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控制系统及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05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35697.4

    申请日:2023-04-21

    IPC分类号: B60L58/25 B60L58/12 B60L58/18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及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包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多个电驱电路以及与每一电驱电路一一对应的充放电口;每一电驱电路的第一端均与动力电池包连接,每一电驱电路的第二端均连接在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且每一电驱电路的第二端均与充放电口连接;动力电池包、多个电驱电路和多个充放电口能够组成多充电枪的升压充电回路;动力电池包和多个电驱电路能够组成大功率自加热回路。升压充电回路使得通过充放电口输入的电能对动力电池包进行升压充电,自加热回路使得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能够交替充放电,以加热动力电池包,进而实现动力电池包的升压充电和动力电池包自加热的功能协同。

    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94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90077.5

    申请日:2024-04-22

    IPC分类号: B60K1/00 B60L58/26 B60L58/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和第一换热件,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换热件适于与电池热交换,第一换热件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口和吸气口连通;压缩机被配置为:在均温模式下,控制第一换热件入口处的冷媒的温度T1满足T2<T1<T3,其中,T2为电池的最低温度,T3为电池的最高温度。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通过控制第一换热件入口处的冷媒的温度,以达到对电池进行均温处理,从而减小电池的温差,使得电池具有较好的充电均匀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转子、电机及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68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9471.X

    申请日:2024-06-28

    IPC分类号: H02K9/19 H02K7/00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子、电机及车辆,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和铁芯组件,所述铁芯组件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转轴具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所述铁芯组件具有连通所述进油通道和所述出油通道的冷却通道。本申请提供的转子、电机及车辆,通过铁芯组件套设于转轴,转轴具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铁芯组件具有连通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的冷却通道,以使冷却油液经转轴的进油通道、铁芯组件的冷却通道及转轴的出油通道流动,以对铁芯组件进行冷却散热,由于冷却油液在转轴的一端的进油通道流入,经铁芯组件内部的冷却通道后,从转轴的另一端的出油通道流出,可以防止铁芯组件在转动过程中出现甩油的现象。

    电池控制系统及车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05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35692.1

    申请日:2023-04-21

    IPC分类号: B60L58/12 B60L58/18 B60L58/25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及车辆,电池控制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包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多个电驱电路以及与每一电驱电路一一对应的充放电口;每一电驱电路的第一端均与动力电池包连接,每一电驱电路的第二端均连接在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且每一电驱电路的第二端均与充放电口连接;任一充放电口、动力电池包以及多个电驱电路能够组成单充电枪的大功率升压充电回路。本公开中的电池控制系统,任一充放电口所输入的电能可以由大功率升压充电回路中的多个电驱电路交替为动力电池包进行升压充电,从而实现更大的充放电功率,满足用户的大功率充电需求。

    换热板及电池包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814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868543.0

    申请日:2023-12-29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板及电池包。该换热板内设有两个间隔排布的集水流道、以及连通于两个集水流道之间的分流流道,分流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沿集水流道的延伸方向,各个分流流道间隔排列;两个集水流道上分别设有开口,沿集水流道的延伸方向,开口位于至少两个分流流道的同一侧。本申请换热板通过将至少三个分流流道中的至少两个分流流道设置在开口的同侧,以使得位于开口同侧的多个分流流道中相邻的两个分流流道内的流量不同,便于实现对不同区域具有不同产热量的外部结构的换热,从而扩大了本申请换热板的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