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子午线轮胎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7483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669527.6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良好地维持耐久性一边有效地降低路面噪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该充气子午线轮胎具备胎面部、一对胎侧部以及一对胎圈部,并且,在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有胎体层,在胎面部处的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有多层带束层,在该带束层的外周侧配置有包括沿着轮胎周向卷绕成螺旋状的多条有机纤维帘线的带束覆层,其中,带束覆层由覆盖带束层的整个区域的全覆层和分别局部地覆盖带束层的两端部的一对边缘覆层构成,在带束覆层中使用100℃下的44N负荷时的弹性模量处于3.5cN/(tex·%)~5.5cN/(tex·%)的范围、且100℃下的热收缩应力为0.6cN/tex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帘线。

    充气轮胎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0663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80055927.9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提供能够一边降低路面噪声一边提高高速行驶时、湿热条件下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1)处的带束层(7)的外周侧,设置由沿着轮胎周向呈螺旋状卷绕的有机纤维帘线构成的带束覆盖层(8),作为该有机纤维帘线,使用100℃下的2.0cN/dtex负荷时的弹性模量处于3.5cN/(tex·%)~5.5cN/(tex·%)的范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帘线,将覆盖该有机纤维帘线的覆盖橡胶由橡胶组合物构成,所述橡胶组合物包含选自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中的1种以上作为橡胶成分并在所述橡胶成分中包含50质量%以上的天然橡胶并且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橡胶成分配合有5.0质量份~9.0质量份的氧化锌。

    充气子午线轮胎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9844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1980092907.6

    申请日:2019-12-23

    Inventor: 中岛美由纪

    Abstract: 提供能够一边良好地维持耐久性一边有效地降低路面噪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在具备胎面部1、一对胎侧部2及一对胎圈部3、并且在一对胎圈部3、3之间架设有胎体层4、在胎面部1处的胎体层4的外周侧配置有多层带束层7、在该带束层7的外周侧配置有包含沿着轮胎周向而呈螺旋状地卷绕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帘线的带束覆盖层8的充气子午线轮胎中,带束覆盖层8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帘线的100℃下的2.0cN/dtex负荷时的弹性模量处于3.5cN/(tex·%)~5.5cN/(tex·%)的范围,带束覆盖层8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帘线的在频率20Hz、应变±0.1%、初载荷300g、升温速度2℃/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tanδ的峰值为0.15以下。

    充气子午线轮胎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74833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1910669527.6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良好地维持耐久性一边有效地降低路面噪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该充气子午线轮胎具备胎面部、一对胎侧部以及一对胎圈部,并且,在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有胎体层,在胎面部处的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有多层带束层,在该带束层的外周侧配置有包括沿着轮胎周向卷绕成螺旋状的多条有机纤维帘线的带束覆层,其中,带束覆层由覆盖带束层的整个区域的全覆层和分别局部地覆盖带束层的两端部的一对边缘覆层构成,在带束覆层中使用100℃下的44N负荷时的弹性模量处于3.5cN/(tex·%)~5.5cN/(tex·%)的范围、且100℃下的热收缩应力为0.6cN/tex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帘线。

    充气子午线轮胎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98444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1980092907.6

    申请日:2019-12-23

    Inventor: 中岛美由纪

    Abstract: 提供能够一边良好地维持耐久性一边有效地降低路面噪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在具备胎面部1、一对胎侧部2及一对胎圈部3、并且在一对胎圈部3、3之间架设有胎体层4、在胎面部1处的胎体层4的外周侧配置有多层带束层7、在该带束层7的外周侧配置有包含沿着轮胎周向而呈螺旋状地卷绕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帘线的带束覆盖层8的充气子午线轮胎中,带束覆盖层8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帘线的100℃下的2.0cN/dtex负荷时的弹性模量处于3.5cN/(tex·%)~5.5cN/(tex·%)的范围,带束覆盖层8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帘线的在频率20Hz、应变±0.1%、初载荷300g、升温速度2℃/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tanδ的峰值为0.15以下。

    充气子午线轮胎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6731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593626.0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良好地维持耐久性一边有效地降低路面噪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该充气子午线轮胎具备胎面部(1)、一对胎侧部(2)及一对胎圈部(3),并且,在一对胎圈部(3、3)之间架设有胎体层(4),在胎面部(1)处的胎体层(4)的外周侧配置有多层带束层(7),包含沿着轮胎周向卷绕成螺旋状的多条有机纤维帘线的带束覆层(8)以覆盖带束层(7)的整个区域的方式配置于该带束层的外周侧,其中,带束覆层(8)的有机纤维帘线由44N负荷时的弹性模量处于0.05N/(tex·%)~0.09N/(tex·%)的范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帘线构成,胎面部(1)的接地形状的矩形率处于0.85~0.98的范围。

    充气轮胎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0224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80017222.2

    申请日:2014-03-28

    Inventor: 中岛美由纪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是为半子午线构造的帘线配置且作为胎体帘线使用尼龙纤维帘线的比赛用等的充气轮胎,充分地发挥该尼龙纤维胎体帘线本来具有的帘线特性、操控稳定性和耐久性优异。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一种充气轮胎,是使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径向倾斜且将在胎面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测定的该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周的角度设为55~85°的半子午线构造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帘线的弹性模量为3~10GPa,并且所述胎体帘线的捻系数α为1500~2500,该轮胎中,该胎体帘线的中心部与侧部的2.0cN/dtex下的中间伸长率差为1.0%以下。在这里,捻系数N:纤维帘线每10cm长度的捻度T:纤维帘线的纤度(dtex)。

    充气轮胎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06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80055927.9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提供能够一边降低路面噪声一边提高高速行驶时、湿热条件下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1)处的带束层(7)的外周侧,设置由沿着轮胎周向呈螺旋状卷绕的有机纤维帘线构成的带束覆盖层(8),作为该有机纤维帘线,使用100℃下的2.0cN/dtex负荷时的弹性模量处于3.5cN/(tex·%)~5.5cN/(tex·%)的范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帘线,将覆盖该有机纤维帘线的覆盖橡胶由橡胶组合物构成,所述橡胶组合物包含选自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中的1种以上作为橡胶成分并在所述橡胶成分中包含50质量%以上的天然橡胶并且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橡胶成分配合有5.0质量份~9.0质量份的氧化锌。

    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5951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4278.5

    申请日:2015-06-03

    Inventor: 中岛美由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所述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将湿地性能及耐磨耗性、与雪上性能的均衡性提高至现有水平以上。该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的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二烯系橡胶,配合有66~110重量份填充剂,所述二烯系橡胶包含40重量%以上的末端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胶、8~35重量%的天然橡胶、15~40重量%的丁二烯橡胶,所述填充剂包含50重量%以上的二氧化硅,对于所述末端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而言,其末端的官能团来源于与硅烷醇基反应的化合物,其苯乙烯单元含量为38~48重量%,其填充油的含量小于30重量%,所述丁二烯橡胶(BR)相对于天然橡胶(NR)的配合量之比(BR/NR)大于1.0且为2.5以下,并且,所述橡胶组合物的脆化温度为-45℃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