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道转换阀用的阀体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44736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10305984.0

    申请日:2011-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46

    Abstract: 本发明的流道转换阀用的阀体(10)在圆顶部(11)内侧的碗状凹部(11a)内横穿开口部(11b)地配设有加固销(13),使圆顶部的外侧为高压,使碗状凹部内为低压,即使在支撑加固销的端部的阶梯部(11c)(加固部件支撑部)产生应力集中,也能防止阀体的两端容易浮起。可减少阀泄漏,并且降低因阀体的滑动产生的阀体与阀座双方的局部磨损。在滑动部(12)的上表面(12b)的四个部位形成作为“应力均匀化形状部”的凹形状部(1)。两个凹形状部在轴(L2)两侧分别构成一组,各组的凹形状部相对于阶梯部(加固部件支撑部)形成于与加固销正交的方向的对称位置上。使应力集中于凹形状部,从而使阀体整体的应力大致均匀化。

    流道转换阀用的阀体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4473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05984.0

    申请日:2011-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46

    Abstract: 本发明的流道转换阀用的阀体(10)在圆顶部(11)内侧的碗状凹部(11a)内横穿开口部(11b)地配设有加固销(13),使圆顶部的外侧为高压,使碗状凹部内为低压,即使在支撑加固销的端部的阶梯部(11c)(加固部件支撑部)产生应力集中,也能防止阀体的两端容易浮起。可减少阀泄漏,并且降低因阀体的滑动产生的阀体与阀座双方的局部磨损。在滑动部(12)的上表面(12b)的四个部位形成作为“应力均匀化形状部”的凹形状部(1)。两个凹形状部在轴(L2)两侧分别构成一组,各组的凹形状部相对于阶梯部(加固部件支撑部)形成于与加固销正交的方向的对称位置上。使应力集中于凹形状部,从而使阀体整体的应力大致均匀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