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93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33391.9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盲孔内表面阶梯效应的空化射流抛光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抛光室、螺旋抛光机构、动力室、双向叶轮、空心轴,空心轴一端延伸至抛光室内,另一端贯穿动力室并延伸至磨料液箱内,空心轴内设置流道,抛光室上下分别设置有入液孔和出液孔,抛光室内具有夹持盲孔工件的固定夹具,螺旋抛光机构包主轴和螺旋流道,螺旋流道上设置有若干空化喷嘴;双向叶轮中心与空心轴固定连接;动力室内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一高压喷嘴,动力室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高压喷嘴。本发明通过在空化喷嘴产生的空化旋转射流对盲孔内表面进行抛光,微型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内表面质量,当检测到盲孔内表面仍存在阶梯效应时进行多次抛光,提高抛光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70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07266.X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转矩密度高效率电机,属于电机本体设计领域,包括转子、定子,转子上包含有转子铁芯和永磁体,其中每两个永磁体为一组,每组两个永磁体设计为开口朝向气隙的“V”型,为了约束永磁磁路,提高永磁体利用率,在永磁体两端分别设置了四边形磁障与不规则磁障;其中四边形磁障沿每组永磁体对称轴放置在“V”型永磁体的尖角处,两个四边形磁障的直角边相对放置,直角靠近气隙侧。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永磁体极内自漏磁。同时,不规则磁障沿相邻两组永磁体对称轴放置在“V”型永磁体的端部,两个不规则磁障靠近气隙的边为与转子内圆同心的圆弧。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永磁体极间漏磁。实验说明本发明具有高转矩密度和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17003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0766754.1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出浮地输入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电路及切换方法,属于电力电子领域。变换电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输入、功率变换、负载,其中功率变换部分又可分为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一与模块二结构对称,变换器包括带有两个绕组L11、L12的耦合电感M1,带有两个绕组L21、L22的耦合电感M2,两个功率开关管S1、S2,两个钳位二极管DCC1、DCC2,两个钳位电容CC1、CC2,两个输出二极管DC1、DC2,两个输出电容C1和C2。在输出浮地输入并联Boost变换电路的基础上,将耦合电感的升压特性以及输出电容串联升压效果相结合。本发明解决了传统Boost电路的电压增益有限问题,此结构易于拓展为多相,两模块中开关管采用交错开通技术可有效减小输入电流纹波。
-
公开(公告)号:CN11034390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810879.9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江苏奇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末高温合金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IN718合金粉末及其合金的热等静压成型及热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粉末热等静压及热处理两个阶段,气雾化法制备的IN718合金粉末含氧量低可抑制生成碳化物组成的的原始颗粒边界,由于粉末颗粒细小,凝固速度快,含氧量低,具有成分均匀,无宏观偏析,制件性能稳定,可净成形及热加工变形性能较好等优点。后续通过粉末热等静压成型(HIP)及热处理工艺后,合金Laves相少,使更多合金元素均匀固溶。在时效阶段析出数量更多的沉淀强化相γ′相和γ″相。有效避免缩孔和疏松,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有害相,可以在强化合金的同时保持其良好的塑性,从而实现强度和塑性的同步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87868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419514.9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D53/8628 , B01D2258/0283 , B01J23/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性TiO2为载体的宽温窗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种以S‑N共掺的TiO2为载体的用于宽活性温度窗口烟气脱硝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对含氮氧化物废气脱硝处理中的应用。该催化剂包括催化剂载体和催化剂活性组分。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N共掺的改性载体的制备TiO2载体;(2)采用浸渍法将活性组分负载到载体上,即可获得宽温窗SCR脱硝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对TiO2载体进行非金属元素掺杂改性及制备条件的优化,提高了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扩宽了催化活性温度窗口。
-
公开(公告)号:CN107517003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766754.1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07 , H02M1/14 , H02M2001/0067 , H02M2001/00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出浮地输入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电路及切换方法,属于电力电子领域。变换电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输入、功率变换、负载,其中功率变换部分又可分为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一与模块二结构对称,变换器包括带有两个绕组L11、L12的耦合电感M1,带有两个绕组L21、L22的耦合电感M2,两个功率开关管S1、S2,两个钳位二极管DCC1、DCC2,两个钳位电容CC1、CC2,两个输出二极管DC1、DC2,两个输出电容C1和C2。在输出浮地输入并联Boost变换电路的基础上,将耦合电感的升压特性以及输出电容串联升压效果相结合。本发明解决了传统Boost电路的电压增益有限问题,此结构易于拓展为多相,两模块中开关管采用交错开通技术可有效减小输入电流纹波。
-
公开(公告)号:CN10720471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233407.2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1/32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并网系统中用于抑制漏电流的逆变器拓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第一受控开关管S1、第二受控开关管S2、第三受控开关管S3、第四受控开关管S4、第五受控开关管S5、第六受控开关管S6、二极管D、电源U、电容C、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本发明提出的逆变器拓扑可以看作H5拓扑和HERIC拓扑的折中,电路拓扑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可靠性好,采用的调制方法简单,能够保证逆变器在单位功率因数运行时不受电流过零点畸变的影响,能够避免因电网功率波动影响或工作于非单位功率因数而导致的电流波形畸变。提高逆变器安全系数,实现对输出电能质量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412114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18943.9
申请日:2014-07-0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螺旋桨驱动式海浪能发电系统,由海浪能采集转换系统、液压系统、储能装置和发电系统组成;主要包括水平轴螺旋桨、增速泵及辅助液压泵、蓄能器、整流板、溢流阀、节流阀、液压马达和发电机等部件组成。螺旋桨通过联轴器与液压系统连接,液压系统通过联轴器与发电系统连接,储能装置通过两通阀与液压系统连接。系统工作时,增速泵与液压马达形成闭环系统,采用辅助液压泵为整个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同时可以为系统定期补油。采用双向增速泵与液压整流板相结合,可以将顺、逆时针变化的液压油,最终都调整成为单向流动,经过液压马达,然后驱动发电机发电。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液压储能和液压传动技术,大大简化了发电系统,提高了海浪能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可以实现连续、稳定的电能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02872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310005984.8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22F1/00
Abstract: 一种纳米碳黑和纳米稀土协同增强的金属基微纳粉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由质量百分比为0.5~3%纳米碳黑粉、2~4%纳米稀土粉和93~97.5%微米金属粉组成,各种组分之和为100%;并形成一种以微米金属粉为核、纳米碳黑粉和纳米稀土粉为壳的核壳结构微纳粉;制备时先制备单相纳米碳黑悬浮液和单相纳米稀土悬浮液的制备,混合后形成双相纳米悬浮液再与球形化预处理的微米金属粉混合球磨后干燥即可。本发明由于同时引入纳米碳黑和纳米稀土,使得纳米碳黑添加量可进一步加大,从而对激光具有更好的吸收率,所再制造的薄壁件变形小、热影响区窄且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并能满足目前激光成形主流技术--直接送粉式激光成形技术输送粉体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和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971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66099.8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且便于固定的健身桩,包括桩身,所述桩身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下端连接有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下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桩身的一端安装有拳击袋,且桩身的另一端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桩手,所述桩手内设置有显示机构,所述桩身上端安装有扬声机构,且桩身外壁一侧安装有调节机构,该发明,通过凹槽与固定柱的螺纹连接连接比较牢固,且螺纹连接拆卸也比较方便,便于搬运。该发明,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身高来调节桩手的位置,因此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人进行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