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像式高度计数据反演海洋重力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509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1374590.3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式高度计数据反演海洋重力场的方法,属于海洋测量领域,针对卫星测高技术确定垂线偏差以及反演海洋重力场,考虑传统星下点高度计数据的精度和分辨率相互制约,同时,由于轨迹间距离较大导致海洋重力场有效空间分辨率有限。利用成像式高度计卫星的高精度星下点高度计和高分辨率同步刈幅高度计海面高观测数据,在滤除高频噪声后,通过将星下点和刈幅高度计观测数据联合交叉点平差提升整体海面高精度,然后进行差分计算得到丰富的垂线偏差信息并反演海洋重力场。通过本发明可以克服传统星下点高度计对垂线偏差东向分量不敏感的缺陷,反演各方向精度较均匀的高分辨率海洋重力场。

    一种成像式高度计数据反演海洋重力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509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74590.3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式高度计数据反演海洋重力场的方法,属于海洋测量领域,针对卫星测高技术确定垂线偏差以及反演海洋重力场,考虑传统星下点高度计数据的精度和分辨率相互制约,同时,由于轨迹间距离较大导致海洋重力场有效空间分辨率有限。利用成像式高度计卫星的高精度星下点高度计和高分辨率同步刈幅高度计海面高观测数据,在滤除高频噪声后,通过将星下点和刈幅高度计观测数据联合交叉点平差提升整体海面高精度,然后进行差分计算得到丰富的垂线偏差信息并反演海洋重力场。通过本发明可以克服传统星下点高度计对垂线偏差东向分量不敏感的缺陷,反演各方向精度较均匀的高分辨率海洋重力场。

    一种GNSS对流层与多路径联合建模纠正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11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74783.3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卫星定位导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GNSS对流层与多路径联合建模纠正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基于半天球格网点模型,进行GNSS对流层与多路径联合建模纠正,包括构建对流层延迟半天球图并生成对流层延迟改正表,构建GNSS多路径误差半天球图并生成多路径误差改正表,通过检索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对应的对流层延迟和多路径误差改正值,对GNSS PPP观测方程进行改正,获得GNSS PPP定位结果。本发明能够在复杂地形地貌及极端天气条件影响下实现GNSS PPP的高精度定位。

    针对狭窄或不规则区域的水位监测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90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69628.0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针对狭窄或不规则区域的水位监测方法、装置。本方法包括:获取不同卫星对应的方位角和高度角;构建水体反射面的边界函数;根据边界函数和反射点第一菲涅尔区,并基于动态变化的卫星弧高度角掩膜阈值,确定狭窄或不规则水体的GNSS反射区域;通过对GNSS干涉信号依据反射区域进行处理,以获取反射信号信噪比观测值序列并提取振荡频率,确定接收机的反射高度;根据反射高度确定水位监测结果。本公开方法中,根据边界函数和反射点第一菲涅尔区确定狭窄或不规则水体的反射区域,并结合动态选择卫星弧高度角掩膜阈值,充分利用落在水体反射区的低高度角数据,解决相关技术中反演成功率低问题,从而确保水位监测结果的精准性。

    地下管线的惯性吹球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7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460791.7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的惯性吹球测量系统及方法。地下管线的惯性吹球测量系统包括惯性测量吹球、数据后处理单元和动力提供装置三部分。基于该惯性吹球测量系统实现的惯性吹球测量方法通过对固定安装于惯性测量吹球中的惯性导航传感器组在快速通过被测管道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惯性测量吹球的三维加速度和三维角速度信息,并结合管道两端已知的三维位置信息,采用惯性导航解算及反向平滑解算方法计算出管道的三维位置信息。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现有管线仪对管道材质、形状、测量环境和操作流程等局限,并且成本低廉,操作方法也相对简单,仅需要将惯性测量吹球放入管道后让其快速通过即可,方便快捷,可以成倍缩短测量时间。

    一种基于改进正交分解的区域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6391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0812065.4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正交分解的区域划分方法,首先获取GNSS测站的坐标时间序列观测值,并根据坐标时间序列观测值获得残差坐标时间序列,然后计算所有测站的公共历元,并基于公共历元构建所有测站在预设方向上的观测样本矩阵,构建所有测站的相关系数矩阵Bn×n,然后对相关系数矩阵Bn×n进行正交分解得到正交矩阵P;接下来根据观测样本矩阵和正交矩阵获得载荷矩阵A,从正交矩阵P中获得特征矢量,根据特征矢量的特征值,选择出K个累积特征矢量;对K个累积特征矢量进行再次处理,对正交矩阵P中的进行线性变换,获得线性变化后的载荷矩阵B’和主成分G。最后对线性变化后的载荷矩阵B’进行分析,获得区域划分结果。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区域划分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原始观测数据的GNSS高精度基线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56295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0641285.0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原始观测数据的GNSS高精度基线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原始观测数据构建非差定位观测方程;S2.根据测站的初始位置选定基线,计算各基线的长度初始值;并在各基线两端的对流层分别施加一与基线长度相关的空间约束;S3.基于非差定位观测方程,对各基线两端的电离层延迟参数逐卫星施加与电离层穿刺点之间距离相关的空间约束;S4.根据非差定位观测方程、对流层空间约束、以及电离层空间约束构建法方程,解算法方程,获得非差浮点解模糊度,并形成双差模糊度,对双差模糊度固定,获得固定基线解。在观测时间时长仅为1小时、基线长度长达十几公里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仍能获得毫米级的高精度基线解算结果。

    基于GNSS的桥梁实时监测快速初始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4847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338011.9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GNSS的桥梁实时监测快速初始化方法,包括:S100对北斗三频信号分别在各自频率上构建双差观测方程;S200线性化双差观测方程,并建误差方程;S300利用先验信息对待估参数加基准约束,利用随机模型对双差观测值进行定权;S400采用卡尔曼滤波法解算误差方程,获得模糊度参数的浮点解估计值;S500基于监测站坐标估计值和浮点解估计值,利用LAMBDA法进行模糊度搜索;S600对下一历元重复执行步骤S400~S500。本发明根据桥梁变形监测的短基线数据处理特点,利用北斗三频信号组建波长为4.88m的超宽巷组合观测值,极大地提高了模糊度固定效率,加快了桥梁实时监测中的初始化过程。

    基于模糊度全微分的GNSS单频数据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163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83195.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模糊度全微分的GNSS单频数据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包括:基于GNSS站间的单差观测方程构建模糊度函数;基于相邻两个历元的GNSS站间单差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时间域上对模糊度函数求解全微分,全微分函数周跳量函数;基于周跳量函数,构建周跳探测的最小二乘系统,基于最小二乘系统的标准差变化来探测周跳;当探测到发生周跳时;利用所有共视卫星的GNSS站间单差载波相位观测值及其理论值修复周跳。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单频GNSS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难以可靠处理载体运动规律复杂、周跳数值较小等情况的问题,具有理论严密、模型简单、易于实现、扩展性强、精度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GNSS大规模市场。

    区域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模型获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0003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410462401.9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域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模型获得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收集数据;步骤2,根据噪声模型覆盖噪声频率整个频段的基本原则选择多组组合噪声模型;步骤3,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按照各组合噪声模型分别对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和环境负载修正后的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噪声分析,获得各组合噪声模型在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量下的MLE值;步骤4,根据组合噪声模型的MLE值获得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量的最优噪声模型。本发明可有效建立顾及非线性运动的区域GPS基准站最优噪声模型,较已有模型能更好地表征测站的实际运动,合理地解释坐标时间序列所反映的噪声信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