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甜甜圈状空心多孔Pt-Ni纳米粒子负载氧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769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76438.2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甜甜圈状空心多孔Pt‑Ni纳米粒子负载氧化钛材料,通过对NH2‑MIL‑125(Ti)改性得到氧化钛,然后通过氨基酸还原的方法将Pt‑Ni纳米粒子负载到氧化钛上,得到甜甜圈状空心多孔Pt‑Ni纳米粒子负载氧化钛材料,其比表面积为200‑220 m2g‑1,孔径分布为3‑5 nm;呈纳米片组装而成的甜甜圈状空心多孔结构,Pt‑Ni纳米粒子均匀负载在氧化钛载体的内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NH2‑MIL‑125(Ti)前驱体的制备;2,甜甜圈状空心多孔Pt‑Ni纳米粒子负载氧化钛材料的制备。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催化剂的应用,在298 K下提供的最大放氢速率达到10164 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10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29.68 kJ•mol‑1;8次循环使用后仍保留了其对硼氢化钠水解初始催化活性的87.8%。本发明具有高催化性能、高循环性能、工艺简单、反应周期短的特点。

    一种石墨烯外壳包覆Co-MOF-74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8230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57424.8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外壳包覆Co‑MOF‑74复合材料,通过水热法制备石墨烯包覆Co‑MOF‑74,然后通过活化,得到石墨烯外壳包覆Co‑MOF‑74复合材料,所得材料的微观形貌为表面粗糙的棒状花束。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液的准备;2,石墨烯外壳包覆Co‑MOF‑74复合材料的水热合成;3,石墨烯外壳包覆Co‑MOF‑74复合材料的活化。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催化剂的应用,在303 K条件下,最大放氢速率达到4566.42 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98%,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18.04 kJ•mol‑1,5次循环后,对硼氢化钠水解为初始催化活性的83.5%。本发明的优点为:1、石墨烯实现包覆,提高催化效率和稳定性;2、Co‑MOF‑74提供六角形蜂窝状孔结构和配位不饱和的金属中心;3、复合材料具备三维结构,实现大比表面积、提高电子传递。

    一种甜甜圈状空心多孔Pt-Ni纳米粒子负载氧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76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076438.2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甜甜圈状空心多孔Pt‑Ni纳米粒子负载氧化钛材料,通过对NH2‑MIL‑125(Ti)改性得到氧化钛,然后通过氨基酸还原的方法将Pt‑Ni纳米粒子负载到氧化钛上,得到甜甜圈状空心多孔Pt‑Ni纳米粒子负载氧化钛材料,其比表面积为200‑220 m2g‑1,孔径分布为3‑5 nm;呈纳米片组装而成的甜甜圈状空心多孔结构,Pt‑Ni纳米粒子均匀负载在氧化钛载体的内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NH2‑MIL‑125(Ti)前驱体的制备;2,甜甜圈状空心多孔Pt‑Ni纳米粒子负载氧化钛材料的制备。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催化剂的应用,在298 K下提供的最大放氢速率达到10164 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10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29.68 kJ•mol‑1;8次循环使用后仍保留了其对硼氢化钠水解初始催化活性的87.8%。本发明具有高催化性能、高循环性能、工艺简单、反应周期短的特点。

    一种中空碳材料负载Co-Cu-B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0061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72972.7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碳材料负载Co‑Cu‑B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通过一锅法制备聚吡咯材料,然后通过化学原位还原的方法将Co‑Cu‑B负载到中空碳材料上,得到Co‑Cu‑B纳米粒子中空碳材料,其比表面积为40‑50 m2g‑1,孔径分布为3‑4 n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中空碳材料载体的制备;2、中空碳材料负载Co‑Cu‑B纳米粒子的制备。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催化剂的应用,在303 K条件下,最大放氢速率达到2759.96 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96%;活化能为Ea=23.95 kJ•mol‑1;5次循环后,对硼氢化钠水解为初始催化活性的85.7%。本发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制氢材料、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