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6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31472.7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山东焦点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外分泌表达的透明质酸裂解酶及其重组菌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链球菌噬菌体的透明质酸裂解酶,克隆了其编码基因并在枯草芽孢杆菌体系实现了重组表达,经过信号肽替换后胞外酶活为1.86×104U/mL,蛋白分子量为39.5kDa。酶学性质表征实验表明其为内切酶,能够在pH 5‑8范围内发挥透明质酸降解作用,最适反应pH为6,最适反应温度为40℃,多种金属离子对其具有促进作用。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本发明利用优化的培养基,在20‑L发酵罐中进行产酶发酵,重组菌胞外产透明质酸裂解酶的最高活性在40h可达1.07×105U/mL,这是目前为止文献中有关透明质酸裂解酶胞外分泌表达的首次报道。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76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217653.4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山东焦点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质酸裂解酶及其重组菌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弗氏柠檬酸杆菌的透明质酸裂解酶,克隆了其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体系实现了重组表达,经过启动子优4化后酶活为2.64×10 U/mL,蛋白分子量为87kDa。酶学性质表征实验表明其为内切酶,能够在pH 5‑8范围内发挥透明质酸降解作用,最适反应pH为5.5,最适反应温度为37℃。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与耐盐性,可以耐受1.5M的氯化钠溶液。该酶对透明质酸有着较高的底物特异性。本发明利用优化的培养基,在5‑L发酵罐中,重组菌产透明质酸裂解酶的最高活性在14h6可达2.65×10U/mL。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17653.4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山东焦点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质酸裂解酶及其重组菌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弗氏柠檬酸杆菌的透明质酸裂解酶,克隆了其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体系实现了重组表达,经过启动子优化后酶活为2.64×104U/mL,蛋白分子量为87kDa。酶学性质表征实验表明其为内切酶,能够在pH 5‑8范围内发挥透明质酸降解作用,最适反应pH为5.5,最适反应温度为37℃。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与耐盐性,可以耐受1.5M的氯化钠溶液。该酶对透明质酸有着较高的底物特异性。本发明利用优化的培养基,在5‑L发酵罐中,重组菌产透明质酸裂解酶的最高活性在14h可达2.65×106U/mL。
-
公开(公告)号:CN11702543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030579.1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成型表达人透明质酸酶的毕赤酵母及其应用。本发明在保持人透明质酸酶PH‑20核心功能序列的基础上,首先对其信号肽序列进行替换,使rhPH‑20分泌表达水平提升20%;进一步对共翻译内质网转运途径进行针对性强化,使分泌表达提升48%;之后,通过强化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响应使分泌表达进一步提升31%。最终,经5‑L发酵罐培养,三步改造后的重组菌OE54‑ScHAC1分泌表达rhPH‑20产量达到19.82U·mL‑1,相较出发总共提升约9.38倍,为目前酵母体系组成型表达最高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9955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57100.2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67 , C12N15/70 , C12N9/22 , C12N15/113 , C12N15/55 , C12N15/56 , C12N9/78 , C12N9/26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整合表达体系及其在酶高效表达中的应用。本发明从3个方面系统地优化了大肠杆菌的整合表达系统。首先,从大肠杆菌基因组ORI区域的18个位点中筛选出表达活性最高的整合位点slmA;其次,鉴定了大肠杆菌中的16个内源启动子并将其与T7启动子相结合构建多启动子;随后,在底盘细胞水平上优化了T7RNA聚合酶的表达。得到的组成型高效整合表达体系与质粒型重组表达方式相比,GFP表达量提升至2倍左右。最后,将其应用于腈水解酶和透明质酸酶的整合表达,实现了稳定高效的酶表达,酶活与质粒水平相当。总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的基因表达方法,无需抗生素和诱导剂,使其成为合成生物学、酶工程和相关应用的有力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49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592639.3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角蛋白酶突变体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突变体为A165E、Q170T、N292F、L190Q、H92N和S171G,上述突变体在较好的保持催化活性的基础上使热稳定性获得不同程度提升,其中Q170T突变体具有最优热稳定性,在60℃的半衰期由野生型的17.3min提升到38.5min。六个位点组合突变体的半衰期显著改善至66.1min,最适反应温度由40℃提高至60℃。突变体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好,较野生型角蛋白酶更具应用价值和潜力。并且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蛋白质热稳定性提升方法可以成为工业酶热稳定性改造的通用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931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71526.7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75 , C12N15/31 , C07K14/32 , C12N9/12 , C12N9/16 , C12N9/26 , C12P19/26 , C12R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表达目的基因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将噬菌体来源的T7RNA聚合酶整合至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的amyE位点,并从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不同区域的28个位点中筛选出4个表达活性最高的整合位点zinU、prtG、glpT、sfrAA,在这些位点对PT7启动子驱动的目的基因表达框及转录抑制蛋白LacI进行整合;其次对LacI进行突变体筛选,筛选出3个不同突变位点,在无需诱导剂的情况下即可大量合成目标蛋白。最后,将其应用于绿色荧光蛋白、透明质酸酶和透明质酸基因组的整合表达,分别获得高荧光活性、高透明质酸酶酶活和透明质酸稳定生产。本发明发酵表达过程中无需添加抗生素和诱导剂,使其成为合成生物学、酶工程和相关应用的有力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702543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30579.1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成型表达人透明质酸酶的毕赤酵母及其应用。本发明在保持人透明质酸酶PH‑20核心功能序列的基础上,首先对其信号肽序列进行替换,使rhPH‑20分泌表达水平提升20%;进一步对共翻译内质网转运途径进行针对性强化,使分泌表达提升48%;之后,通过强化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响应使分泌表达进一步提升31%。最终,经5‑L发酵罐培养,三步改造后的重组菌OE54‑ScHAC1分泌表达rhPH‑20产量达到19.82U·mL‑1,相较出发总共提升约9.38倍,为目前酵母体系组成型表达最高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50953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35588.3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从江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PC: A61K36/9068 , A61P29/00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从江瑶浴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从江瑶浴组合物,包含桂枝40‑60g,干姜25‑45g,鸡血藤10‑15g,艾叶30‑50g,皂角20‑30g,无患子10‑20g,香茅50‑80g,花椒10‑20g。本发明提供的从江瑶浴浴液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环,显著促进发汗,通过发汗来开泄腠理、发散解表、驱邪外出,从而达到降低体温、解除恶寒、头痛、四肢酸痛、咳嗽等感冒症状的目的。并且本发明的从江瑶浴浴液使用方便,将一瓶浴液倒入温度40‑43℃的水中,搅拌均匀即可泡浴。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49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592639.3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角蛋白酶突变体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突变体为A165E、Q170T、N292F、L190Q、H92N和S171G,上述突变体在较好的保持催化活性的基础上使热稳定性获得不同程度提升,其中Q170T突变体具有最优热稳定性,在60℃的半衰期由野生型的17.3min提升到38.5min。六个位点组合突变体的半衰期显著改善至66.1min,最适反应温度由40℃提高至60℃。突变体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好,较野生型角蛋白酶更具应用价值和潜力。并且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蛋白质热稳定性提升方法可以成为工业酶热稳定性改造的通用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