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808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80149586.5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4/00 , B05D7/16 , B05D2202/35 , B05D2502/00 , B05D2701/10 , B21B3/00 , B21B45/0239 , C22F1/183 , C23C26/00 , C23C30/00 , F28F21/086 , F28F2255/08 , Y10T428/254 , Y10T428/266 , Y10T428/31678
Abstract: 一种单向轧制的钛或钛合金板,其表面涂布有润滑皮膜,该润滑皮膜表面的动摩擦系数控制在低于0.15,并且在钛或钛合金板的轧制方向的延伸率(L-El)和与轧制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r值(T-r)之间具有下式(1)的关系。T-r/L-El≥0.07…(1)。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125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80042807.0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25 , B21C37/02 , B21K23/00 , F28F3/04 , F28F3/044 , F28F3/046 , F28F13/02 , F28F13/12 , F28F21/08 , F28F21/086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用板(4)的母板材由在表面形成有微细的凹凸的钛制的平板材(1)构成,在对平板材(1)实施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板(4)。由凸部的高度(μm)×[凹部的宽度(μm)/相邻的凸部的间距(μm)]定义的形状参数G1为85μm以下。另外,关于本发明的热交换用板(4)的母板材,由凸部的高度(μm)×[凹部的宽度(μm)/相邻的凸部的间距(μm)/凸部的角度(deg)]定义的形状参数G2为0.94μm/de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803890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80013976.7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被实施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的板件的热交换用的板件的原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热交换用板件(4)的原板材(2)由在表面上形成有凹部及凸部的钛制的平板材(1)构成,且在实施了作为后续处理的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板件(4)。当凸部(5)的高度为Rz(μm),凹部(6)的宽度为L(μm),相邻的凸部(5)之间的间距为P(μm)时,以由(Rz×L/P)定义的形状参数成为12μm以下的方式形成凹部(6)及凸部(5)。
-
公开(公告)号:CN11110833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80061319.1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内置于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板所用的金属制基础板材,其中,表面并列且交替具备多个带状的第一区域和多个带状的第二区域,带状的上述第一区域,具有与纵长方向的交角为10度以上并在25度以下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突条,带状的上述第二区域,具有以横宽方向上与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相对的角度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突条,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隔着间隙区域被大体等间隔地隔离,以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纵长方向的一方作为下游方向时,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一端部与上述多个第二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二端部在纵长方向上彼此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603023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80009229.4
申请日:2015-02-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04 , F28F3/048 , F28F13/12 , F28F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为换热用板的原板材以及制造该原板材的制造方法,以高效率地排出使换热器工作时生成的液膜、且使该液膜的厚度变薄的方式形成凹凸,在不让该凹凸被压扁的情况下提高传热性能。成为换热用板的原板材(1)由在表面形成有微细的凹凸的金属制的平板材而成,作为后处理对该平板材实施冲压加工后成为换热用板,凹凸包括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的多个凸部(2),多个凸部(2)包括相对于原板材(1)的宽度方向成+θ角度而配设的第一条部(2a)和相对于原板材(1)的宽度方向成-θ角度而配设的第二条部(2b),凸部(2)由第一条部(2a)和第二条部(2b)形成为V字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740691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7462.1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提供一种α-β型钛合金,其具有Ti-6Al-4V所代表的α-β型钛合金等级的高强度和优异的热加工性,并且比所述Ti-6Al-4V显示出更优异的可切削性。该α-β型钛合金,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u:0.1~2.0%和Ni:0.1~2.0%之中的至少一种元素,Al:2.0~8.5%,C:0.08~0.25%,以及Cr:0~4.5%和Fe:0~2.5%之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合计1.0~7.0%,余量由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062454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09041.X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124 , B21C37/08 , B21C37/158 , B21D53/06 , B23K9/167 , B23K9/23 , B23K2101/06 , B23K2103/14 , F16L9/02 , F16L9/165 , F28D2021/0064 , F28F21/086 , F28F2210/10 , F28F227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传热性以及检测出表面缺陷的钛焊管(1)及其制造方法。钛焊管(1)通过将钛板成形为管状并将其端部对头并焊接而形成。钛焊管(1)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形成有具有基面(3)和多个凸部(2)的凹凸结构。凸部(2)的最大高度的平均为12μm以上且45μm以下。相对于凸部(2)的间距的平均值的最大值之比小于2,相对于间距的平均值的凸部(2)的最大尺寸的平均之比为0.90以下,相对于壁厚的最大高度的平均之比为0.1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803890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180013976.7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被实施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的板件的热交换用的板件的原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热交换用板件(4)的原板材(2)由在表面上形成有凹部及凸部的钛制的平板材(1)构成,且在实施了作为后续处理的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板件(4)。当凸部(5)的高度为Rz(μm),凹部(6)的宽度为L(μm),相邻的凸部(5)之间的间距为P(μm)时,以由(Rz×L/P)定义的形状参数成为12μm以下的方式形成凹部(6)及凸部(5)。
-
公开(公告)号:CN102618752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18864.7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183 , C22C14/00 , F28F21/086
Abstract: 本发明的纯钛板,具有JIS2类级别(以0.2%屈服强度计为215MPa)以上的强度,并且具有优异的挤压成形性。本发明的纯钛板,由钛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所述纯钛板的组织的平均晶粒直径为25μm以上、75μm以下,以所述纯钛板的六方晶结晶结构的各晶粒的轧制方向为轴(11-22)的双晶的施密特因子的平均值(SF)和所述d(μm)的关系满足下式(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