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交换板的金属制基础板材

    公开(公告)号:CN11110833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80061319.1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是内置于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板所用的金属制基础板材,其中,表面并列且交替具备多个带状的第一区域和多个带状的第二区域,带状的上述第一区域,具有与纵长方向的交角为10度以上并在25度以下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突条,带状的上述第二区域,具有以横宽方向上与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相对的角度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突条,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隔着间隙区域被大体等间隔地隔离,以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纵长方向的一方作为下游方向时,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一端部与上述多个第二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二端部在纵长方向上彼此偏移。

    成为换热用板的原板材以及该原板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3023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80009229.4

    申请日:2015-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04 F28F3/048 F28F13/12 F28F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为换热用板的原板材以及制造该原板材的制造方法,以高效率地排出使换热器工作时生成的液膜、且使该液膜的厚度变薄的方式形成凹凸,在不让该凹凸被压扁的情况下提高传热性能。成为换热用板的原板材(1)由在表面形成有微细的凹凸的金属制的平板材而成,作为后处理对该平板材实施冲压加工后成为换热用板,凹凸包括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的多个凸部(2),多个凸部(2)包括相对于原板材(1)的宽度方向成+θ角度而配设的第一条部(2a)和相对于原板材(1)的宽度方向成-θ角度而配设的第二条部(2b),凸部(2)由第一条部(2a)和第二条部(2b)形成为V字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