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8615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710431482.X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金属塑性成形技术领域的基于板料体积成形的双联齿轮锻造工艺和模具,首先根据设计的成品通过激光切割或冲裁获取环形板坯,环形板坯的轴孔与成品轴孔尺寸相同;然后剪切成形法兰内齿,同时内齿外侧的法兰部分镦粗减薄;最后挤压成形法兰外齿。本发明在一个工序中先后完成法兰内齿的剪切成形、内齿外侧法兰区域的镦粗减薄以及法兰外齿的挤压成形,成形的双联齿轮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材料利用率高,属于近净成形,同时还具有模具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4520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80574.2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体组合拆模装置的带内环杯形件的成形模具及方法,包括:芯模、凸模、凹模和分体组合拆模装置;分体组合拆模装置包括:芯轴、主连杆、从连杆、三个主模块和三个从模块;当模具完成装夹后,通过向芯模和分体组合拆模装置与凹模之间的间隙注入坯料,挤压凸模对杯形件的筒壁进行镦粗,坯料镦挤成形,镦粗到一定程度时坯料流入芯模与分体组合拆模装置间的间隙形成径向内环;当镦挤成形的杯形件的内环径向尺寸小于一定值时,采用一步拆模,否则采用两步拆模;本发明设计合理,可根据所需杯形件尺寸调整分体组合拆模装置的尺寸,便于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0618050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00522.4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工艺,该工艺按下列工序步骤实施:①取用已作第一道径向内环镦挤成形的半成品置于成形模内;②在就位的薄壁筒内腔中分别安装芯模和压模,压模镦挤薄壁筒口而产生塑性变形,溢出的金属由芯模与压模共同限制而成一段第二道径向内环;③芯模和压模同步顺薄壁筒内壁转至下一工位;④压模在新的工位上作镦挤,又完成一段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由此依次逐段实施镦挤;⑤芯模作径向内移,取出成品,装入下一个待加工的半成品。本发明采用分段镦挤,逐步成形的方法,实现内置两道径向内环的薄壁筒镦挤成形,此种化整为零的镦挤工艺简便,易组织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00136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00523.9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1J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模,它由压模、芯模、模套和底模共同组成。所述芯模为扇形块,置于工件已成形的第一道径向内环上端面和底模上端面上,芯模厚度尺寸等于工件内置两道径向内环轴向间距。所述压模是一种轴向截面为扇形的杆件,压模由配套压机控制上下运动,向下施压构成对工件朝上的薄壁敞口端一段被镦挤结构,每一镦挤工位在施压之后都等间距朝同一方向移动配对的芯模和压模,顺序一圈且定点施压压模,得到由分段镦挤,逐步成形的第二道径向内环。本发明中的芯模体积小,在已成形的空间内可自由位移,特别是位移可避开径向内环的轴向限位,从而可轻松地、自由地脱模。本发明特别适合作口径大于φ50mm的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618050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600522.4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工艺,该工艺按下列工序步骤实施:①取用已作第一道径向内环镦挤成形的半成品置于成形模内;②在就位的薄壁筒内腔中分别安装芯模和压模,压模镦挤薄壁筒口而产生塑性变形,溢出的金属由芯模与压模共同限制而成一段第二道径向内环;③芯模和压模同步顺薄壁筒内壁转至下一工位;④压模在新的工位上作镦挤,又完成一段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由此依次逐段实施镦挤;⑤芯模作径向内移,取出成品,装入下一个待加工的半成品。本发明采用分段镦挤,逐步成形的方法,实现内置两道径向内环的薄壁筒镦挤成形,此种化整为零的镦挤工艺简便,易组织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945201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480574.2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体组合拆模装置的带内环杯形件的成形模具及方法,包括:芯模、凸模、凹模和分体组合拆模装置;分体组合拆模装置包括:芯轴、主连杆、从连杆、三个主模块和三个从模块;当模具完成装夹后,通过向芯模和分体组合拆模装置与凹模之间的间隙注入坯料,挤压凸模对杯形件的筒壁进行镦粗,坯料镦挤成形,镦粗到一定程度时坯料流入芯模与分体组合拆模装置间的间隙形成径向内环;当镦挤成形的杯形件的内环径向尺寸小于一定值时,采用一步拆模,否则采用两步拆模;本发明设计合理,可根据所需杯形件尺寸调整分体组合拆模装置的尺寸,便于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04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012066.7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塑性热加工领域的测量金属热成形界面传热系数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上、下模以及设置于其中的待测试样,其中:上模及下模外部均设有环形加热圈,上模的上部及下模的下部分别对称设有隔热垫板、水冷循环机构和压板;待测试样内部设有用于测试坯料温度场变化的第一热电偶组,下模和/或上模内设有用于测试下模温度场变化的第二热电偶组;第一热电偶组和第二热电偶组分别和温度采集模块相连并输出实时温度信息。本发明能实时测量坯料与模具接触界面温度,直接测量与坯料接触的模具表面的温度,可实时反映和计算坯料与模具间的接触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600136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00521.X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1J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筒内壁一道径向内环成形模,它由芯模、筒模、模套和底模共同组成立式轴向套合模。所述底模上外套模套构成外模结构,内置的芯模通过小端台肩与底模轴向沉孔定位配合,芯模小端台肩高度大于底模轴向沉孔深度,差值等于工件内置径向内环厚度。所述筒模顺着模套内孔轴向插入至芯模之间预留模腔中,向下施压筒模构成对内置工件的镦挤结构。本发明通过模具镦挤实现工件内壁径向内环一步镦挤成形加工,最重要是工件经镦挤后既保留金属材料原有的纤维,又使组织更致密,故产品强度高、刚性足。本发明属于冷镦挤成形模,采用一步镦挤成形工艺,生产效率高,特别适合批量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626741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03514.0
申请日:2012-04-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侧壁带齿形壳体的拉深复合成形模具,包括能够作相对运动的上模部件和下模部件,该上模部件包括有上模座和固定于该上模座上的凹模,所述下模部件包括有下模座和固定于该下模座上的凸模,所述凹模具有用于成形所述壳体的内型腔,该内型腔包括下部的拉深段和由之向上延伸的挤压段,该拉深段为圆筒状且与挤压段圆滑过渡,该挤压段的周壁上设有齿形,所述凸模为圆柱状且能够伸入所述凹模的内型腔,该凸模的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挤压段齿形相对应的齿形。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成形力低、模具寿命长的优点,适用于侧壁带齿形壳体零件的拉深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6001364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600521.X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筒内壁一道径向内环成形模,它由芯模、筒模、模套和底模共同组成立式轴向套合模。所述底模上外套模套构成外模结构,内置的芯模通过小端台肩与底模轴向沉孔定位配合,芯模小端台肩高度大于底模轴向沉孔深度,差值等于工件内置径向内环厚度。所述筒模顺着模套内孔轴向插入至芯模之间预留模腔中,向下施压筒模构成对内置工件的镦挤结构。本发明通过模具镦挤实现工件内壁径向内环一步镦挤成形加工,最重要是工件经镦挤后既保留金属材料原有的纤维,又使组织更致密,故产品强度高、刚性足。本发明属于冷镦挤成形模,采用一步镦挤成形工艺,生产效率高,特别适合批量生产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