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097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095865.4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 南京坤拓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1 , G06F18/214 , G06N3/084 ,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柔性变形测量元件拉扭状态类型识别方法,搭建复合变形试验系统,复合变形试验系统包含拉‑扭试验台、电阻测量回路、计算机、第一数采设备和第二数采设备,拉‑扭试验台通过第一数采设备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计算机存储。该柔性变形测量元件拉扭状态类型识别方法包括变形信号采集、生成目标信号、目标信号最优分解、电阻变化率时程差异检测定位、生成线性变换时序样本、训练荷载状态识别模型共六个步骤,从波形分解、差异检测、信号分割标注、模型训练等方面出发,通过训练得到根据不同荷载条件下的电阻信号预测荷载状态类型的预测模型,能够根据随暗埋构件暗埋的柔性变形测量元件的电阻实测信号数据推测暗埋构件变形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80087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287973.2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裂缝主动修复的纤维愈合剂均匀拌入装置,包括机架,在初级传送带与次级传送带之间转动设置有分散筒,在机架的两侧分别设有泵送管、排料组件,在分散筒外圆周壁上开有多个排料口,在分散筒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架,随动筒活动贯穿分散筒的端部后向外延伸,在随动筒的延伸段外圆周壁上设有环形齿条,在分散筒端面上转动设置有球头,转轴的一端端部贯穿球头后向转动架内部延伸,沿转轴的轴线在其延伸段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组搅动叶片。本发明通过微生物纤维的分散处理,使得混凝土与微生物纤维实现浇筑前的均匀混合,混合后的混凝土浇筑干结后,仍旧能保证基体中各部分的微生物纤维均匀分布,进而满足建筑物的自修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2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842201.0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河海大学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局部剪切破坏下竖向扩体锚杆极限承载力预测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局部剪切破坏下竖向扩体锚杆的锚周土体发生椭球形变形,取椭圆形作为隔离体;对隔离体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椭圆方程,并基于椭圆方程,计算获得椭圆剪切力竖向分力的合力和上覆土重力;根据极限平衡理论,端阻力与锚周土体对隔离体剪力在竖直方向的合力和上覆土重力之和平衡,计算获得端阻力;根据英国行业标准的侧摩阻力计算方法,计算获得侧摩阻力值;根据端阻力和侧摩阻力值,获得扩体锚杆的极限承载力的预测值。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扩体锚杆几何参数和锚周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计算参数物理意义明确,所得误差比现行业规范低,易于实际工程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900739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089192.8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 苏州科技大学
Inventor: 严刚 , 钱彬 , 王竑 , 王凯 , 王兴国 , 李秉宜 , 占鑫杰 , 施烨辉 , 张宇 , 黄玄 , 张同鑫 , 徐小东 , 孙银娟 , 杨旭 , 许小龙 , 卢邦稳 , 臧光勇
IPC: G08B21/18 , E21F17/18 , G06F18/2433 , G01B21/02 , G08B31/00 , G08B21/0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隧道安全评估预警系统及方法,属于隧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建立隧道信息数据库,布置裂缝检测传感器,初始化时间周期序列;量化裂缝相关的安全指数,对隧道进行异常泛化处理;绘制隧道的异常泛化曲线,在统一坐标系中,进行曲线交叉处理;基于曲线交叉关系,分析隧道之间的预警联动关系,生成预警联动序列,发送至工作端口。本发明能够定点长期监测隧道裂缝的同时,通过量化裂缝宽度的安全指数值,来反馈裂缝宽度的正太分布,并引入最大值和最小值度量法,评估正太分布下各安全指数值的泛化尺度,并通过曲线的方式长期记录泛化尺度的变化,进而分析泛化尺度下各隧道的异常联动特性,实现隧道群之间的联动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332017.0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IPC: G01M99/00 , G01M13/00 , G01D21/00 , G01D21/02 , G01N21/01 , G01N21/88 , G01N21/95 , G01N33/00 , G01F1/00 , G01F15/00 , G01M3/26 , G01M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穿江盾构输水隧洞结构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江盾构输水隧洞结构安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包括下沉座、平衡动力机构和固定检测机构,所述下沉座的顶端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的四个面角皆固定连接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下沉座的中上部开设有检测仓,所述检测仓的内部设置有无损检测器,所述无损检测器的一侧设置有数据传输记录模块。