菌HA‑1,拉丁文为Aeromicrobium tamlense,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0年5月29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92,所述气微菌HA‑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气微菌HA‑1降解玉米赤霉烯酮,在解决毒素污染的过程中,降解彻底,不存在二次污染,从而提高农产品和饲料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水平,确保人畜的食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77818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64401.2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微菌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气微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气微菌HA-1,拉丁文为Aeromicrobium tamlense,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0年5月29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92,所述气微菌HA-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气微菌HA-1降解玉米赤霉烯酮,在解决毒素污染的过程中,降解彻底,不存在二次污染,从而提高农产品和饲料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水平,确保人畜的食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50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015729.0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生孢梭菌及其应用,属于生孢梭菌领域;该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03,其16SrDNA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申请首次发现该生孢梭菌ZDS‑SP在厌氧条件下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进而可以应用于降解谷物或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以减轻毒素的危害,提高农产品和饲料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畜的食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5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015729.0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生孢梭菌及其应用,属于生孢梭菌领域;该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03,其16SrDNA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申请首次发现该生孢梭菌ZDS‑SP在厌氧条件下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进而可以应用于降解谷物或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以减轻毒素的危害,提高农产品和饲料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畜的食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76324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28143.5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稻曲菌素A纯品的制备方法,涉及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取稻曲球粉末或稻绿核菌培养物粉末,加入提取液进行超声提取,过滤,得到稻曲菌素A粗提取液;调节稻曲菌素A粗提取液的pH,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柱层析,收集洗脱液;将含有稻曲菌素A的洗脱液旋转蒸发,再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收集洗脱液;选择只含有稻曲菌素A的洗脱液进行合并后旋转蒸干,再溶于水中,冷冻干燥,即制得稻曲菌素A纯品。本申请解决了稻曲菌素A纯品分离纯化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单次制备量,并降低了分离纯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6161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977090.2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雪腐镰刀烯醇的野生菌株及其突变体的构建方法,其包括:(1)筛选获得一株高产雪腐镰刀烯醇的野生型亚洲镰刀菌,产雪腐镰刀烯醇量为来源菌株平均产量的18.34倍;(2)通过Double-joint PCR方法构建野生型亚洲镰刀菌雪腐镰刀烯醇生物合成负调控基因FaFlbA的敲除载体,并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获得野生型亚洲镰刀菌的原位替换突变体。本发明亚洲镰刀菌RR108菌株的FaFlbA基因缺失突变体中雪腐镰刀烯醇的产量显著提高,在大米培养基中约为野生型菌株的9.42倍。所述的野生菌株和原位替换突变体可以用于雪腐镰刀烯醇标准品制备,对于保障小麦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04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0617729.2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高产T2毒素的野生菌株、突变株及其用途,野生菌株的分类命名为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菌株编号为Fsp1,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3693;突变株为所述野生菌株的gp2基因缺失突变体。本申请基于筛选到的具有T‑2毒素完整合成基因簇的拟枝孢镰刀菌Fsp1为受体菌株,利用基因靶向改造构建负调控元件gp2的敲除框,构建了高产T‑2毒素的gp2缺失突变体菌株(△Fspgp2)。在产毒诱导大米培养基中,△Fspgp2的T‑2毒素产量较野生型菌株Fsp1提高14.6倍,产量为422mg/kg,可用于T‑2毒素的宏量制备纯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50339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1318301.3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07C213/10 , C07C219/06 , C12P13/00 , C12R1/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逆流色谱制备伏马毒素B1标准品的方法,属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样品提取、反相柱层析粗纯化、高速逆流色谱精制;本发明高速逆流色谱制备伏马毒素B1标准品的方法稳定,能够适用于大米、小麦等多种谷物基质中伏马毒素B1的制备,制备量大、回收率高、成本低廉,能单次制备250mg以上纯度大于95%的伏马毒素B1标准品,单次成本仅为500元左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