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87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53437.5
申请日:2023-12-29
IPC: C12N11/14 , C08G83/00 , C12N11/089 , C12N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金化三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工程和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三金属纳米复合材料Ni‑Co‑Zn@MOF,并将其煅烧得到合金化三金属纳米复合材料Ni‑Co‑Zn@MOF@400;所述合金化三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表面积为65~67m2/g;孔径分布为10~11nm;均孔隙表面积为72~74m2/g;所述合金化三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可高效固定化脂肪酶,其最高的酶负载能力(301mg/g),比活性为0.196U/mg;所述合金化三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保护脂肪酶在65℃下免受热变性、可以借助磁铁进行快速回收、能够重复多次使用等优势,在固定化脂肪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38591.X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入侵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本地植物群落影响的方法和装置,包括外罩和内罩;所述内罩设置在外罩内,内罩与外罩均为顶部敞口,底部密封,内罩与外罩之间的空间隔开,形成若干个体积相等且独立的间隔空间;内罩的下半部设置若干通孔使得内罩与外罩之间的间隔空间除了一面其余均通过通孔相通,在通孔内布置微孔分离膜。在内罩种植入侵植物,外罩的隔间空间内种植本地植物,形成若干个本地植物群落。本发明通过模拟出一种类似于植物根际环境的封闭体系,在植物根系周围设置微孔分离膜及分子印迹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区别目标植物是否以及通过何类根系分泌物影响所存在的本地植物群落的生长情况,有利于深入研究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4335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62632.9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治理用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土壤修复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制备重金属污染治理用土壤修复剂时,先将农林废弃物进行碳化并研磨成生物炭粉末,依次和硝酸、一氯乙酸反应制得活化生物碳粉末,将活化生物碳粉末依次和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乙二胺反应并重复多次,制得改性生物碳粉末;将外来入侵植物植株粉碎成植物碎渣并水热腐化后,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丙烯酸聚合制得植物凝胶;将植物凝胶和改性生物碳粉末混合沉积并造粒制得半成品修复剂,将半成品修复剂和酰化卟啉反应制得重金属污染治理用土壤修复剂。本发明制备的重金属污染治理用土壤修复剂具有优良的重金属吸附效果,易于对重金属进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959680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811407438.6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物厌氧孵化的组合装置,涉及沉积物原位实验领域,包括厌氧箱、孵化器和蠕动泵;所述蠕动泵和孵化器均设置在厌氧箱中;蠕动泵通过管道与孵化器相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数个三向阀;所述孵化器包括样品室、样品室盖、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样品室为中空结构;样品室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样品室盖密封,所述样品室内装有土芯沉积物,样品室盖中心开设有中心孔,样品室盖上的中心孔与输出通道和输入通道相连通。本装置的整个实验过程在高度无氧环境中进行,既可以完成单向的注入‑反应‑输出,又可以完成循环往复的反应,可根据实验需求定时操作,实现了半自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92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31011.4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快速采样器,包括行走小车,安装在行走小车下部的四个行走电机轮,用于控制行走小车行走及工作的控制模块,位于行走小车顶部的夹持装置,位于行走小车顶部用于防护夹持装置的电控罩以及抽气系统,夹持装置具有多个微生物过滤膜夹持部位,行走小车下部安装的四个行走电机轮便于行走小车带着壳体在规定空间内运行,抽气系统的设置可增加采样速度,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和多个微生物过滤膜夹持部位的设置,方便对不同空间空气中微生物进行采样并临时存储,电控罩可防止未采集微生物和已采集好微生物的微生物过滤膜受到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34892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493898.0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A01G13/00 , A01K67/033 ,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兼食性昆虫和/或专食性昆虫控制喜旱莲子草的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选取喜旱莲子草入侵或易入侵的田地;然后在野外自然条件下捕获兼食性昆虫和专食性昆虫,置于昆虫培养装置中扩大种群规模;为保证昆虫种群,限定初次培养时投入昆虫培养装置中每种昆虫的数量和雌雄比例;而且,为防止种群退化,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向培养装置中补充野外虫源;将所培养的兼食性昆虫和/或专食性昆虫投放于喜旱莲子草入侵的田地中;结果发现喜旱莲子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都有明显下降,地上部分和相对生长潜力的下降幅度均达到50%,体现出投放昆虫后,能够明显抑制喜旱莲子草的生长,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179358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42725.3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降低固氮细菌筛选假阳性的改良型阿须贝氏培养基,在传统的阿须贝氏培养中含有含氮琼脂,从而在筛选固氮菌种时往往导致大量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并且传统阿须贝氏培养基中含有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导致培养基培养菌落不均匀,不利于固氮菌的筛选。本发明中使用不含氮元素的phytagel植物凝胶,易溶于水的氯化钙,ACES缓冲液以及调整了含量的硫酸镁重新改良阿须贝培养基,可以极大降低筛选固氮细菌的假阳性、提高筛选效率、节约实验成本和耗时。
-
公开(公告)号:CN11083948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16951.4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菟丝子与葎草控制喜旱莲子草生长繁殖的方法;步骤为:选取喜旱莲子草入侵或易入侵的田地作为试验田,进行翻耕、整平;选取菟丝子、葎草、喜旱莲子草幼苗;移栽幼苗,按照每平米菟丝子、葎草以及喜旱莲子草植株数比为(1~3):(1~3):1进行混种;对混种植株进行定期浇水和施肥;待植株长成后,收割菟丝子和葎草;收割后,再次翻耕土地,挑出深埋土层的喜旱莲子草根茎,曝晒;本发明可有效降低喜旱莲子草的发生密度,抑制其生长和繁殖,而且方法简单易行,易推广;同时本发明所选用的菟丝子与葎草两种植物均具有药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73009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74172.6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缩短草坪枯黄期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制剂包括淀粉60-70份、特殊微生物菌剂8-10份、海藻多糖19.5-31.5份,赤霉素0.5份;微生物菌剂为经过低海拔和常温驯化的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p.TS22,保藏号为:CGMCC 16576;微生物菌剂还可包括解磷菌,重量为微生物菌剂的0~20%;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步骤如下:将微生物制剂的原材料组分按照重量份数投入到搅拌机中,搅拌反应,得到缩短草坪枯黄期的生物制剂;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单独使用或复合农林有机肥使用;本发明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能有效缩短草坪的枯黄期,利于草坪越冬。
-
公开(公告)号:CN105851070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256321.7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入侵杂草南美蟛蜞菊在杀灭斜纹夜蛾幼虫中的应用,属于利用入侵植物资源进行杀灭害虫的环境友好型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在农作物上施加南美蟛蜞菊提取液,直接杀灭斜纹夜蛾幼虫。利用华南地区常见的入侵杂草南美蟛蜞菊,进行植物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南美蟛蜞菊提取液的制备中所用的南美蟛蜞菊干叶质量为50‑200 g。本发明通过利用入侵杂草有效杀灭农业害虫斜纹夜蛾幼虫,操作简易,效果好,成本极低,是健康环保的绿色友好型生态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