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01364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600521.X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筒内壁一道径向内环成形模,它由芯模、筒模、模套和底模共同组成立式轴向套合模。所述底模上外套模套构成外模结构,内置的芯模通过小端台肩与底模轴向沉孔定位配合,芯模小端台肩高度大于底模轴向沉孔深度,差值等于工件内置径向内环厚度。所述筒模顺着模套内孔轴向插入至芯模之间预留模腔中,向下施压筒模构成对内置工件的镦挤结构。本发明通过模具镦挤实现工件内壁径向内环一步镦挤成形加工,最重要是工件经镦挤后既保留金属材料原有的纤维,又使组织更致密,故产品强度高、刚性足。本发明属于冷镦挤成形模,采用一步镦挤成形工艺,生产效率高,特别适合批量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01365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600523.9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模,它由压模、芯模、模套和底模共同组成。所述芯模为扇形块,置于工件已成形的第一道径向内环上端面和底模上端面上,芯模厚度尺寸等于工件内置两道径向内环轴向间距。所述压模是一种轴向截面为扇形的杆件,压模由配套压机控制上下运动,向下施压构成对工件朝上的薄壁敞口端一段被镦挤结构,每一镦挤工位在施压之后都等间距朝同一方向移动配对的芯模和压模,顺序一圈且定点施压压模,得到由分段镦挤,逐步成形的第二道径向内环。本发明中的芯模体积小,在已成形的空间内可自由位移,特别是位移可避开径向内环的轴向限位,从而可轻松地、自由地脱模。本发明特别适合作口径大于φ50mm的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618050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600522.4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工艺,该工艺按下列工序步骤实施:①取用已作第一道径向内环镦挤成形的半成品置于成形模内;②在就位的薄壁筒内腔中分别安装芯模和压模,压模镦挤薄壁筒口而产生塑性变形,溢出的金属由芯模与压模共同限制而成一段第二道径向内环;③芯模和压模同步顺薄壁筒内壁转至下一工位;④压模在新的工位上作镦挤,又完成一段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由此依次逐段实施镦挤;⑤芯模作径向内移,取出成品,装入下一个待加工的半成品。本发明采用分段镦挤,逐步成形的方法,实现内置两道径向内环的薄壁筒镦挤成形,此种化整为零的镦挤工艺简便,易组织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00136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00521.X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1J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筒内壁一道径向内环成形模,它由芯模、筒模、模套和底模共同组成立式轴向套合模。所述底模上外套模套构成外模结构,内置的芯模通过小端台肩与底模轴向沉孔定位配合,芯模小端台肩高度大于底模轴向沉孔深度,差值等于工件内置径向内环厚度。所述筒模顺着模套内孔轴向插入至芯模之间预留模腔中,向下施压筒模构成对内置工件的镦挤结构。本发明通过模具镦挤实现工件内壁径向内环一步镦挤成形加工,最重要是工件经镦挤后既保留金属材料原有的纤维,又使组织更致密,故产品强度高、刚性足。本发明属于冷镦挤成形模,采用一步镦挤成形工艺,生产效率高,特别适合批量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8050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00522.4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工艺,该工艺按下列工序步骤实施:①取用已作第一道径向内环镦挤成形的半成品置于成形模内;②在就位的薄壁筒内腔中分别安装芯模和压模,压模镦挤薄壁筒口而产生塑性变形,溢出的金属由芯模与压模共同限制而成一段第二道径向内环;③芯模和压模同步顺薄壁筒内壁转至下一工位;④压模在新的工位上作镦挤,又完成一段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由此依次逐段实施镦挤;⑤芯模作径向内移,取出成品,装入下一个待加工的半成品。本发明采用分段镦挤,逐步成形的方法,实现内置两道径向内环的薄壁筒镦挤成形,此种化整为零的镦挤工艺简便,易组织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00136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00523.9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1J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模,它由压模、芯模、模套和底模共同组成。所述芯模为扇形块,置于工件已成形的第一道径向内环上端面和底模上端面上,芯模厚度尺寸等于工件内置两道径向内环轴向间距。所述压模是一种轴向截面为扇形的杆件,压模由配套压机控制上下运动,向下施压构成对工件朝上的薄壁敞口端一段被镦挤结构,每一镦挤工位在施压之后都等间距朝同一方向移动配对的芯模和压模,顺序一圈且定点施压压模,得到由分段镦挤,逐步成形的第二道径向内环。本发明中的芯模体积小,在已成形的空间内可自由位移,特别是位移可避开径向内环的轴向限位,从而可轻松地、自由地脱模。本发明特别适合作口径大于φ50mm的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0125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24146.9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汽车变速箱结合齿热切边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上设有打料上模,在所述打料上模外侧设有用于切除飞边的切边上模,所述下模组件上设有切边下模,所述打料上模与所述切边下模配合形成型腔。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结合齿热切边模具,实现了结合齿热锻成形后的切边,从而取消了原车飞边工序,简化了工艺流程,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释放了原车飞边工序的设备产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368741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51752.7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驻车锁片齿轮闭式浮动冷挤压模,它由下模和上模组成。所述下模的工作台上安装下模垫板,齿芯模插在下模垫板的孔中,齿芯模外套装齿模和镶套,下模垫板位于镶套之下,在两者相对端面之间用均布的弹簧组成下模浮动支承结构。所述上模的模座底端面通过上模垫板定位安装模头,模座居中的轴向内孔中安装气弹簧。所述模头和上模垫板内的同轴通孔配装上顶杆,上顶杆由气弹簧推动构成上模背压成形结构。本发明通过在冷挤压模中有机添加下模浮动支承结构和上模背压成形结构,实现在闭式模腔中作驻车锁片齿轮的成形加工,确保这种近矩形齿形的驻车锁片齿轮一次冷挤压成形,并有效降低成形压力和模具内应力。由于减少冷精工序,大大提高生产工效,本发明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858621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55780.9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IPC: B23P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轴套精锻成形方法,该方法采用复合锻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制坯→温锻预成形→冲孔→退火处理→抛丸处理→表面润滑处理→冷精锻成形。本发明采用分步锻压工艺高效制作输入轴套,其中的温锻预成形、冲孔和冷精锻成形为模锻工序,各自承担不同的锻压任务。由于采用化整为零的工艺路线,使得模压量合理分摊到三套模具内,这样做一方面对配套的压力机吨位要求小,同时做到每套模具的承载锻压力小,避免产生胀模及模具疲劳损坏事故,另一方面使模具内的金属循序渐进地被挤压,充模情况好。最重要是精锻成形齿部的金属组织致密性好,金属纤维不被无故破坏,所以齿部强度指标高,产品质量符合汽车配套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10792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19516.9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IPC: B21D2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背锥直齿锥齿轮大端齿廓毛刺切边模,它是立置圆形壳体,壳体顶面居中按工件大端齿形参数预留刃部。所述刃部上平面内凹进壳体顶面,两者相差的锐角α=50~150,刃部最小厚度H=4~8mm,刃部轴向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或单边梯形或梯形。本发明采用斜置刃部结构,使得刃部与工件配合时由齿顶向齿根顺序切削,这种渐进式切削显著减小切削阻力,有利于提高切削效率和切口质量,同时也减少对模具刃部的冲击,由此可大大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本发明特别适合作无背锥直齿锥齿轮大端齿廓毛刺去除加工,也可以作为有背锥直齿锥齿轮大端齿廓毛刺去除加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