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333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417439.X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Inventor: 宋敏 , 丁乐言 , 钱斌 , 宋海龙 , 柯松 , 张帆 , 高宜帆 , 施兴烨 , 唐建林 , 杨琳 , 杨军 , 林法富 , 黄敏清 , 林晓明 , 陈敏 , 吴叶辉 , 梁浩麟
IPC: H02J3/32 , H02J3/24 , H02J3/4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用户需求的电动汽车调频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基于用户需求计算反映电动汽车调频能力的调频参与度因子;步骤S2:基于调频参与度因子将电动汽车进行集群分类,并对CS调频功率可控边界进行评估;步骤S3:基于调频参与度因子和电动汽车集群分类构建功率响应模型,将CS所需提供的调频功率进行分段,并分别计算各集群分类切换不同状态时的调频功率;步骤S4:基于步骤S3中计算的调频功率对电动汽车进行调频。本发明在充分考虑用户充电需求的前提下,基于调频参与度因子对CS调频能力进行合理评估,并在尽量避免反向放电的原则下将调频功率在各类别电动汽车集群间进行协调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6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63816.1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网调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电网系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主站下发的日前调频任务,基于日前调频任务推送负荷响应计划至潜在用户车辆;获取潜在用户车辆基于负荷响应计划反馈的响应信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信息确定计划时段的响应负荷量;若响应负荷量达到日前调频任务的目标负荷,则停止推送负荷响应计划;在计划时段内,基于日前调频任务以及接收到的响应信息对实际接入的用户车辆进行负荷调控;负荷调控包括调整用户车辆的充电功率及控制用户车辆放电;将计划时段内的第一负荷数据上传至主站;主站用于根据各客户端上传的第一负荷数据验证调频结果。本申请能够提高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22612.0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网调频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电网节点生成调频需求信息并将调频需求信息同步到区块链;每个EV聚合商节点生成本节点对应的第一调频资源信息,若根据第一调频资源信息在各个调频需求信息中匹配得到第一目标需求信息,则生成第一调频供需信息并将第一调频供需信息同步到区块链;电网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电网设备线路信息,对第一调频供需信息进行设备线路安全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生成电网节点与第一调频供需信息对应的EV聚合商节点之间签订的第一智能合约,且将第一智能合约同步到区块链;每个EV聚合商节点根据本节点签订的第一智能合约,向本节点对应的各辆电动汽车推送充放电任务信息,以使各辆电动汽车接入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5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0965.9
申请日:2023-03-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动态设计系统,包括数据收录及预处理模块、数据分析及知识库建立模块、施组方案多维优化生成模块、以及施工过程方案动态优化模块。本发明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组织方案生成,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状态的感知和评估,可以实现施工方案的动态优化。利用了多目标优化求解方法,实现了工期、经费组合目标的优化,解决了既有的但目标优化手段存在的不足。在划分了分项工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部件、最小工序的划分方法,可以更加细致的指导施工作业。同时以经费和工期为双目标优化,能够更加科学全面的考虑资源间的配置,降低由于运筹调度考虑不全面引起的资源浪费,节省资金。
-
公开(公告)号:CN10554900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42826.4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885 , G01S7/282 , G01S7/2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SOC手持式探地雷达系统。该系统以一块内嵌FPGA和ARM处理器的集成芯片作为主控单元,配合外围电路和通信单元完成了雷达脉冲发射、数据接收及信号处理等功能。雷达脉冲发射单元和可编程增益放大电路完成了雷达脉冲发射与接收并完成滤波放大等功能;基于FPGA设计的等效采样时序控制单元保证了回波的精确性和分辨力;ARM处理器对雷达回波进行实时处理,通过触摸屏控制器进行人机交互,同时可以上传雷达数据到上位PC机或者云端保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携性好,可以实现雷达数据的实时在线处理功能,并保证了测量的高精度、操作的自由度和人性化,在军用、工控、民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9609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39530.5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吸附饱和活性炭再利用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首先将重金属吸附饱和活性炭、过硫酸盐、工作电解质加入到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中,调节pH至3~9,然后在8~24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电解处理;反应液中重金属吸附饱和活性炭的添加量为0.125~0.500g/L,过硫酸盐浓度为2.5~10.0mM。本发明采用重金属吸附工艺产生的饱和废弃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原料廉价易得;同时废弃的饱和活性炭得到再利用,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本发明还能有效处理有机废水,使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在有机废水处理及重金属污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87853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48997.X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2F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协同活性炭活化过硫酸盐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具体为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过硫酸盐、电解质和活性炭投入盛有有机废水的电化学反应器中,调节反应液的pH至3~7,然后通电使其进行反应。本发明将活性炭与过硫酸盐混合后通电处理,以强化活性炭活化过硫酸盐的能力,并保持活性炭的活性与稳定性,从而降解有机废水。本发明利用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大大提高了处理效果,缩短反应时间,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活性炭可不经再生而直接多次使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处理有机废水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370403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96686.2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 C02F9/00 , C02F1/32 , C02F1/46104 , C02F1/725 , C02F2301/08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装置和方法,属于环保行业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发明采用装置主要由调节池,电解槽,水泵,冷凝管,复合抛物式聚光器(CPC)和沉淀池组成。运行时,利用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的氯离子在电解槽中,经阳极氧化生成次氯酸(HOCl),在弱酸性的条件下,HOCl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的催化下,以及加入的Fe2+的催化下发生类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降解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反应之后生成的Cl-再次循环至电解槽,经阳极氧化再生成HOCl。该发明方法高效的利用了清洁的太阳能,具有操作方便、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96092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839530.5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吸附饱和活性炭再利用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首先将重金属吸附饱和活性炭、过硫酸盐、工作电解质加入到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中,调节pH至3~9,然后在8~24 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电解处理;反应液中重金属吸附饱和活性炭的添加量为0.125~0.500 g/L,过硫酸盐浓度为2.5~10.0 mM。本发明采用重金属吸附工艺产生的饱和废弃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原料廉价易得;同时废弃的饱和活性炭得到再利用,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本发明还能有效处理有机废水,使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在有机废水处理及重金属污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21196.8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E04B7/00 , E04G21/00 , E04G21/14 , E04G21/16 , H04N23/50 , H04N23/57 , H04N23/9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跨钢结构屋盖单元智能组装方法及平台,包括对钢结构屋盖进行力学分析和结构单元拆分成多种钢结构屋盖单元类别并将对应的三维模型导入智能组装平台的BIM控制终端,进而设计每一钢结构屋盖单元类别中各种构件的组装顺序,制作包括多排自上而下间隔一定距离分布的行走轨道的组装支架,行走轨道用于机械臂行走对构件进行组装及加工,编写程序完成每一钢结构屋盖单元类别的工艺工序,设计机械臂在组装支架上的作业顺序,通过BIM控制终端控制机械臂在组装支架上完成每一钢结构屋盖单元的组装及加工,完成后将每一钢结构屋盖单元运放到平台的成品区。本发明结合BIM控制,能够智能化获取钢结构屋盖单元,便于现场组装大跨钢结构屋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