本装置不仅操作简单便捷,降低用户的工作难度,还能够对输水隧洞衬砌结构进行多样的检测,同时亦能够提高对输水隧洞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对输水隧洞结构安全性的判断,便于用户后续工作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3730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76488.6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探地雷达低频信号的拓频方法及系统,属于地质勘探设备技术领域,获取探地雷达在同一位置探测的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分别获取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多个不同频率的单道电磁波分频信号;计算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多个不同频率的单道电磁波分频信号间的互相关参数;分别计算低频信号的分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分频信号的能量分布特征和权重因子;根据高频信号的分频信号中的子波,结合互相关参数和权重因子,计算反滤波算子;将低频信号与反滤波算子进行反褶积计算,得到拓频后的低频信号。本发明计算简单方便、计算量小,显著提高探地雷达图像在纵向上的分辨率,增强了探地雷达低频信号的分辨率,获得了地下更深位置的更高精度成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65169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0807399.X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IPC: G06Q10/10 , G06Q50/08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监控大数据平台研制及数据挖掘方法,所述数据处理层对数据进行的操作有插入、删除、修改、查询等,所述公共包存放的公用代码有数据库连接、中文字符处理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盾构监控大数据平台研制及数据挖掘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数据依据,施工进度缓慢的问题,同时本发明实施简单,适应各个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00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546194.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河海大学 ,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E02D5/74 , E02D33/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性阶段锚杆锚固段侧摩阻力预测方法,包括:确定锚杆‑岩土层界面位移与侧摩阻力的关系式;利用莫尔‑库伦屈服条件、非关联流动法则表达界面层在塑性流动状态下的径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其中,孔壁产生的位移满足Winkler假设,注浆体产生的位移满足胡克定律,依此建立径向应力方程;根据径向应力方程,联立界面位移与侧摩阻力的关系式,建立并求解界面层的位移微分方程;根据位移微分方程求解结果以及界面位移与侧摩阻力的关系式,获得塑性阶段锚杆侧摩阻力沿锚固深度的分布函数模型,进行侧摩阻力预测。本发明充分揭示并利用了锚杆与岩土相互作用的物理力学性实质,计算精度高,结果稳定可靠,计算参数物理意义清晰,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16455.5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 南京坤拓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水平衡盾构泥浆渗透成膜试验方法,所述渗透成膜试验方法包括:S1,获取待泥水盾构施工处的多个地层数据;S2,根据多个所述地层数据在所述土样容纳网袋内分别装入相匹配的待泥膜实验土样,将所述土样容纳网袋装入所述土样容纳盒,根据多个所述地层数据将所述土样容纳盒放入相匹配的土样容纳腔体;S3,在所述土样舱的顶层加入水,使所述土样舱的底部开始渗水;S4,根据多个所述地层数据控制所述加压装置改变待泥膜实验土样的力学特性和颗粒孔隙;S5,在所述泥水层加入泥水,通过所述空压机对所述土样舱的顶端施加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S6,获得泥膜渗透成膜参数,通过所述泥膜渗透成膜参数指导泥水盾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63343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93704.7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修复混凝土裂缝的微生物纤维制备装置,包括混合腔体,混合腔体的两侧壁设有送料管,在盖板下表面并排设置有多个下压头,伸缩管底端贯穿盖板后与分流管连通,空腔内壁中部设有支撑板,电机输出端上设有转盘,支撑板中部开有与转盘配合的圆孔,排料管的下端依次贯穿下压头顶部、支撑板后延伸至与下压头下表面齐平,下压气缸输出端上设有封堵板,在调节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填料组件。本发明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同时也与现有技术有本质区别,即位于纤维壁材内的修复剂包含菌种、固化液以及营养液,经阻燃隔热材料包裹后形成内芯,在环氧树脂成型前需要将内芯注入,待自然冷却后以实现批量制备呈多层状的微生物纤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