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3114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810168612.6
申请日:2008-08-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Abstract: 提供一种转换阀和可逆循环冷冻装置,能够使切换配管之间的流动的阀体顺畅地移动。作为可逆循环冷冻装置的空调机具有转换阀(2)。转换阀(2)包括安装了多个配管的阀本体和活塞体(7)。活塞体(7)具有沿着阀本体的轴心能自由移动且被收纳在该阀本体内的活塞本体(17)、设置在活塞本体(17)的两端部上且对其和阀本体之间进行密封的垫圈(18)、设置在活塞本体(17)的中央部内并对多个配管之间的流动进行变更的阀体。垫圈(18)形成为环状,且具有断面形状随着朝向上述阀本体的端部而逐渐接近阀本体圆筒部的内面的方倾斜部(28)。
-
公开(公告)号:CN102444736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10305984.0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IPC: F16K2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46
Abstract: 本发明的流道转换阀用的阀体(10)在圆顶部(11)内侧的碗状凹部(11a)内横穿开口部(11b)地配设有加固销(13),使圆顶部的外侧为高压,使碗状凹部内为低压,即使在支撑加固销的端部的阶梯部(11c)(加固部件支撑部)产生应力集中,也能防止阀体的两端容易浮起。可减少阀泄漏,并且降低因阀体的滑动产生的阀体与阀座双方的局部磨损。在滑动部(12)的上表面(12b)的四个部位形成作为“应力均匀化形状部”的凹形状部(1)。两个凹形状部在轴(L2)两侧分别构成一组,各组的凹形状部相对于阶梯部(加固部件支撑部)形成于与加固销正交的方向的对称位置上。使应力集中于凹形状部,从而使阀体整体的应力大致均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44473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05984.0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IPC: F16K2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46
Abstract: 本发明的流道转换阀用的阀体(10)在圆顶部(11)内侧的碗状凹部(11a)内横穿开口部(11b)地配设有加固销(13),使圆顶部的外侧为高压,使碗状凹部内为低压,即使在支撑加固销的端部的阶梯部(11c)(加固部件支撑部)产生应力集中,也能防止阀体的两端容易浮起。可减少阀泄漏,并且降低因阀体的滑动产生的阀体与阀座双方的局部磨损。在滑动部(12)的上表面(12b)的四个部位形成作为“应力均匀化形状部”的凹形状部(1)。两个凹形状部在轴(L2)两侧分别构成一组,各组的凹形状部相对于阶梯部(加固部件支撑部)形成于与加固销正交的方向的对称位置上。使应力集中于凹形状部,从而使阀体整体的应力大致均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373114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10168612.6
申请日:2008-08-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Abstract: 提供一种转换阀和可逆循环冷冻装置,能够使切换配管之间的流动的阀体顺畅地移动。作为可逆循环冷冻装置的空调机具有转换阀(2)。转换阀(2)包括安装了多个配管的阀本体和活塞体(7)。活塞体(7)具有沿着阀本体的轴心能自由移动且被收纳在该阀本体内的活塞本体(17)、设置在活塞本体(17)的两端部上且对其和阀本体之间进行密封的垫圈(18)、设置在活塞本体(17)的中央部内并对多个配管之间的流动进行变更的阀体。垫圈(18)形成为环状,且具有断面形状随着朝向上述阀本体的端部而逐渐接近阀本体圆筒部的内面的方倾斜部(2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